多地出现新冠复阳病例,为什么会复阳?复阳患者的传染性强吗?
多地已经出现了新冠的复阳病例。为什么会这样呢?复阳后的传染性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复阳的意思是过去检测是阳性,一段时间以后转阴,再次检测又呈阳性的情况。由于新冠病毒属于急性传染病,因而几个月之后仍然复阳,才能确定是真正复阳。冠状病毒还可能会在人体的肠道当中存活。因而会在粪便中被发现。而在印度南部,对人群粪便的电镜检查中发现,很多人可以持续排出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颗粒的粪便。这些新型冠状病毒是死的,只是有一个病毒的壳子而已。理论上,如果人体吸收了这种病毒外壳蛋白,可能会使人产生免疫力。如果是非检测疏漏造成的复阳,比如再次出现发热症状,那么这就与其免疫力以及体内中潜伏的病毒有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还缺乏特效药,主要靠患者的免疫力痊愈。冠状病毒入侵人体之后,免疫功能会产生严重的紊乱,部分患者在出院时,冠状病毒被暂时压制,于是在某些组织或者细胞当中,就没有被检测出来。如果患者并没有完全康复,免疫系统便会再次出现问题。尤其是年纪大的患者,潜伏的病毒可能再次爆,于是就复阳了,这样就会造成再次传播的风险。复阳指的是在核酸检测当中呈阳性,这说明体内有病毒,但病毒是活的还是死的,还不知道。另外,核酸本身的检测也存在偏差,如果上次检测核酸是转阴了,这次又变成阳性,则有可能原来就是阳性。虽然核酸检测的准确性不是百分百的,但核算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依据。只要能优化相关的试剂盒,优化采样流程,保存,运送环节都落实到位,准确率自然会上升。至于复阳患者的传染性,很多复阳患者其实是没有什么症状的。这种情况没有传染性,钟南山院士已经解释过了。而且在复阳患者身上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他的家里人没有出现核酸阳性。第二,复阳患者的病毒培养结果都是阴性的。第三虽然检测是复阳了,但我们发现患者体内已经出现中和抗体,已经对他起到了保护作用。总之,对于复阳患者,大家不必要有太大恐慌。首先,没有症状的复阳患者是不会就传染性的,另外,大多数复阳患者体内已经出现了抗体
河南发现一例新冠复阳无症状感染者,复阳者是否还具有传染性?
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复阳者传播的例子出现,所以无法肯定复阳者究竟有没有传染性,只能说这种病人的传染性不强。河南发现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又复阳的情况,而这位患者没有任何的症状,因此很多人都感到害怕,这个病毒未免太狡猾了吧,那么这种复阳者有没有传染性呢?其实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复阳者感染他人的例子,因为本身这种例子就比较少,所以相关专家只能说这些病人的传染性并不强,所以大家只需要做好平时的防护,其他的无需担心。一般之所以会出现复阳的情况,一般分为三种可能,首先就是在核酸检测的时候出现的并不是真正的结果,有可能是假阴性或者是假阳性。打一个比方,病人在出院之前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检测的结果通通都是阴性的,但是等到随访的时候检测却发现,结果呈现出了阳性,这也就代表随访的时候出现了假阳性,或者是之前的检测呈现的是假阴性。第2种可能性就是身体内的病毒又重新活跃起来了,而第3种的可能性则是病人在外出的过程当中接触了其他的患者,导致自己再次被感染。如果是第1种情况的话,医生可以通过多次检测的方式来进行确定,对于第2种情况目前机理还不是特别明确。虽然这种病毒确实很狡猾,但是只要大家都能够及时做好防护,即便是变种病毒也无需担心。病毒的传播方式大家都已经很明确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通过唾液或者空气来进行传播的。所以只要出门在外能够佩戴好口罩,回到家里及时进行洗手消毒,大家就没有必要担心病毒的传播问题。
新冠患者复阳最新政策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下称“新版防控方案”)正式公布,细化了“复阳”患者的管理标准,即无论有无呼吸道症状,当核酸检测Ct值≥35时,无需管理和划定密接者。“复阳”,一般指新冠感染者康复出院后再次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的现象,由于不同国家乃至地区的出院标准并不相同,对“复阳”的界定也不统一,目前尚未有机构对其作出明确定义。在与新冠病毒作战的一段时间里,“复阳”之所以引起大家警惕,就在于无法明确复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以及传染性究竟有多强。这一次,新版防控方案明确了以核酸检测Ct值为判断依据: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Ct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当核酸检测Ct值<35,应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表明,Ct值>35的人没有传染性。”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首席专家蔡卫平接受采访时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周强说,核酸检测Ct值是指为了达到能检测出病毒片段的设定阀值所要经过的循环次数。简单理解,Ct值的大小关系到人体内病毒载量的多少。Ct值越小,代表样本中病毒含量越多,传染性越强。Ct值越大,代表样本中病毒含量越少,传染性越弱。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初筛或确诊的新冠病毒阳性患者核酸Ct值大多低于25,目前的证据看来复阳患者Ct值大于35是没有传染性的。“复阳患者没有任何呼吸道症状时,就可以正常参加工作和生活,无需进入定点医疗机构或是方舱医院,也没必要对重点人员和相关场所进行管控,没有必要组织区域核酸检测。”新版防控方案考虑到了一些特殊情况。一旦“复阳”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此时,如果核酸检测Ct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Ct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新版方案防控的变化是否适用于已感染新冠病毒的入境人员?卢洪洲解释,如果是在国外已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员,入境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应按新冠病毒感染阳性患者管理,不按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管理。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通知》,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的核酸检测Ct值标准从>40调整为≥35,感染者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这一做法在当时就赢得了临床专家的赞许,将缩短感染者的住院时间,可以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
新冠患者治愈后复阳,复阳痊愈后还会再次复阳吗?
新冠治愈后复阳几率一般不大。
新冠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毒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并产生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治愈后,病毒抗体仍存在于体内,人体会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因此新冠治愈后复阳几率一般不大。
除此之外,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会逐渐减少,此时机体缺少了对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就可能会再次感染冠状病毒。
而且病毒如果变异,导致体内抗体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