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面部经络图解

时间:2024-06-08 03:11:05 编辑:莆仙君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十二经络走向图

9 足少阴肾经 运行时间:酉时(17:00-19:00)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太阳经,通过腰脊部,上走心包下,经别至肾,舌本,出于项,经筋循阴股,结于阴器,上至项。 10 手厥阴心包经 运行时间:戌时(19:00-21:00) 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与足少阴肾经衔接,属心包,络三焦,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经别入胸中,别墅三焦,循喉咙,出耳后。络脉络心系,经筋挟肋,散胸中,结于贲。 11 手少阳三焦经 运行时间:亥时(21:00-23:00) 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与手厥阴心包经衔接,属三焦,络心包,在目外眦与足少阴胆经相接。经别下走三焦,散于胸中;经筋结于腕,肘部,上肩,有系舌本,上曲牙,循耳前,上乘颌,属目外眦,结于额角。 12 足少阳胆经 运行时间:子时(23:00-1:00) 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属胆,络肝,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络脉从光明至足背,经别贯心,挟咽,散于面,系目系,经筋结于尻,系于庸乳,交巅上,并左右相互交叉,维筋相交。

十二经络动态走向图

十二经络走向动态图


第一层、锻炼四肢百骸,筋骨柔韧。


第二层、锻炼内脏机理,代谢能力。


第三层、经络与气,经络吾意为精神与肉体之间媒介与关联。


第四层、养精神志意,精满,神凝,志意一而不杂。


第五层、养心,即人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此已是智者,圣人之境界。


第六层、修德,容量,公平,无私,神人之境界。


第七步、归道,无为、无知、无欲、至人境界。






第一经:  手太阴肺经(3:00-5:00寅时)


第二经:  手阳明大肠经(5:00-7:00卯时)


第三经:  足阳明胃经(7:00-9:00辰时)


第四经:  足太阴脾经(9:00-11:00巳时)


第五经:  手少阴心经(11:00-13:00午时)


第六经:  手太阳小肠经(13:00-15:00未时)


第七经:  足太阳膀胱经(15:00-17:00申时)


第八经:  足少阴肾经(17:00-19:00酉时)


第九经:  手厥阴心包经(19:00-21:00戌时)


第十经:手少阳三焦经(21:00-23:00亥时)


第十一经:足少阳胆经(23:00-1:00子时)


第十二经:足厥阴肝经(1:00-3:00丑时)
















































足少阴肾经






































经 络 组 成


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原意是指纵行的丝,又有"径"的含义,指大而深的直行主干;络,则有"网"的含义,譬如网络,指小而浅的横行支脉;脉,则主要是指是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概括来说,经络就是全身运行气和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为经脉,小的分支为络脉,总称为经络.


1.经脉的主体部分


经脉在体内纵向循行,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名称,是运行气血营卫的主要干道,因而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向外联络肢体,内行连属脏腑,将人体联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奇经八脉则对全身经脉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经脉各有专属的穴位,而奇经八脉中除任脉、督脉外,无专属的穴位。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由经脉别行分出的较大络脉主要有十五络,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再别出的细小分支称孙络,其浮现于皮肤表层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称浮络、血络,它们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网络全身。


    十二正经从四肢肘膝部别行正经深入体腔的支脉称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沟通脏腑,加强表里二经之间的联系,也是经络的主体部分。


2.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的连属部分包括内属和外连两大部分。


经络内属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各连属了一个脏腑。连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经,连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


经络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则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的分布。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具有保护机体、抵抗病邪入侵、反应相应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


附:经络系统阴阳五行对合表


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那么,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十二时辰养生法。


胆经子时(23:00-1:00)


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分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肺经寅时(3:00-5:00)


“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胃经辰时(7:00-9:00)


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9:00-11:00)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心经午时(11:00-13:00)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中午能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心经此时保养表情舒服,适当休息或午睡。


小肠经未时(13:00-15:00)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膀胱经申时(15:00-17:00)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肾经酉时(17:00-19:00)


“肾藏于生殖之精,肾为天赋和五脏六腑之精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


心包经戌时(19:00-21:00)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行旺,可断根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无缺状况。心包经旺时宜随便走走,这时心脑颅神经器官系统最活跃,心脏欠好的人最好这时候敲心包经,成效最佳。


三焦经亥时(21:00-23:00)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故此时段内睡觉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倍好。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系统、络脉系统及其连属部分组成。见下表:


经络系统组成简表


二、十二经脉(看教材上图理解记忆)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并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条经脉分别归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故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一般来说,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而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而属腑。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相关推荐

“白血病”一半都是孩子?医生:3种零食是“凶手”,请远离!

阅读 14867

背后长了很多“小米粒”, 里面出来一个硬硬的,真相惊呆了!

阅读 4466

我的真实修道经历(二)

阅读 5241

他出生惊现祥瑞,活了1072岁,经历7个朝代,死後7天竟说出遗言:来世做中国人!

阅读 4743

这一次,让你真的看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到底讲的是啥?

阅读 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