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子欲养而亲不在

时间:2024-06-07 05:21:44 编辑:莆仙君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谁说的?意思是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先秦·孔子门人《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人之生老病死也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事情,所以趁父母还在,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孝顺他们,珍惜眼前人。扩展资料: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全文

1.出自《孔子集语》
  原文: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2.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原文是“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原文:『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上一句是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扩展资料这句话的现实意义1、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2、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3、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子欲养而亲不待下一句

“子欲养而亲不待”下一句是: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意思是:我想赡养的我父母,但是他们已经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无法再见的是亲人。
“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译文: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