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是属于哪个省的
南平市是属于福建省的。南平市,福建省辖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东北与浙江省衢州,丽水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抚州,上饶接壤,东南与宁德市交界,西南三明市毗邻。总面积2.63万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267万人,市政府驻建阳区,南平市境域,先秦时地属百越,1994年9月,撤南平地区设地级南平市。是中国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境内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福建之名取古建州首字而来,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张三丰太极文化的发源地。南平市的土地资源:2018年度,南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南平市土地总面积3941.95万亩,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2l.2%,人均拥有土地13亩,高于全省人均7.2亩的水平,全市耕地总面积357.65万亩,占福建省耕地面积的17.84%,其中基本农田面积284.70万亩。全市林地面积3055.40万亩,占福建省林地的24.47%,居第一位,按户籍总人口计算人均10.4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15.6亩,按土地权属划分,国有土地348.68万亩,占比8.85%,集体土地3593.27万亩,占比91.15%。
南平市是属于哪个省的
南平属于福建省。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资溪、铅山、广丰等县(市)接壤,东南与福州市闽清县及宁德市古田、屏南、周宁、寿宁等县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南平市介于东经117°00′至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东西最大间距约23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230.4千米。最北端为浦城县官路乡际洋,最南端为延平区漳湖镇马林坑,最东端为政和县镇前镇峰岔,最西端为光泽县李坊乡头坑隘。风景名胜:南平市有一至三级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1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福建省旅游经济开发区于一身。此外,还拥有延平茫荡山、建瓯万木林、邵武天成岩、光泽乌君山、武夷天池、顺昌华阳山等旅游资源实体。武夷山、和平古镇、九峰山、溪源峡谷、石佛山、圣公殿、宝山寺、黄氏峭公祠·建窑遗址、天心永乐禅寺、武夷宫、朱熹纪念馆、游定夫祠、开平寺、明翠阁、茫荡山、城村汉城遗址、闽越王城遗址、白云禅寺、武夷山自然博物馆、武夷山红色之旅-赤石暴动遗迹。
建瓯的历史?
建瓯历史悠久,八闽首府,闽国古都 建瓯城全景,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五代晋天福八年(公元 943 年),王延政以建州(今建瓯)建国,国号“殷”,改元天德。“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6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中国历史上出千名进士的十八县之一。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建瓯市属于哪个市
建瓯市,福建省县级市,南平市代管。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设建安县,1913年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1992年10月撤县设市。建瓯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1600—1800毫米。疆域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7万亩,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48亿元。
建瓯市共有几个镇
建瓯市共有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侧,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是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根雕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中国东南白酒名城。202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29亿元。历史建瓯市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史的省级文化名城,东汉建安初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设立建安县,是福建最早设立的四个县之一。福建历史上第一郡、第一州、第一府皆在建瓯。三国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吴景帝孙休在建瓯设立福建第一个郡治“建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唐高祖李渊在建瓯设立福建第一个州治“建州”,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玄宗李隆基取福州、建州首字,设立“福建经略使”(统管全省兵务),“福建”之名由此而来、延续至今。五代十国时期,王延政在建州(建瓯)称帝,设立殷国(公元943-945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shèn)在建瓯设立福建第一个府治“建宁府”,至此福建形成一府、五州、二军(即“八闽”)格局。1913年撤建宁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1992年撤县设市。
建瓯市有多少乡镇
建瓯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217个村、27个居民委员会。即:徐墩镇、吉阳镇、房道镇、南雅镇、迪口镇、小桥镇、玉山镇、东峰镇、顺阳乡、东游镇、水源乡、川石乡、小松镇、龙村乡。芝山街道、通济街道、建安街道、瓯宁街道。截至2019年6月,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是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根雕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中国东南白酒名城。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6.70亿元。扩展资料: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侧,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总人口55.54万,其中农业人口37.7万人,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是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根雕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中国东南白酒名城。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6.70亿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