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抗震等级
4.0-4.7级左右、五级以上、六级以上。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烈度的大小有下列因素: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等。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
楼房抗震级别一般为多少
6--7级。“一般楼房的抗震等级在6-7级左右。一般楼房的抗震等级在6-7级左右,如果是砖混结构的话就在7级,如果是像现在的高档小区或者是高层建筑,一般都是8级抗震。此外我们说的抗震等级一般指的是地震的等级,而在房屋测量的时候,一般指的是抗震的烈度。比如烈度在6-9度区间,一般代表的就是6.5级到8.9级的地震。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丙类建筑: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4、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www.bieshu.com?bdfc
高层抗震等级标准是多少
需看高层建筑的结构,若是砖混结构,则抗震等级是五级,而要是钢架、或混凝土加购,抗震等级一般是七级。此外,抗震等级又可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非常严重、严重、较为严重、以及一般。我国会把抗震的烈度划分为6-9个等级,度数越高,对于楼房的抗震级别也会更加高。如果转化为抗震级别,一般来说楼房都要达到6级以上的级别。不过自从汶川地震之后,国家对于防震的指数已经达到了8级以上。就高层来说,建筑物有塔和楼板的抗震等级是有区别的,两者相比,塔的抗震性能会更好。若发生地震,板式建筑的地震波一般都不规则,而且板式建筑在短轴方向,抗震性能就会差一点。在楼房的抗震中,框架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因砖混结构是用砖砌成的,材料本身脆弱一些,因此其抗震系数较低。若发生比较大的地震,破坏率往往比较高,但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更好,因此目前很多高层建筑都选择框架结构,抗震能力会更好。高层建筑能抵御地震的风险,但目前很多房屋的外墙都有保温处理,若发生了地震,而且这些保温材料很有可能都会出现倒塌,对地面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法律依据《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符合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第十一条 建设工程勘察文件中应当说明抗震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工程选址、不良地质处置等建议。第十二条 对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下列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专篇,并作为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一)重大建设工程;(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者需要尽快恢复的建设工程。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等具体情况和使用维护要求记入使用说明书,并将使用说明书交付使用人或者买受人。
高层抗震等级标准是多少
高层抗震等级标准是高层住宅楼房的抗震烈度指数要达到7度,也就是说它能够承受的烈度为7度。我国会把抗震的烈度划分为6-9个等级,度数越高,对于楼房的抗震级别也会更加高。如果转化为抗震级别,一般来说楼房都要达到6级以上的级别。不过自从汶川地震之后,国家对于防震的指数已经达到了8级以上。就高层来说,建筑物有塔和楼板的抗震等级是有区别的,两者相比,塔的抗震性能会更好。若发生地震,板式建筑的地震波一般都不规则,而且板式建筑在短轴方向,抗震性能就会差一点。在楼房的抗震中,框架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因砖混结构是用砖砌成的,材料本身脆弱一些,因此其抗震系数较低。若发生比较大的地震,破坏率往往比较高,但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更好,因此目前很多高层建筑都选择框架结构,抗震能力会更好。高层建筑能抵御地震的风险,但目前很多房屋的外墙都有保温处理,若发生了地震,而且这些保温材料很有可能都会出现倒塌,对地面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抗震构造措施是什么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常见的有:圈梁、构造柱、防震缝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三十六条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三十七条 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符合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第三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十九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指的都是什么
法律分析: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3、建筑场地为、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和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三十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