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范文
让幼儿观察、欣赏彩虹的形状和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涂画彩虹的兴趣,学习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涂画彩虹。下面是我分享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的相关教案,老师们快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范文一 涂画彩虹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彩虹的形状和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涂画彩虹的兴趣。 2、学习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涂画彩虹。 3、学习耐心、有序地进行操作。培养细致的工作态度。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彩虹 2、涂色:彩虹 3、幼儿用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启迪思维。 1.欣赏有关彩虹的图片,说说在哪里见过彩虹,它是什么形状的? 2.引导幼儿想想彩虹有哪些颜色? 请幼儿互相议论彩虹有些什么颜色。 二、交代要求,幼儿涂画,教师指导。 1.启发幼儿想想: 离太阳近的用什么颜色? 把色彩排列好,然后用一种颜色涂画一条色环。 2.想想怎样可以把颜色涂得均匀,又尽量少涂出界外。 3.鼓励幼儿做事要耐心、认真,有始有终。 三、评价作品 欣赏所有作品,请涂色好的幼儿介绍自已是怎么涂画的。 (从方向、力度等方面引导) 鼓励本次活动有进步和能耐心细致操作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范文二 灯笼涂色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灯笼是节日喜庆的象征。 2.能正确为灯笼涂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过年过元宵节 物质准备:灯笼图片若干张油画棒人手一份未涂色的灯笼涂好的范画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图画书。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二、给灯笼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师出示灯笼的范画。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都有什么颜色,讲解涂色要求。 2.幼儿动手操作涂色,教师指导,颜色涂均匀,不出格子。 注意画面干净整洁。 3.展示幼儿作品,涂的好的给予表扬,较差一些的多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范文三 涂色大菠萝 【活动目标】 1、认识桔黄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菠萝。 2、涂色-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满身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水果店里见它。 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谜底:菠萝) 2、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画大大菠萝,好吗?(好) 二、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色 课件播放: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色?(桔黄色) 2、学习涂色菠萝 (1)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认识橘黄色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用桔黄色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2)提醒幼儿涂色时保持安静,自己独立作业。 (3)图片欣赏-菠萝,激起幼儿的涂色欲望。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给菠萝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 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励。 三、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篇1 一、游戏目标: 1、认识红、橙、黄、绿四种颜色,学习使用彩色笔在一定的空间内涂色。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探索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 3、乐意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涂色。 2 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二、游戏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一盒彩色笔或蜡笔。 3、教导幼儿观察平时生活中汽车的颜色。 3 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三、游戏过程: 1、迁移使用蜡笔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书上有什么?汽车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这辆汽车变得比较漂亮呢?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车变漂亮。我也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不同颜色的蜡笔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 2、谈话:我喜欢的汽车。 教师:呀,小汽车想穿漂亮的衣服了,谁来帮帮它呢? 教师分别出示红、橙、黄、绿四种颜色的彩笔,模仿彩色笔的口吻,说:我来,我来,我来了—我想给小汽车穿上红衣服。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你想给汽车穿上什么颜色衣服呢? 鼓励幼儿模仿彩色笔的口吻,大胆说说自己的意愿。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提出涂色要求: 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涂色过程中要经常更换自己手中的蜡笔,让自己的颜色更加漂亮。注意尽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是否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细心地给汽车涂色。 4、音乐游戏:开汽车。 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队长汽车,听着音乐边歌唱边向教室外开去。活动开始的环节改为了欣赏车展览,从而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 四、游戏反思: 按物体轮廓涂色是小班绘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种表现技法。对发展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篇2 本次活动是要求幼儿在汽车的轮廓内能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正确使用油画棒,并在此过程中能分辨几种基本的颜色。 一、本次活动分三部进行: 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妙的汽车展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 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会涂色。 第三,首尾响应,以汽车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解。情境导入:“今天,我们小三班要开一个汽车展览会,你们想开吗?”这样的问话一定能让幼儿感到亲切、有趣,兴致勃勃地参与涂色活动。 二、做法: 首先请个别幼儿在其他幼儿面前尝试涂色活动,在他涂色的过程中进行鼓励、帮助,并作简单的点评,让幼儿更理解涂色的每一个细节。但是时间不允许,会影响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他孩子也会耐不住性子,所以待他涂完一小块面积后,就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了。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求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来回反复地涂,尽量不要留空隙,不要涂到轮廓线外,能使用不同颜色涂色。 在幼儿涂色过程中,教师边看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坐姿等。完成涂色活动后,教师可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三、 作品分析: 教师可选择涂的较好的作品开始讲解,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均匀度上自由评说,当然,除了对幼儿作品进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外,教师还要对幼儿进行个别幼儿的纵向比较,让他们知道色彩丰富、涂色均匀的作品才好,让每个幼儿都得到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从活动中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苹果的颜色。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2.学习涂色苹果。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活动反思: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学习用两种颜色均匀地给一件事物涂色。 2、通过看图形颜色推理的方式,以及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知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乐意参与猜测游戏活动。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提供一张线条画操作材料,每组的操作材料可以不一样,例如:树叶、花朵、茄子、菠萝、裙子等,人手三支红、黄、蓝彩色笔。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图片:一片绿树叶、一片橙色树叶、一串紫色的葡萄。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阅读图画故事《找朋友》,感知三原色的变化。 教师:红黄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 蓝黄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 红蓝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 完整地讲述故事。 二、看图形颜色:猜一猜。 教师分别出示一片绿树叶、一片橙色树叶、一串紫色葡萄。 教师:它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绿树叶(橙树叶、紫葡萄)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变一变》。 介绍变色要求:看一看操作材料上有什么?想一想,你想把它变成什么颜色?请你用两种颜色进行涂色,提醒幼儿不要涂到轮廓的外面。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进行语言指导。 四、让幼儿自主观看同伴的作品,请个别幼儿上来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是怎么变色的。 五、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并对幼儿积极认真参与的态度给予表扬、鼓励。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桔黄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菠萝 2、涂色—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满身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水果店里见它。 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谜底:菠萝) 2。教师:今天我们来画菠萝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色 课件播放: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色?(桔黄色) 2。学习涂色菠萝 (1)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认识橘黄色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用桔黄色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2)提醒幼儿涂色时保持安静,自己独立作业。 (3)图片欣赏—菠萝,激起幼儿的涂色想法。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 比比谁给菠萝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 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篇6 美丽的红、黄、蓝 活动思路: 幼儿园的小朋友对颜色的认识还不是很鲜明,手上的动作和眼睛的协调能力还不是很熟练,这堂课要通过身边一些比较常见的动物、水果等,让小朋友把颜色和物结合起来进行认识,同时把颜色涂在相应的事物上面,以锻炼手眼结合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能认识三原色:红、黄、蓝。 2. 初步学习在轮廓线内涂色。 3. 能有耐心的涂满整个小鸡、苹果、蓝天,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具体操作让小朋友熟悉红、黄、蓝基本颜色。 活动难点: 正确掌握涂抹的准确度。 活动准备: 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提问题,导入课堂。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小鸡吗?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见过啊! 师:你们见过的小鸡是什么颜色的呀?漂亮吗? 师:对!老师也觉得毛茸茸的黄色小鸡最漂亮呢! 师:那么老师再问小朋友们喜欢吃苹果吗?你们觉得什么颜色的苹果最甜呢? 师:对,小朋友们又答对了,红色的苹果又脆又甜。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们都真聪明,现在呢,我们看一看窗外的天空,天空是什么颜色? 师:嗯 ,老师听到有小朋友说是蓝色,太棒了!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来具体的认识一下红、黄、蓝这几种颜色,让小朋友们能够自己图画美丽的彩色世界,好不好啊? 二、示范和讲解。 1、给小鸡穿上黄色的衣服 师: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有一张画纸,看一看上面有什么啊?对,苹果树,还有小鸡,现在呢,老师将画纸分发给小朋友们。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有一张老师手里一样的画纸,那么,小朋友们看一下,画纸上的小鸡还没穿衣服。现在我们用黄色的蜡笔,给小鸡穿上黄色的衣服好不好?上色之前先看老师手里的蜡笔,哪个是黄色的?小红回答一下,嗯,对。就是这支。现在小朋友们拿起黄色的蜡笔,开始给小鸡穿衣服,待会老师看谁给小鸡穿的衣服最漂亮。(边说边拿起笔涂色做示范) 师:好了,老师看大家手里的小鸡都穿上了漂亮的黄色的衣服,同桌的小朋友相互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谁的小鸡穿的衣服太大了或者太小了呢?(边说边举起自己手里的画纸,特意留了一部分空白没涂满),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手里的小鸡是不是穿的衣服太小了不好看了啊,现在看看自己的小鸡有没有这种情况?有的话,跟着老师把它补充完整。 2、给苹果穿上红色的衣服。 师:我们给小鸡穿完黄色的衣服,现在看看树上的大苹果,小朋友们都说了红红的苹果最甜。现在小朋友们拿起红色的蜡笔,按照刚才给小鸡穿衣服的方法让苹果也穿上美丽的衣服。 3、涂抹蓝天。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是一张什么图片,嗯,对!是蓝天。下面我们就要 用蓝色的蜡笔画出白云的轮廓,老师要看看谁画的最漂亮。(边说边在黑板上画白云) 师:小朋友们都画完了吗?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真厉害,一会都完成了,而且画的都非常漂亮。下面,我们就用蓝色的笔涂蓝天,看谁涂的又均匀又漂亮好不好?马上开始! 三、评价作品。 师:小朋友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开始看看谁的作品最优秀。 展示作品,将小朋友们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课程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黄、红‘蓝三种颜色,小朋友们课下可以用三原色画画自己眼中多彩的世界。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手指动作发展还不够完善,但是他们也非常愿意表现对美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手掌印画,脚掌印画,手指点画,纸团印画等。该老师选择了幼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手指点画---《可爱的斑点狗》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活动用斑点狗作为载体,小狗是幼儿比较喜爱的小动物,也是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通过老师的引导,也增进了幼儿与小动物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在指定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学习用擦布擦拭手指,并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对手指点画活动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小狗木偶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张小狗图片、黑色颜料、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出示小狗手偶,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班级里来了个小客人,是谁呀? 幼:是小狗。 2、以小狗的口吻: 师:小朋友们好! 幼:小狗好! 师:我要请大家给我做件衣服,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师:我的衣服上要有一个个圆圆的黑点点,你们会做吗? 幼:会做。(不会做) (评析:教师以小狗的口吻来引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更形象地提升活动的生动有趣。用“请小朋友帮忙”的形式来激发孩子愿意参与活动的兴趣。以两个提问引题,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当老师问“你们会做吗?”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则保持沉默,或者小声说“不会”,也体现了孩子的经验积累程度。) (二)教师讲解示范用手指在小狗的身上、耳朵上点画斑点。 1、出示小狗身体 2、出示颜料: 师:这是什么呀? 幼:颜料。 师:什么颜色呢? 幼:黑色的。 师:我们用食指妈妈来给小狗做衣服。(老师伸出食指) 师:伸出食指妈妈与颜料亲一亲,再给小狗身体上点一点。 师:能不能点在小狗的脸上呢?不能,因为小狗最爱干净了。 (添画完毕)师:呀!原来是只可爱的斑点狗。 幼:哇,真好看!(是斑点狗) 师:点好之后,手指妈妈用擦布擦干净。 (评析:教师的讲解示范较详细并且注重细节,给幼儿美的感受。老师的话语富有童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妈妈手指头”“亲一亲”,也强调了手指与颜料的接触。“不能点在小狗的脸上哦。”这句话不仅确定了点画的范围,还激发了孩子爱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添画完毕后,老师说:“呀,原来是只可爱的斑点狗。”这句话引出了活动的名称“可爱的斑点狗”。“手指妈妈用擦布擦干净”,及时渗透了作画卫生习惯的培养。 老师在讲解示范时,孩子的倾听和观察很认真,有的孩子会跟着老师一起伸出食指在空中点画,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沉浸在活动中,从侧面可以影射出老师在这个活动的选材上和讲解上捕捉到了孩子的兴趣点。) (三)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给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点衣服。 师:小朋友要给小狗的衣服做得漂亮一点哦,不要点在小狗的脸上哦。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 师:小朋友不要把颜料弄到图画纸上,颜料不要点得太多。 3、点画完毕将手指用擦布擦干净。 师:点完之后要记得给手指妈妈擦擦身哦。 评析:老师的指导较仔细,也体现了个体差异指导原则。 要求(1)是在让幼儿在指定的范围内点画,有的孩子点画的范围不准确,所以老师强调了不要在小狗脸上。 要求(2)画面要整洁,老师在指导的时候提醒幼儿醮颜料时要轻轻的点,也注重了作画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从小细节开始的。老师的指导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教育理念。 (四)展示幼儿作品,用小狗的口吻来进行点评。 师:我来看看谁给我做的衣服最漂亮了。谢谢小朋友给我做漂亮的衣服。 幼:不用谢。 幼:我给小狗做的衣服漂亮。 幼:我的也好看。 (评析:老师用小狗的口吻来点评,形式与活动的开始部分相呼应,再次引起了幼儿的兴趣。老师在点评的时候鼓励的话语较多,肯定了幼儿的作品,增强的他们的自信。 幼儿听到老师对自己作品的肯定,表现得很高兴,并且想急着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与同伴之间在交流,有的向老师讲述自己的想法。相互之间有语言的交流,体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活动评价:老师的选材是幼儿认识但不是很常见的斑点狗,这是建构在幼儿已有一定知识经验但处于模糊状态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对斑点狗身上的斑点布置不是很了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整个环节创设上,层次清晰,老师首先运用拟人的手法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老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讲解的语言富有童趣,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 通过老师的指导后,幼儿的作品画面较干净,手指点画出的斑点分布较均匀,并且都是在轮廓线内点画。从幼儿的作品效果来看,幼儿已经掌握了手指点画的技巧和常规操作方法,知道用手指的指腹点画,使画面看起来更丰满,斑点更圆润,知道点完后用抹布擦手保持画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