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岳飞后代与秦桧后代

时间:2024-06-05 14:40:21 编辑:莆仙君

岳飞去世后,秦桧的生活又过得如何?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在南宋有两个大忠臣留芳百世,后世之人提到他们都会由衷的从心底升起敬仰之情,一个是大展汉家雄风的名将岳飞,还有一个是完美诠释华夏民族气节的文天祥,而在南宋还有一个遗臭万年的大奸臣就是秦桧,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在他们身上也算是得到印证。 秦桧生于元佑五年,出生在湖北黄州,籍贯是现在的南京,他的父亲是县令,不过秦桧早年的生活过得挺苦,靠当私塾先生度日,政和五年,秦桧考中进士,生活才算过得还可以。 宋太祖赵匡胤靠手下武将推上皇位,在感激众将的同时,也立下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以防将来手握重兵的武将也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戏码,夺了赵宋的江山,所以在宋朝文人士子的地位比武将高很多,考武举也是以文化课为主,考试和实战脱钩,武进士到了实战都是不堪重用,因为宋朝的偏科,使得宋朝的军事弱鸡,留下了弱宋的名声。 宋朝的偏科,在和游牧民族对战中很吃亏,这其中也有失去燕云十六州做屏障的因素,宋真宗时和辽国订下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国三十万两岁币,才换来两国近百年相对和平的时间,等到女真人崛起,联宋灭辽。在此期间发现宋朝弱的要死,女真人建立金国,用十年时间灭掉辽国,然后只用两年时间灭掉北宋,在灭掉北宋时,将宋朝的太上皇宋徽宗、皇帝宋钦宗掳走,被掳走的还有赵氏皇族、后宫妃嫔、朝臣三千多人,这其中就有秦桧夫妇两人。 秦桧在北宋末年倒还表现出一些气节,钦宗想要让秦桧当职方员外郎,隶属河北割地使,秦桧觉得这种割地求和的事自己实在干不来,几次上表请辞,在后来钦宗召百官商议割地事宜,秦桧也是投了反对票。 只不过秦桧被金人掳到北方后,态度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彻底沦为金人的走狗,屈服于金人,无耻的宋徽宗叫秦桧帮忙写一封向金酋粘罕摇尾乞怜的信,这封信没让宋徽宗摆脱困境,却让秦桧得到粘罕的赏识。金太宗因此将秦桧赐给挞懒,在挞懒手下任参谋军事,秦桧还向被围的楚州写了一封劝降书,楚州军民宁死不屈,坚决抵抗金军,城破之日,军民仍血战到底,就连妇女都拼命拉着金兵投水同归于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保卫战! 金国在追杀赵构到海上后,发现没法一举灭掉南宋,在洗劫明州、临安几个城市后,暂停南侵,而投降金国的秦桧在建炎四年归宋,自称是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才逃脱的,还带着家眷一起逃脱,我也真是服了,当然这种鬼话也引起了南宋很多朝臣怀疑,不过当时的宰相范宗伊还有枢密院李回跟秦桧关系要好,在他们两人保举下,秦桧得以重归宋廷。 秦桧回归宋廷后就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分治提议,全然不顾北方汉民受到金人迫害,这个正合宋高宗赵构偏安的想法,因此得到赵构重用,其实当时金国在南线遭到接二连三的挫败,北方又受到起义军的袭扰,才派秦桧回南宋当间谍。 秦桧归宋后,极力附合赵构,在得到赵构欣赏后就开始排挤范宗伊,阴谋得相后,就开始排除异己,力主和议,因为他的真正主子是金国,而赵构想要跟金国议和必须靠秦桧,赵构和秦桧一样,骨子里都怕金人怕的要死,都只想保着自己荣华富贵。一个为君一个为相,全然不顾岳飞等人北伐的大好局势,在岳飞严重威胁到金国后,金国给秦桧下了道“必杀飞、始可和”的命令,于是秦桧先说动赵构下令岳飞班师,在岳飞回朝后,就伙同党羽罗织岳飞罪名,想诬陷岳飞、岳云、张宪三人谋反,岳飞三人宁死不自污,秦桧最后以“莫须有”罪名将三人害死。 秦桧害死岳飞,使得南宋将士十年的努力废于一旦,北方汉民再也无望回归,而金国也没能力再南侵,秦桧就开始粉饰太平,赵构也不用担心有人“迎回二圣”跟自己抢皇位,更加重用秦桧,权倾朝野的秦桧对那些反对他的人大力打压,大兴冤狱。 然而大奸臣秦桧却是得以善终,有宋高宗赵构这个昏君保护伞,秦桧在南宋享尽荣华富贵,前后执政十九年,还历封秦、魏二国公,在秦桧病重之时,赵构还亲自去秦桧家里探望,绍兴二十五十月,秦桧病死,这个奸臣活了66岁,死后还被追赠申王,真真可恨!

岳飞遇害后,秦桧是怎样对待他家人的?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元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绍兴十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在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之夜,于临安城百姓阖家团圆,辞旧迎新之时,惨死于风波亭。岳飞作为戎马一生的将军,马革裹尸不是战死疆场,而是死于冤狱,震惊朝野,不免让人唏嘘。纵观中国的封建王朝,宋朝一直是一个文明开化,制度比较人性化的时代,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还立下不得杀士大夫以及上书言者的祖训,一直被宋朝历代皇帝所遵循,所以宋朝是中国文化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盛产文人墨客的朝代。在宋朝,一般最严重的刑罚就是流放千里,很少有死罪,南宋初期岳飞的死,将这条延续的铁律打破,引发人们对于岳飞死亡的各种猜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与秦桧是有着较大关联的。所以直至今天,在民间还会听到秦岳两家不通婚的说法。岳飞先后共有两位妻子,育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在他死后,妻儿的结果也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岳飞的第一个妻子姓刘,在岳飞的从军后改嫁他人。宋朝思想比较开明,不受明清狭隘的贞洁观念影响,妻子改嫁是常事,并不受人诟病。另一位夫人李娃,于战乱时与岳飞相识,比岳飞年长两岁。岳飞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霭其中长子岳云和岳雷二人成年都已成婚,并有子女四人,其余的子女年纪尚小,最大的年纪不过12岁。岳飞遇害后,追随父亲出生入死、冲锋陷阵的长子岳云一同被杀,他的妻儿被悉数发配岭南。次子岳雷在岳飞下狱后,被排除涉案嫌疑,按照当时的宋律,岳雷入狱照顾父亲,陪伴岳飞走完人生最后的阶段,也亲眼见证父亲的冤死,后被流放,客死他乡。据南宋王明清的《玉照新志》记载,岳飞去世之后,秦桧将岳飞的妻子李娃以及几个子女分别被流放到洞庭湖以南的蛮荒之地,以及福建之北的崇山峻岭之间,每月仅给少量米粮,条件十分恶劣,生活特别艰苦。岳飞的长女,岳安娘,在出事前已出嫁,其夫高祚于1163年特补承信郎。由于记载较少,遭遇不详。次女岳银瓶,世称为“银瓶小姐”,《说岳全传》记载她,为父洗冤未果,后抱银瓶投井而死,终年13岁。二十年后,宋高宗下诏对岳飞妻儿解除拘禁。在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内禅,宋孝宗登基不久即宣布为岳飞平反,将岳飞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总而言之,岳飞死后,除了长子岳云之外,其余人多被流放,并未被秦桧赶尽杀绝。不过,今天看来岳飞或许可以不死,更不该死,只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重文轻武的宋朝,既不好战,更不善战。并且岳飞一心抗金迎回二主的想法,很可能让赵构面临尴尬的皇位之争。所以在他挥师北伐,先后收复失地之后,被赵构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其班师,最终落得惨死的局面。

南宋名将岳飞和秦桧的后人又一次同朝为官分别是谁?

关于岳飞和秦桧之间的事情,已经被各路的专家和网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无数次,说到底就是一个于国于民功勋卓著的优秀将领、于公于私都品德高尚的国之栋梁,在没有犯下任何错误行为的情形下,被当时的昏君和奸臣以最卑劣的手段,用彻头彻尾的诬陷陷害致死,这件事就是应该将宋高宗和秦桧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们受尽世人的唾骂,没有任何的借口可以翻身,而那些打着皇权斗争的幌子,试图站在宋高宗和秦桧立场上,为他们合理化杀害岳飞行为的人,道德标准无疑是有问题的。岳飞为什么会被杀害当时的宋高宗赵构为了能够安稳的在江南苟且偷生,他时刻想着该如何的讨好金人,让金人同意维持议和,不再发动战争。而秦桧则是坚定地执行他后期的投降路线,并通过这一投降路线,成为金国在南宋朝堂上的代言人,以此来打击他的所有政敌,独自掌握大权,成为第一权臣,也就是借助外部势力来巩固自己在内部的权威。宋高宗和秦桧要想各自达成目标,首先就要用具体行动来向金国证明自己执行议和、投降路线的决心,而这时金国最需要的就是除掉南宋朝堂之中对金国最有威胁的抗金力量,以此来打击所有主战派的将领,扫除议和投降路线上的障碍,当时这个对金国最有威胁的力量无疑就是岳飞,于是秦桧便采取了无中生有的诬陷手段,杀害了岳飞。可以说在秦桧谋害了岳飞之后,他不仅是岳飞及其家人、后代的仇人,同样也是所有南宋子民的仇人。但是我们要清楚,秦桧的所作所为只是代表他个人,我们不应该由于他的恶行而迁怒于他的后世子孙,其实在秦桧的后世子孙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比如宋宁宗时期的秦钜,他便在蕲州被金兵攻破之时,与儿子一起殉国。还有接下来要说的的这位曾与岳飞后人岳钟琪同朝为官的秦大士。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在说秦大士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岳钟琪,岳钟琪是岳飞三子岳霖这一支的后裔,他的父亲岳升龙是清康熙年间的四川提督,曾跟随康熙征讨过葛尔丹,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亲赠他了“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的匾联,由于出生在这样的武将家庭,岳钟琪很小就熟读兵书,能与父亲手下的军中将领谈兵论道。公元1709年,岳钟琪捐官做了一名候补知府,但是自幼喜爱军事的岳钟琪对于文职并不感兴趣,当时准格尔汗国经常出兵骚扰清朝边境,岳钟琪上书请求改作武将,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将他任命为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公元1717年,康熙派十四阿哥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到青海督战,岳钟琪被提拔为四川永宁的协副将,率领了六百精兵作为先遣部队向里塘、巴塘进发,岳钟琪在这次战役中击杀了叛军的首领达瓦喇札木巴、塞卜腾阿住第巴等惹,击溃叛军三千。之后岳钟琪又在平定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的的叛乱中屡出奇兵,剿抚并用,以番攻番,充分的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也因此被晋升为左都督。雍正元年,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台吉罗卜藏丹津聚集了十万大兵侵犯西宁,雍正帝任命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挥师西征。岳钟琪一路势如破竹,杀的罗卜藏丹津兵马丢盔卸甲,一举平定了青海之乱,雍正帝亲封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后来由于在与噶尔丹策零的战斗中,岳钟琪指挥不当,被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鄂尔泰乘机弹劾,雍正将岳钟琪贬为了庶人。岳钟琪带领家人回到了成都,在成都的郊外“姜园”中居住。公元1748年,大金川叛乱,乾隆想起了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岳钟琪,他又从新将岳钟琪召回,并任命为四川提督,这时的岳钟琪已经远离朝堂十年了。再次走上战场的岳钟琪确实没有辜负乾隆的厚望,他刚入军营便发现了潜伏在清军大营中的两名奸细,并迅速将其除掉,接着设计降服了莎罗奔、郎卡及众土司,兵不血刃地解决了这次大小金川之乱。公元1754年,六十八岁的岳钟琪在平定了陈昆叛乱后的返京途中去世,乾隆将岳钟琪列为了五功臣之一,并将其称为“三朝武臣巨擘”。秦桧的后人秦大士同样是在乾隆一朝,也曾有一位秦桧的后人在朝为官,这个人就是上面提到的大清朝第四十三位状元秦大士。秦大士在高中状元之后,深受乾隆的赏识,被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并担任科举考试的考官。在《清朝野史大观》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乾隆问秦大士到底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的回答非常聪明,他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样的回答既解释了乾隆的疑惑,又捧了乾隆,自然让乾隆听后非常高兴。当时人们称秦大士是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得雅颂体、赋之神韵,曾吟诗唱和圣制《喜雨诗》,受到了乾隆的褒奖。乾隆还曾让他缮写《昭明文选》,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他的《艺舟双楫》中将清代的书法家分为五品九等,秦大士被称为“能品”。有一次秦大士同一众友人到杭州游玩,来到了岳飞墓前,看到岳飞墓前反绑双手跪在地上的秦桧夫妇,不禁提笔写下了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也在后世广为流传。秦大士与著名的文学家袁枚是好友,两人曾一同畅游秦淮河,在游河的时候,秦大士触景生情做了一首七绝:“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嫱日日枕寒津。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这首诗深受袁枚的推崇,尤其是最后一句“淮水而今尚姓秦”,由秦大士的口中吟出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乾隆四十二年的时候,秦大士在家中去世,死后他被葬在了秦桧家族的南京洪幕山,这也证明了秦大士确实是秦桧的后代。虽然秦大士高中状元入朝为官之后,与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并没有交集,并且岳钟琪的年纪要比秦大士大上很多,甚至在秦大士高中状元的第二年,岳钟琪就因病去世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两人也是一同在乾隆朝做过同僚,算得上是同朝为官了。

岳飞有多少后代?岳飞被害后,他的后代去了哪里?

作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的一生中战功赫赫,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带领着战士们与侵略者抗争,为大宋收复失地。但很可惜,一代名将最后却被朝堂中的奸臣陷害不幸身亡。而他的后代,即使是年纪小的妇孺儿童也未能幸免于难,不是被谋害就是被下令放逐,幸得存活下来的后代也一直在逃亡之上奔波,最后几经迁徙定居在朝鲜半岛。等到宋高宗为其平凡冤情之后,这才重新组建岳家军,而宋高宗的真诚和道歉也让宋岳飞的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为国为民重新返回朝堂。现如今岳飞后人发展十多支,而其他后代也有三十多世。 唯一可惜的是岳飞的长子,年仅23岁与岳飞一同被害。而三子岳霖则是传承了岳飞的衣钵,得到宋孝帝的赏识,在官场上步步高升更是。在他的心中一直想要收集父亲的英雄事迹希望著印成册,但是很可惜他的愿望没有实现,就因身患重疾而离世。而岳飞的第五个儿子也不容小觑,为了躲避敌人迫害他逃到了北方,融入女真民族。而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岳飞冤杀之后,有一支后人不断逃离经过多次迁徙最后选择在朝鲜半岛定居,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竟然还有岳飞后裔的由来。尽管他们身在韩国,但是他们骨子里流着是岳飞的血,他们也以此为荣,一直期待着未来有一天能够认祖归宗。恰逢2013年岳飞周年祭祀活动,韩国岳飞后裔们终于与国内取得了联系,受邀出现,在杭州越王庙,这才实现了认祖归宗的愿望,当时该世纪也一度传为佳话。尽管岳飞走了,但是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至今已经被华夏儿女所铭记。他的子子孙孙更是秉承岳飞的遗志,即使遭到迫害,蒙受冤屈,被流放被驱赶,但是他们从未忘记过自己是岳家军。

  • 上一篇:hug day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