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才如的资料
196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二胡专业,196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承蒋风之、张韶、聂靖宇、王国潼等教授。曾任中国京剧院首席二胡、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副团长、四川省音协副主席、四川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副会长。蒋才如在大学二年级时,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北京有个金太阳”曾风靡全国。之后,又有“忆亲人”、“欢乐的彝寨”、“军民曲”、“凉山的春天”、“川江船歌”、“翠竹吟”及二胡协奏曲“白蛇怨”等作品相继出版。他广撷博采,演奏技艺娴熟,艺高品正,深受海内外音乐界盛誉。 蒋才如不仅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同时还是多产的二胡作曲家,有作品被编入高等艺术院校教材,部分作品收入《中国音乐大全·二胡卷》。
蒋才如的个人评价
蒋才如善于广撷博采,技艺娴熟,艺高品正,演奏音容兼备,琴声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在海内外音乐界享有盛誉,被认为是中国当今最优秀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既有古朴幽深之韵味、又有激情奔放之力度;既有柔和优美之音色,又有文静洒脱之风骨。其演奏集河南坠胡的豪放、江南丝竹的委婉、北方的潇洒、南方的细腻为一体,创立了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蒋才如是目前最有造诣的二胡演奏家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成名,当年并称「北蒋南闵」。一九七三年,蒋才如突然从北京「消失」:由于一心从事二胡专业,他离开备受关注的「样板戏团」——中国京剧团,参军去了成都军区。这位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赏地戏称为「蒋才子」、也多次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演奏的当时全国一流的二胡演奏家,开始辗转在异常艰苦的四川、西藏等地,为普通官兵演出。观众多的时候上千人,少的时候仅有一位站岗的哨兵。他五上高原,三上前线,把祖国和亲人的问候带到边防哨所。 蒋才如也承认,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北京,或许现在的名利与得失又是另一番模样。但他说:「与年纪轻轻就把青春完全献给了祖国的战士们相比,我又算得了什么?」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的副会长,蒋才如负责西南地区的二胡普及和提高工作,教过大批的学生,对那些家境贫困的弟子,他总是免除他们的学费。「我是刘天华先生的再传弟子,应该把我的东西传给后来人。被外宾称为「东方魔琴」的蒋才如笑着:他从来就没有用过什么好琴。他讲述了在音乐学院附中读书时,他两次把别人不要的琴变成全班最让人眼红的好琴的故事。难道蒋才如真有什么独得之秘?他说,其实无非是在技术上对琴的各个部分多进行推敲琢磨,手上力度要平稳等老生常谈,但最重要的是,演奏二胡一定要追求美,「不要过于强调速度、力度,演奏乐曲是要给人一种美感。」谈到这些,蒋才如神采飞扬。四十余年过去了,蒋才如依然葆有旺盛的艺术青春。他不仅是一位技艺成熟的二胡演奏家,同时还是一位乐思敏捷、勤笔多产的作曲家。早在大学二年级时,他创作并演奏的二胡齐奏《北京有个金太阳》就风靡全国,成为二胡的经典名曲。之后,又有《忆亲人》、《欢乐的彝寨》、《军民曲》、《凉山的春天》、《川江船歌》、《翠竹吟》、《醉青稞》及二胡协奏曲《白蛇怨》等多部佳作相继出版问世,其中一些作品先后在全国、全军优秀作品比赛中获奖,有些作品编入高等艺术院校教材,部分作品收入《中国音乐大全》(二胡卷)中。这些优秀作品阐述了人类文明的真谛,倾注了社会关怀,抒发了人间美好激情,展示了人类生活的美好、智慧、优雅和崇高。对听众产生的心灵渗透,使广大听众产生了强烈共鸣。难怪他在维也纳成功演出后,外国朋友对只有两根弦的二胡却有着如此丰富的表现力,感到不可思议,称蒋才如二胡艺术为「东方魔琴」。蒋才如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具有创新精神的演奏家,他创造的「飞弓」特殊技法,得到了音乐界的公认。其二胡演奏技艺虽已入纯青之境,却更注重自身人品的修炼。他平易质朴,以诚待人,淡泊名利,不慕虚荣,被四川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他经常深入基层部队和边、海防哨所慰问演出,进行文艺辅导,为广大官兵送去欢乐与祝福,深受部队官兵的欢迎和喜爱。曾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嘉奖。数十年来,他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琴声远飘五湖四海。他先后应邀出访英国、前苏联、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狂热喝彩,被外国友人誉为「东方魔琴」。英国作曲家艾伦·皮卡特夫妇听了蒋才如的演奏之后,竟激动得一夜未眠。1995年8月29日在德期间,受德中文化协会邀请与德国当今著名音乐家克里斯蒂安·布鲁恩合作,在柏林电视台成功录制了布鲁恩的电视、电影插曲。蒋才如纯净的演奏和高度的技巧,使作曲家和制片人感到无比惊讶和赞叹。几十个春秋奋进,几十年风雨历程,留下了跋涉者的足迹与汗水。一颗不甘平庸,激越跳动的心在二胡的弓弦上奔腾、激荡。听蒋才如的演奏,你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对二胡这个传统民族乐器进行的不懈的探索。他在继承和发展两方面深入探讨,不仅使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得到传承,而且锐意进取,努力创新。他创造出许多新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方法以及别开生面的表演形式,他以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展示了许多作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他的全部心血都在追求音乐艺术的至真、至善、至美。难怪他在维也纳成功演出后,外国朋友对只有两根弦的二胡却有着如此丰富的表现力,感到不可思议,称蒋才如二胡艺术为“东方魔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