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翻译成现代汉语
萧何死后,曹参接替做了汉朝的相国,(可是)所有的国家规章制度,曹参一点也不改变,任然依照萧何的方法来。
这个典故有个成语“萧规曹随”,意思就是萧何定下规矩,曹参依照执行。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当时汉朝的建立才不久,刘邦也死掉不久。汉朝仍然是百废待兴。刘邦在位时,他的相国萧何定下了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萧何死时,是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在位,于是曹参接替萧何做了相国。但是曹参做了相国后整天饮酒作乐,他提拔的官员都是一些老实木讷的人,那些能说会道的满脑子主意的才子他一个也不用。时间久了,汉惠帝火了,觉得曹参不靠谱,责问曹参为什么不理政事? 曹参就说,陛下你觉得你自己跟高祖比谁厉害?汉惠帝说“高祖厉害”"那你觉得我跟萧何比,谁更屌?"“好像是萧何比你屌一点”。于是曹参就说“那就对了,高祖跟萧何定下的政策方针肯定有利于汉朝,我们只要严格的按照他们订的政策来就可以了”。
其实,曹参知道,当时汉朝仍然是百废待兴,一些国策不宜做大的变动,一切以休养生息为目标,所以才会那样。 汉朝到了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国策才有大的变化。
曹参是怎么样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的?
曹参的儿子曹窋(kū)是中大夫。汉惠帝怪相国曹参不理政事,认为他这样做“难道不是小看我吗?”于是他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里随随便便地问一下你父亲:‘高帝刚去世不久,新即位的皇帝正年富力强,你作为相国,整日饮酒,没有什么需请示奏明的事,那么凭借什么以天下为己任呢?’但你不要说出是我让你问的。”曹窋休假回家后,得机会侍奉父亲,擅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劝谏曹参。曹参非常生气,为此鞭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进朝尽你的职责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了入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呢?前些天的那些话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表示道歉,并说:“陛下自己认为与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比先帝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曹参与萧何相比,谁更是贤明?”惠帝说:“你看起来不如他。”曹参说:“陛下你说的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都已非常明确,如今陛下你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曹参我等尽职尽责,遵从既定的法令而不要有所改变,不也很好吗?”惠帝说:“你说的对。不用多说了。”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共有三年。死后被赐予懿侯的封号。他的儿子曹窋继承了他的爵位。老百姓作歌称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了法令,明确而又齐整;曹参取代萧何,谨守其规而未有变更,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人民安宁不乱,其乐融融。”
曹参是怎样遵从萧何制定的法令的?
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说后,告诉属下赶快办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作宰相。”过了不久,朝廷派的使者果然来召曹参入朝。曹参临走嘱咐齐国的后任丞相说:“应使坏人把齐的狱市当作寄身场所,千万不要让他们扰乱百姓。”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吗?”曹参说:“不要认为这不重要。狱市是善恶都能容纳的地方,如今您若取消了它,那些奸恶之人到哪里容身呢?无所容身,时间久了他们就会作乱。所以我预先告诫你。”曹参当初微贱的时候,与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后来都做了将相,互相之间有一些隔阂。待到萧何将要死时,所推重的贤明之人唯有曹参。曹参取代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处理政事没有什么改变,一概遵从萧何生前制定的规章制度。曹参选择各郡国官吏中质朴而不善于言词的敦厚长者,很快召来任命为丞相府的办事人员。官吏中言语华丽、文辞深涩、想要追求声名荣誉的人,曹参都罢斥不用。每天晚上他都饮味道很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及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来见他的人都想劝说他。到他家后,曹参全都让他与自己共同饮酒,片刻之后,来人想要说什么,曹参再次让他们饮酒,直至喝醉后离去,始终也没有机会开口说劝谏的话。后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相府的后园挨近官吏们的住家,官吏房舍中每天都饮酒唱歌。相府中的随从官吏对此非常厌恶,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在后园游玩,听到邻家官吏醉酒的歌声,相府随从希望相国曹参将醉酒的人召来查问处理。而曹参反而取出酒,张座设席饮酒,并唱歌与其彼此呼应唱和。曹参见到别人犯有细小过失,总是特意掩饰隐瞒,因而相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子曹窋是中大夫。汉惠帝怪相国曹参不理政事,认为他这样做“难道不是小看我吗?”于是他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里随随便便地问一下你父亲:‘高帝刚去世不久,新即位的皇帝正年富力强,你作为相国,整日饮酒,没有什么需请示奏明的事,那么凭借什么以天下为己任呢?’但你不要说出是我让你问的。”曹窋休假回家后,得机会侍奉父亲,擅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劝谏曹参。曹参非常生气,为此鞭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进朝尽你的职责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了入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呢?前些天的那些话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表示道歉,并说:“陛下自己认为与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比先帝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曹参与萧何相比,谁更是贤明?”惠帝说:“你看起来不如他。”曹参说:“陛下你说的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都已非常明确,如今陛下你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曹参我等尽职尽责,遵从既定的法令而不要有所改变,不也很好吗?”惠帝说:“你说的对。不用多说了。”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共有三年。死后被赐予懿侯的封号。他的儿子曹窋继承了他的爵位。老百姓作歌称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了法令,明确而又齐整;曹参取代萧何,谨守其规而未有变更,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人民安宁不乱,其乐融融。”《史记》作者司马迁对曹参这样评价:相国曹参攻城略地、野外作战的功绩所以能有这么多,是因为他与淮阴侯韩信在一起。因而等到韩信被消灭,按各位诸侯成就的战功来封赏时,唯独曹参战功最卓著。曹参身为汉朝的相国,力主清静无为,最合乎治理国家的准则。而百姓们在遭受秦朝的严刑酷法后,是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天下的人都称赞曹参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