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海棠香国

时间:2024-06-04 12:46:42 编辑:莆仙君

海棠香国的介绍

“海棠香国”给人无限遐想,与湖南省因自古盛产湘莲被称为“芙蓉国”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棠香国”一词最早从何而来呢? “海棠香国”较早出自宋人沈立的《海棠记》:“大足治中,旧有香霏阁,号曰海棠香国。”可见,“海棠香国”这一美誉较早属于昌州.乐山号“海棠香国”最早见于明万历39年(1611年)编成的《嘉定州志》:“州治枕海棠山,接高标之脉。甘棠楼,知州钟振题‘海棠香国’于此。”比大足晚了五百多年。 重庆大足龙岗山北塔脚下,高耸的石崖上,刻着四个斗大的字:“海棠香国”。当地传说是唐代昌州府官张颜所题。

海棠香国的海棠香国

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古称嘉州,又有海棠香国之美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所在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嘉州)古代盛产色相具佳的海棠,称香海棠,天下闻名,早在唐代,“海棠香国”就成了乐山的别称。 旧时乐山府衙内悬有两道匾额:“汉嘉古治”“海棠香国”,这正是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概括。如今的海棠更成为了乐山的市花。 称乐山为“海棠香国”,是因为乐山古代特产“嘉州香海棠”之故。算来,嘉州海棠在唐代就已经出名,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说:“嘉州海棠,色香并胜”。唐代曾在嘉州做过刺史的薛能写道:“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北宋诗人王十朋称为“嘉香海棠”,并以此为题写“点绛辱”词,“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锦亭前后,燕子来时候。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有学者认为,海棠以地名“嘉州”冠之,既区别于异地,又标明了它特有的风格和特征,而成为另一种“物种”或“品种”。

海棠香国的郭沫若与海棠香国

郭沫若对有馨香的嘉州海棠也情有独钟。他在1939年回到故乡重游乐山草堂寺(今草堂高级中学校址)时,写有《重游乐山草堂寺》诗一首,“何处海棠香讯在,草堂寺内几徘徊”。可以看出,在当时,嘉州海棠已经日渐稀少。1928年郭沫若写《我的童年》时,一开头就说乐山:“在乡土志上是号称为‘海棠香国’的地方。”颇有几分自豪。“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这是郭沫若对家乡乐山的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