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温州嫁衣工坊

时间:2024-06-04 12:03:02 编辑:莆仙君

上车礼和下车礼是什么意思?

上车礼和下车礼是地方结婚风俗,新郎迎接新娘时,在上车前要给新娘包红包,大小不等,都是些吉利数字,如6万6,8万8,十万一等等。下车礼是新娘接到新郎家后,下车前新郎给新娘包红包。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礼订婚)中。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婚礼之前的准备事项1. 聘礼:婚前男方要将娶亲的聘礼送到女方家,每个地方送的种类都不相同:广东风俗送活鸡、椰子、喜饼和礼金,鸡寓意生机勃勃,椰子寓意有长有幼,尽享天伦之福,喜饼是用来让女方送亲戚的,礼金则象征着娶方多金,暗示着新娘嫁过去可以享福,让女方家放心。2. 回礼: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有的地方女方家会给订婚戒指,有的地方会给槟榔,有一郎到尾的意思。3. 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4. 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5. 上头:婚礼举行前一晚,要选择一个吉时拜神求平安幸福,而且男方也要在同一个时间在自家那边拜。6. 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7. 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美满,祝福新人可以圆满成婚。

上车礼和下车礼是哪里的风俗 上车礼下车礼给多少

上车礼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的习俗,男方家有个押轿童男,不让白押轿,女方家出这个上轿礼。但我国大部分地区根本就没有下车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确实存在女方家出上车钱,结婚当天新郎去新娘家接亲的时候,在新娘上车以前,女方家会给男方押轿童男一个上车钱。实际上这个风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是说,我家不是卖女儿,我家给女儿掏路费。具体的红包数目也是根据男方家出了多少钱的车费,比如男方家请车队出了9988元,那么女方家就出1万元上车礼交付给男方的押轿童男。同时也表示女方家对女儿的重视。押轿童男收到上车礼后,会把上车礼交给男方家。押轿童男是男方的弟弟或侄男。
在农村,男方家请车队往往四五千。女方家会给六千元的上车礼,支付给男方的押轿童男。

那么下车礼是怎么来的呢?
随着女男越来越平等。
女方家请车队。女方家出的车队钱是上车礼。
男方家也请车队。男方家出的车队钱是下车礼。
双方家庭自己掏自己的,互不干涉。双方家庭没有资金交易。
这样一来,男方家的押轿童男也就消失了。
那么为什么男方家请的车队钱叫下车礼呢?因为各顾各的,男方家出的钱最少。
如果男方家迎亲,那么男方家不需要车队,在家里坐等女方亲戚来即可。如果男方家接亲,那么男方请的车队只跑一趟。自然费用低。
女方家要交亲,要亲手把女方交给男方家,女方家要陪亲,要陪新郎,女方家要送饭,要给女方送钱,女方家还要接亲,请男方和女方参加回门省亲宴,女方家还要交亲,把小两口亲自交给男方家。这来回要跑两三天。自然请车队的费用要高。

帮忙研究学习温州的婚俗

温州的传统婚俗从媒妁、开合、议聘、小定、大定到完亲,大致相沿六礼,而比六礼更加繁琐。尤其完亲后婚礼还在延续,一周方止。所谓七日洞房八日散。现将有关温州婚俗的见闻一一道来。并特别声明,不反对模仿。

婚前礼仪:

媒妁:俗语云,天上无云难行雨,天下无媒不成亲。旧时婚姻,必须有媒人撮合。不许男女私相授受。媒人的工作是将男女双方作背靠背式的互相介绍,在媒人的嘴里,男的都身强力壮,家境又好,女的一定如花似玉,贞静贤淑。当双方互相中意后,媒人又参与聘礼的谈判。接着为已定亲的男女两家充当信使,直至结婚。男方给媒人报酬是一个猪头,女方一爿松糕就搞定。

合婚:男女双方互相属意还不能算数,神的意思最为要紧。神的意思一般是通过合婚或直接“问佛”得知。合婚是将当事人的年庚交算命先生测算,看是否有相冲相克。有冲克不能成亲。“问佛‘就是在佛前求签。也有简单的办法,即把对方年庚纸压在灶神的香炉下七天,期间如果没有打破盘碗,或家庭争吵等不吉祥事发生,也就OK了。

议聘:神人共许后便开始谈判聘金和嫁妆,可以详细到粽子几担(一担十个),脸盆几个等等。双方可能会为这些争的面红耳赤,旁人全不以为怪。

小定:一切谈妥后,先行小定。即先以议定的聘礼一部分交女方,相当于现在生意场中的定金。先付几分之几,男方的主动权比较大些。可以用收成未到为借口先吃糖儿,大约几十块钱也够。不过太不象样或女方经济困难的会在大定之前催逼一些财物的,比如毛线、毛料、现金等。

大定:收成后或将近结婚前的某一个大好的吉日,双方举行大定。气氛比小定热烈的多。

此时聘礼必须交齐,主要有手表,最高档是120元的上海牌。大定时尚不能兑现当初议定聘礼的,此时就危险了,那份不完全的聘礼有被丢出门外的可能,不过不要紧,也不是真的不要了。只要是多说好话,答应补足,捡回来后还是会被女方笑纳的。大定盛放礼品的器具最好方盛一副,其余可以用新的罗框,如果借不到方盛,可以用六盒代之(下面谈到)。

送日:亦即六礼中的请期。大定过后,老婆基本上是自己的了,你就有权同女方磋商迎娶事宜。如果你大定后久无迎娶的意思,大部分原因是孔方兄不同意,此时女方不会嫌你穷,只会逼你早日娶亲。你穷,丈人家也不富啊,总不能叫老婆赖在丈人家吃白饭吧?于是,你就选了个吉日(肯定不会是农历的初一或十五)并请人用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放在六盒中,送到女方。一起放在六盒中的还有鲫鱼、猪肉、猪肚、活鸡、桂圆、花哈共六中礼物,称作六样。

六样是可以略作变动的,如把猪肚换成猪肝,也可以肝肚都要换下桂圆。

上头:在正式迎娶的几天前给女方送猪肉为主的礼物,猪肉一般在二百斤左右,最少也要150斤以上。女方收了这么多猪肉是用来分亲戚和摆酒用。上头有什么礼物也是事先谈妥的,猪肉多少,是谈判的重点。

搬嫁妆:迎娶的早一日或当天上午,男方派青壮亲友和一个小男孩到女方运嫁妆。女方的嫁妆已由裁缝师傅打好铺陈齐集在上间(中堂),以红绸带捆扎,并绑有万年青枝和柏叶。圆木家什皆贴着红“双喜”。小男孩是来背尿盘的,尿盘里放有红包,通常是五角到一元,后来涨到二元,笔者便无份了。背尿盘是好差使,一般是新郎的至亲,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哭嫁:出嫁这天,新娘是要哭的。真的哭不出来,也必须弄红自己的眼睛,方能免人闲话。否则是“心大(温州话发音)”,而其母亲就是第一个不高兴的人,她认为女儿对她没有依恋之感,早就想飞了。笔者姐姐出嫁时只是好奇的傻笑着,母亲脸上挂不住了,在灶台上很严肃地弄出些响声来。知情的舅母暗拉姐姐衣角,轻声劝其哭。


如果新娘哭了,女客有劝止的,有陪哭的,也有边劝边哭的。男人知趣地走开,并说“有戏”“有戏”(即应当之意)。听说乐清新娘哭的最厉害,而平阳新娘哭的最有文采。平阳新娘是边哭边唱,她们以鼓词调唱些押韵的词句。内容是告别以母亲为主的亲人、诉说世俗婚姻的丑恶,感叹红颜命薄等等。

迎亲和上轿(或落船): 迎亲有上五更门和黄昏门之分,早先以新娘五更上门为主,大概是时间上不客观,后来基本上是午饭后出发,娶回新娘吃晚饭。午饭叫闹宴,晚上的叫正酒。闹宴的食物比较简单,主要是取其闹,不在乎吃。有一句谚语:汤家桥人吃闹宴,自带酒杯自箸。

新娘出嫁那天起床后基本不吃食物,尤其不喝水。只在起行前吃点,主要是桂圆,其中奥妙只有女子自知,男儿就不要问了。为什么少吃少喝倒可以告诉你,这是怕吃多喝多上厕所不便。旧时人不很文明,往往以把新娘闹到尿裤子为荣。至于上轿羹,那只是象征性的吃一点,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心情紧张的你还吃的下?

新娘戴珠冠、穿蟒袍是解放前后的事,文革期间只穿一般的新衣了。新娘跨上男家门槛时,红雨如磐,而早有准备的伴娘高举米筛,叫着挡着,而洒米者开心地笑着。于是婚礼进入高潮。

现在,新娘已经给你娶到,接下来如何搞好家庭生产和建设是你自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