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外交部长2小时里18次点名美国

时间:2024-06-04 09:38:27 编辑:莆仙君

外交部长陈毅是怎样警告美国政府的?

1962年7月中旬,陈毅在日内瓦向英国代表团团长麦克唐纳表示:美国向中国驻华沙大使做出的既不支持也不鼓励蒋介石进攻大陆的保证,受到北京政府的赞赏。北京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进步,但是还不够,美国应放弃对蒋政权的支持。作为一种回应,中国不进攻金门、马祖,也不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尽管中国能够这样做。台湾问题已经悬而未决13年,中国人有耐心再等13年。陈毅还表示,理解美国政府不能不顾及国会等处的敌视中国的游说势力和利益集团,以及美国民间对共产主义中国的强烈反感。中国方面愿意谅解和忍耐。由于英国同美国的亲密关系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肯定陈毅这番话是有意说给美国听的,实际上,谈话报告马上就传给了肯尼迪。从1958年1月到1962年9月15日,中国政府就对美国派遣军舰、飞机的侵犯行为提出了警告,并把美国侵犯中国领海、领空的罪行一笔笔记录了下来,做为当时警告美国的重要依据。同时,陈毅还提醒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必须对美国所坚持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提高警惕,绝不能让他们的企图得逞。中方经过外交努力,终于迫使美国放弃对台湾当局实施军事反攻的支持。6月27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一份声明。内容如下:第一,迄今为止,我不知台湾方面有何反攻大陆的声明或意向,没有接到任何有关此事的报告。第二,台湾当局未就此事向白宫提出任何磋商和对话,没有就双方所受之条约约束有过任何接洽。但是,美国总统肯尼迪根据美国和台湾《共同防御条约》的精神和规定,重申美国对防卫金门外岛的政策,即一旦大陆进攻金门、马祖,美军将与台湾国民党军协同作战。至1962年6月底,由于毛泽东以及中央对蒋介石的反攻阴谋进行了及时揭露和全面军事准备,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弃了大规模的军事冒险行动。台湾当局大规模窜犯大陆沿海地区的企图破产后,又立即出台了一个政治登陆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内容如下:派遣小股武装特务长时间、多批次、多方向对沿海地区进行袭扰破坏。到1962年下半年,国民党小股武装特务的袭扰掀起了高潮,有意制造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其目的是想造成反攻大陆的声势,以扩大其政治影响,以鼓舞台湾民心士气,从而稳定内部。台湾当局的如意算盘是,这种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败多次,也不会影响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对内对外大肆宣传,以捞取政治资本。所以,国民党对这种袭扰活动寄予了很大希望,甚至称之为反攻之当前目标,是对大陆进行军政斗争重要形式,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一招。这一活动,由台湾国防部情报局特种军事情报室、陆军情报署特种军事情报队、金门防卫部两栖侦察队等特务机构共同策划和指挥的。台湾当局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诸如班超、海威、长风、太武等小股武装特务袭扰计划,并先后开办了海威、长风、昌明等训练班和神斧、曙光、太武等训练队,进行游击作战和特种作战训练。他们还购置了大批渔轮、机帆船、胶舟、橡皮舟、舢船、竹筏等偷渡登陆工具,以后又制造了用于攻击人民海军的舰艇、武装机帆船,以及又称海狼艇的塑料胶舟、爆破艇等。台湾当局转而采取这种游击方式的袭扰活动,不仅可以缓和同美国的矛盾,而且可以试探我方的稳定性,从而直接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以便于美国从战略上发挥作用。因此,美国不仅出于战略和策略的需要,对台湾武装袭扰活动不断给予支持,而且指示美军驻台湾军事顾问团专门成立游击小组,积极参与小股武装特务袭扰活动的策划、指导和训练。1962年8月,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时称,由于台湾当局牵制解放军的相当数量军队位于台湾对岸,所以美国必须继续执行对台的援助计划,这样才可以防止解放军的进一步举动。在美国的支持下,1962年秋,台湾国民党军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搜罗、挑选了一批特务、军官、惯匪首领和大陆土改时的逃亡地主、反革命分子,编成反共救国军,经过专门训练后,开始执行窜扰计划。针对台湾当局组织的袭扰活动,毛泽东以及中央确定的军事对策是:放上陆来打,断其退路,包围歼灭,同时在海上把其输送船打掉。在具体措施上,确定建立和组成海上、海岸、陆地和隐蔽斗争四道防线,各道防线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形成从海上到陆地、从前沿到纵深、从公开到隐蔽的军民联合作战部署,使其无隙可乘。台湾小股武装特务袭扰大陆沿海地区,最初多在广东沿海一带,1963年后逐步向北扩展到福建、浙江,甚至出现在山东半岛南侧沿海,而且次数越来越多,气焰变得渐渐嚣张起来。从1962年10月到1965年1月,台湾当局曾连续派遣武装特务窜犯大陆,但都没有逃脱被歼灭的命运。

外交部是干什么的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外交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代表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代表国家和政府办理外交事务,承办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外交往来事务。2、调查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外交工作的重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交战略和方针政策提出建议。3、按照外交总体布局,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经援、文化、军援、军贸、侨务、教育、科技、外宣等重大问题,负责与有关单位协调,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情况、提出建议。4、起草外交工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政策规划。5、负责处理联合国等多边领域中有关全球和地区安全以及政治、经济、人权、社会、难民等外交事务。6、负责国际军控、裁军、防扩散等领域工作,研究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组织军控方面有关条约、协定的谈判。7、负责办理国家对外缔结双边、多边条约事务,负责国际司法合作有关事项,负责或参与处理涉及国家和政府的重大涉外法律案件,协助审核涉外法律法规草案,组织协调有关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协定工作。8、牵头或参与拟订陆地、海洋边界相关政策,指导协调海洋对外工作,组织有关边界划界、勘界和联合检查等管理工作并处理有关涉外案件,承担海洋划界、共同开发等相关外交谈判工作。9、发布重要外交活动信息,阐述对外政策,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新闻工作,组织公共外交活动,主管在华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事务。10、负责国家对外礼仪和典礼事务,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礼宾事宜,负责驻华外交机构在华礼遇、外交特权和豁免事宜。11、负责领事工作。管理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负责海外侨务工作;办理和参与境内涉外案件的对外交涉工作;负责领事保护和协助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并指导驻外外交机构处理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发布领事保护和协助的预警信息。12、负责协调处置境外涉我突发事件,保护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参与处置境内涉外突发事件。13、依法管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交、领事事务,处理涉台外交事务。14、指导、协调地方和国务院各部门外事工作,审核地方和国务院各单位的重要外事规定和上报国务院的外事请示,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对重大外事违规违纪事件的处理意见。15、处理和协调关系国家安全问题的有关涉外事宜。16、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外交文件和文书翻译工作。17、领导驻外外交机构及驻香港、澳门特派员公署工作,负责驻外外交机构干部队伍建设,指导、监督驻外外交机构及驻香港、澳门特派员公署信息化、财务和馆舍建设工作,负责驻华外交机构房地产使用管理工作。18、代管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归口管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外事工作。19、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二、外交部: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一般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里执行外交政策、主管外交事务的专门性机构。外交部贯彻执行国家总体外交方针和国家外交政策,维护国家最高利益,代表国家处理双边和多边外交事务等。在正常情况下,外交部在世界各国都是其中央政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在有些国家里,外交部并不叫作外交部。例如,美国的外交部叫作国务院,瑞士的外交部则叫作政治部。还有一些国家称外交部为对外关系部、外务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