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1、电话,电话机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终端设备,可以拨打电话的有座机和手机。2、微信,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3、QQ,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终端相连。4、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用户每次能接收和发送短信的字符数,是160个英文或数字字符,或者70个中文字符。5、写信,通过书信方式然后到邮局买邮票,粘贴到信封上,把信封投到邮箱,就可以把信件寄出去,邮递员就会把信件送到对方手中。
近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1、电话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2、互联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3、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是一种口袋大小的计算设备,通常有一个小的显示萤幕,触控输入,或是小型的键盘。因为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获得各种信息,这一类设备很快变得流行。和诸如手提电脑和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计算设备一起,PDA代表了新的计算机领域。4、报纸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或电子类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5、广播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劣势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话
近代用什么传递信息
远古
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
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电报、电话
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当代
计算机网络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隔
近代中国通讯手段的变迁
近代中国通讯手段的变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书信书信是历史上最古老的通讯方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就出现了书信,传递信息时只需要将书信直接寄给对方即可。古代中国的书信有“口抄”、“笔抄”、“抄米”等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口抄”,也就是给对方讲一个故事,然后由对方笔记下来,传递信息。二、电信电信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从1903年到1917年,中国先后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武汉等五个电信网,把中国划分为五个电信区,这是中国电信事业的起点。1933年,中国成立了中国电话电报总公司,开展了全国统一的电信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三、电台电台起源于20世纪初,1917年,英国率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的第一家电台—上海市电台,从此,中国电台发展开始。1923年,中国电台总台成立,1927年,中国电台改编为中央广播电台,1949年,国家广播电台成立,此后,中国广播电台发展迅速。四、电视电视是20世纪中叶最为重要的通讯手段,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58年,1966年,中国电视台在北京成立,197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成立,从此,中国电视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中央电视台为中心,各地电视台作为补充的网络化发展格局。五、手机手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兴通讯手段,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94年,1996年,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成立,此后,中国手机的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三大运营商网络,形成了完整的手机网络。【摘要】
近代中国通讯手段的变迁【提问】
近代中国通讯手段的变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书信书信是历史上最古老的通讯方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就出现了书信,传递信息时只需要将书信直接寄给对方即可。古代中国的书信有“口抄”、“笔抄”、“抄米”等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口抄”,也就是给对方讲一个故事,然后由对方笔记下来,传递信息。二、电信电信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从1903年到1917年,中国先后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武汉等五个电信网,把中国划分为五个电信区,这是中国电信事业的起点。1933年,中国成立了中国电话电报总公司,开展了全国统一的电信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三、电台电台起源于20世纪初,1917年,英国率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的第一家电台—上海市电台,从此,中国电台发展开始。1923年,中国电台总台成立,1927年,中国电台改编为中央广播电台,1949年,国家广播电台成立,此后,中国广播电台发展迅速。四、电视电视是20世纪中叶最为重要的通讯手段,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58年,1966年,中国电视台在北京成立,197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成立,从此,中国电视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中央电视台为中心,各地电视台作为补充的网络化发展格局。五、手机手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兴通讯手段,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94年,1996年,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成立,此后,中国手机的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三大运营商网络,形成了完整的手机网络。【回答】
近代通信产生的基础是
近代通信产生的基础是电和磁技术。到了近代,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人类的信息传递脱离了常规的视听觉方式,利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利用电和磁技术,来实现通信的目的,是近代通信起始的标志。近代通信产生的标志:电报是近代通信起始的标志,当时都是小范围应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快了发展速度。利用电和磁的技术实现通信的目的,被称为“电信”。人类发电报的历史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1835年美国画家莫尔斯经过3年的钻研,第一台电报机问世。电报就是用电信号传递文字信息,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和古代通信相比,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电报种类分为静电电报、电磁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