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漳州芗剧

时间:2024-06-02 14:07:05 编辑:莆仙君

芗剧是哪里的

芗剧是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漳州芗剧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源于漳州,成型于台湾宜兰,流行于漳州、厦门和泉州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集地,至今有100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由海峡两岸共同抚育的剧种。《三家福》为漳州市芗剧团(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前身)创作演出的传统经典剧目,在1954年举办的福建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曾获剧本一等奖和二等奖。《三家福》讲述的是船工施泮之妻告贷无门,于除夕黄昏投水自杀。塾师苏义将她救起来,托词施泮寄来家信与安家银,将自己年终所收的学费慨然赠送。而苏义回家后柴米俱无,与妻孙氏饥饿难忍,无奈于夜间去偷挖番薯。途经土地庙,向“土地公”表述自己的苦衷,恰被守薯园孩童林吉听到。林吉十分同情,暗中帮助苏义偷挖自家地里的番薯。大年初一,正当苏义夫妇把番薯当猪蹄,薯汤作美酒之时,林吉偕母送来年货,施妻也上门拜年要取家信,此时,正好施泮回乡,一切真相大白,三家方知彼此相助情谊。芗剧的特点:芗剧唱腔特点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曲调有七字仔调、杂念调、大调、倍思及其他民歌、时曲。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等。唱词通俗,多用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

芗剧的解释

芗剧的解释也称 台湾 歌仔戏。流行于 台湾 及 闽 南的 芗江 (今属 龙海县 )、 同安 、 厦门 等地。此剧种始于 清 末在 台湾 的 闽 南居民间, 闽 南人之侨居于 东南亚 各国者亦多演出。 词语分解 芗的解释 芗 (芗) ā 古书上指用以调味的紫苏之类的香草。 同“香”。 部首 :艹; 剧的解释 剧 (剧) ù 厉害 , 猛烈 ,迅速: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 一定 的主题编出来, 利用 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姓。 。

在闽南一带称为"芗剧"的是什么剧种

芗剧原名歌仔戏,是流行于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其足迹遍及于龙溪、晋江、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
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起源于漳州。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清末,由于迎神赛会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馆”走上广场,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此后,“歌仔阵”吸收梨园戏、四平戏和乱弹的剧目及表演艺术,在农村谷场、庙埕牵草绳圈地演出,民间俗称“落地扫”。逢年过节,也搭戏棚表演。因为是从“歌仔阵”发展起来的,故称歌仔戏。

简要概括“芗剧”的主要特点

(1)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芗剧”的主要特点。
(2)
在活动中,有人说:
“芗剧,那可是老古董了,现代人还有必要了解吗?”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看法。

(3) 芗剧历史悠久,应当积极传承发扬。但是在调查中,同学们却发现,许多
市民对芗剧并不了解,
如何传承发扬芗剧,
请根据以上材料,
写一条合理的建议。

答案:
(1)芗剧曲调优美,长于抒情,说唱特点明显,尤其是“哭调”的丰富动用,
有极强的感染力,极富闽南乡土特色。

(2)我认为并不过时。芗剧唱腔优美,而且是全国
360
多个地方戏剧中唯一横
跨海峡两岸,
为两岸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
在海峡两岸的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了解芗剧。

(3)例:
1.芗学科王
剧团可以经常组织演员在公共场所进行演出,
让市民更了解芗剧;

2.有关部门要进行宣传;
3.学校中也可以举行一些调查研究活动,让
芗剧走近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