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西安工业大学教务处

时间:2024-06-01 14:35:34 编辑:莆仙君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一、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9-63609543、029-63609541,该校联系地址为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邮编为710200、联系邮箱为[email protected]。 二、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是以西安工业大学优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源为基础,依托西安地区兵工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经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本科独立学院(教发函[2004]72号),以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办学十年来,学院在继承母体学校优良传统基础上,锐意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了“注重工程实践,突出信息技术”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受到考生广泛关注和企事业单位青睐的,培养应用人才的本科教学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人数8831人,占地面积927.07亩,校舍建筑面积320639㎡。现有教学仪器设备5865.54万元,生均6642元。学院现有图书86.3808万册,电子图书1580GB,报刊、杂志600余种,生均97.81册书。 学院秉承西安工业大学“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优良传统,明确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色鲜明、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院根据市场需求从西安工业大学的50多个本科专业中优选设置了28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依托西安工业大学的博士授权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形成了优势专业群,在光电、机电、材化、电信、计算机、建工和工商管理等科级领域面向制造和信息产业服务。除日语等个别专业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都可报考西安工业大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同时这些专业都是人才市场供需紧俏的热门专业。 西安工业大学作为举办方为学院配置了全面系统的管理队伍。不仅学院的院长、党委书记都是大学的现职领导,而且学院所有的处级以上干部和管理骨干都是西安工业大学的现职干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所学校能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关键在教师。学院现有教职工626人,专任教师5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5余人,占教师总数的30%,83.82%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0%的授课教师来自西安工大,满足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遵循“保证基础,注重实践,强化能力,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创建了“二元育人环境,三学期循环运行,五模块教学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注重教学过程管理,长期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和认可。一次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 学院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5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8门省级精品课称号,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努力和企业实行无缝对接,已建设校内校企合作基地:ITMC基地、CISCO基地、微软IT学院;校外培训基地:富士康烟台工业园区、中兴通讯、加拿大达内培训、深蓝公司、中教景程等70多个。在保证本科知识构成的基础上,落实“因材施教”,实行分级教学,考研率逐年攀升达到7.36%。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创建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学院重视学生技能训练和个人特长发展,提倡多证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提高大学生素质,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学院大学生团队参加陕西省及全国性的文体竞赛、学术科技竞赛、创新技能竞赛等,荣获国家级大赛奖项9项,省级大赛奖项12项。学院支持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现有38个学生社团组织,使得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院是陕西省首批《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试试点院校,学生经学习和考试合格,可获得计算机操作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生省级《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联考通过率全省第一,并具有组织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的资格。学院与陕西省创业培训基地合作成立了西安市第一期SYB大学生创业培训班。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思维。学院与美国北美教育学会、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等院校签署框架协议,达成教师学术交流、学生交流学习合作意向。学院目前以同美国、法国、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每年都有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同时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前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参与合作指导工作。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邮编是多少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邮编为710200,该校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鹿祥路1235号,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二、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是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设立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8年4月,加入北方国际大学联盟,为学院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 ”发展战略,打造“平安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和智慧校园”。学院历经十五载薪火相传,锐意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育人、注重工程实践、突出信息技术”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了一所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地处泾渭河畔,高陵区鹿祥路1235号,校园占地面积519.2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06人,设有4个二级学院,30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396人。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开拓师生国际视野。2018年5月14日、5月24日,我院师生分别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教授和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阁下访问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活动。同时,学院启动了微留学和本硕直通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帮助同学们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技能培训和特长发展,提倡多证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在科技竞赛方面,我院成绩卓越:近两年获得国家级奖项71项,省级奖项68项。 学院现有学生社团40个,涉及公益服务、理论学习、体育竞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参加社团学生2000余人。2016年、2017年我院团委组织学生前往省内延安、洛南、高陵等地积极配合西安市团委、高陵区教育局做好“爱心足球”公益支教项目。 学院始终牵挂着学子的成才、校友的发展,在教学、管理、就业各个方面为北信学子提供优质服务。建校至今,一届届毕业生带着“躬行致曲 和而不同”的北信精神奔赴祖国各地,承载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承担着母校的盼望和嘱托,努力奋斗,大展宏图。

西北工业大学教务系统入口

一、西北工业大学教务系统入口 西北工业大学教务系统入口为http://jiaowu.nwpu.edu.cn/,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工大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扎根西部、献身国防,历史上书写了新中国多个“第一”,今天在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28000余名,教职工3800余人,拥有友谊与长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100亩,设有17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拥有65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18个硕士点,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71个博士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群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坚持引培并重,打造人才高地。实施从青年教师到杰出学科带头人全过程的“翱翔人才工程”,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建设层级合理的人才梯队。完善准长聘机制,激发人才活力。打造优质中小幼服务,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设立校内人才特区、海外工作特区,形成高端人才聚集的环境和效应。学校现有两院院士(含外聘)28人、*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防创新团队8个。 学校立德树人,精心育才。“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深植人心,着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19万多名校友中,有42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55位将军,49位两院院士,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纪念表彰了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6位西工大校友获此殊荣,在中航工业先后授予的6名“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中西工大校友占到4位;在航天领域,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西工大杰出校友担任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

西北工业大学电话

西北工业大学电话是029-88460206。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或西北工大(NPU)”,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学校拥有70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7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积极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合作成立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培训中心,与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建立学生实习实践机制。学校的历史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由西北工学院和原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正式建院,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2001年4月,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3年,被确定为由高校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的34个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1月,西北工业大学正式将人文与经法学院更名为“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4月7日,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正式揭牌。4月22日,加入“西部高校青年宣讲联盟”。5月16日,学校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之一。以上数据整理自西北工业大学官网、百度、百度百科。

西安工业大学的教务网站是什么

西安工业大学教务网如下:网页链接西安工业大学简称”西安工大“,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以工为主,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直属的七所本科院校之一(“兵工七子”),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国家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兵工本科院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建西安工业大学,同年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正式成为一所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高校。

西安工业大学教务网是?

教务网网址是「http://jwgl.xatu.edu.cn/index.htm」。西安工业大学简称”西安工大“,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以工为主,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直属的七所本科院校之一(被誉为“兵工七子”),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建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国家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兵工本科院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建西安工业大学,同年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正式成为一所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高校。截至2015年6月,学校占地11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6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万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拥有8个学科门类,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