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环卫工人休息站

时间:2024-06-01 08:41:31 编辑:莆仙君

浙江用人单位多措并举保障劳动者健康,高温对企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首先是及时发放高温津贴。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劳动保护和劳动风险防范十分紧迫。多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要求,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劳动者工资不得作为高温补贴。因高温天气停工或缩短工时而扣减。其次是对员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工作期间,安排前后工序员工互相照顾,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生产线配备防暑降温药品,以及冷饮、绿豆汤等降温饮品。全面检查通风降温设施,确保设备设施运行良好,车间内放置冰块,降低环境温度。再者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工作。充分利用早晚黄金时段,安排施工作业,抓紧工期。减少户外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气温高时,安排室内作业和轮换作业。配备防暑降温设施和物资,开展“送凉”慰问,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加强现场检查,在课前培训中大力宣传防暑降温和中暑急救知识,提高工人安全意识。要知道职能部门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规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按规定足额发放高温津贴,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平台的用工形式相对灵活,新用工形式的用工方式,这给高温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例如,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外卖平台对不同就业形式的骑手有不同的高温处理;部分互联网企业以天气补贴、订单兑换奖励等方式代替高温补贴;新就业形式的劳动者一旦遭遇职业中暑,将面临认定劳动关系、证明工伤权益的困难。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环卫工人?

我们每天来去匆匆,从未注意过身边这么一群淳朴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给我们创造了干净美好的环境。现在这个社会像这种比较脏的事情一般都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做,工资计又低而且也不是很有面子,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话城市道路会变得很脏。
当我们还在温暖的梦乡里熟睡的时候,他们却已早早起身,不惧严寒、不畏酷暑、兢兢业业、不知疲倦的在大街小巷工作着。就这样的一群人,用他们的朴实、无私、汗水浇灌着城市,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光添彩,也是因为有他们,我们才没有生活在垃圾堆里。小到可能只是一个钉子或一个烟头,但也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有人会因此受伤,不仅如此更是践踏了那些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的劳动。

所以我想提倡大家,不单单要做到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更应该言传身教,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为环境尽一份力,每个人每个职业都应该被尊重,环卫工人是我们最值得敬佩尊敬的最平凡的人。

我们该怎么关心环卫工?

1月4日下午,开封的气温只有零下6度。有人在外卖平台上点了50碗热粥,而备注上都写着:“餐不用送,麻烦将这些粥就近送给路边除雪的环卫工人和那些正在送外卖的小哥。”而下单的人,就是当地的市民张华。而商家也借机多送了10多份。(央视网1月8日)向这位名叫张华的市民致敬,在寒冬之中,一碗热粥尽管值不了多少钱,但盛载的是温情,暖人身心。正如张华所称,“传达一下我们对环卫工人和外卖骑手的谢意,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才保证了我们在雨雪天气,能够平安出行。”环卫工配得上这碗热粥。日前有一则新闻令人动容,一场暴雪突袭南京,但随后街道洁净,不见积雪,究其因,多达42000人彻夜无眠,不间断除雪防冻保畅,一时间感动一座城市。这42000人中大多数都是环卫工,他们的付出令人感动。应该承认,多年来舆论对环卫工是礼赞的,绝大多数市民对环卫工是认同的,至于力所能及地帮扶环卫工更是常见。比如有给环卫工送热水的,也有送手套、送围巾的,酷暑之际也有商家开空调让环卫工进店乘凉的。此外,有慈善人士为环卫工捐钱捐物的??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总忍不住为善人点赞。这些善举看似微不足道,但清晰而坚定地标注着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坐标,足以说明在当今之世,有一种叫做仁厚的道德资源并不匮乏,帮扶弱势群体的善念并未失传。这些无功利色彩的民间帮扶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美好,坚定我们走向未来的信心。同时也该思索的是,关心环卫工能否形成更有力的制度安排?当前环卫工面临三大困境,一是待遇较低,少则数百元,多则一两千元,付出与获得不成比例;二是权利贫困,通常不给签约,动辄被辞退,而获取不了应有的权利救济;三是年龄较大,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一项调查显示,四成环卫工年龄逾55岁。从正常逻辑看,年龄越大越需要“兜底”,但高龄环卫工的生存状况往往最堪忧。关心环卫工,能不能从提高他们的工资开始?能不能跟他们签正规合同,能不能依法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或三险一金?同时,环卫工从事的工作不仅苦和脏,还有一定的高风险――见诸报端的经常是环卫工遭遇车祸,相关部门能不能采取措施为环卫工撑起安全伞?一方面应通过培训提高环卫工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应该依法强化对环卫工的安全保护,对伤害环卫工的行为依法严惩。环卫工靠双手挣钱,他们也许不需要同情,需要的只是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关心环卫工,既需要民间力量的点点善行,也需要职能机构的监督到位,还需要国家真正尊重环卫工,起码让他们拿到较为体面的工资。当待遇与付出逐渐相匹配,环卫工才能获得有尊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