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是什么意思
碳14就是碳元素,是一种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应用到临床上,就是碳14呼气试验,是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主要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多种胃部疾病,比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十二指肠炎,慢性十二指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还有就是跟幽门螺杆菌有关的相关疾病。碳十四呼气试验,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碳十四呼气试验,具有无创,方便,快捷,经济,费用不高。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等优点,所以被广泛使用。相关知识:1.在做碳十四时前,被检测者必须停止服用抗生素,胶体果胶铋之类的铋剂30天,停止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二周。2.检查当日禁食6小时以上,才可以做碳十四呼气试验,避免出现假阴性情况。3.受检者在近一周内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的,容易出现假阴性。4.受检者没有空腹,胃中有食物,影响碳14尿素胶囊作用。5.孕妇,哺乳期妇女避免做碳十四试验。常识:1.对于胃部有疾病,或者是平时胃肠功能就有紊乱,或者是消化不良的人,建议平时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饮酒,避免吸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排骨,猪大肠,猪蹄等油腻性食物。2.避免寒凉饮食,比如冰点等,避免受凉,像腹部,足底等,避免寒凉刺激。
碳14是什么意思
碳14就是碳元素,是一种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它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碳-14原子核由6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其半衰期约为5730±40年,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14原子。1940年,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Martin Kamen)与同事山姆·鲁宾(Sam Ruben)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碳14,而后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威拉得·利比(Willard Libby)应用碳14发明了碳—14年代测定法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于在有机材料中含有碳-14,因此根据它可以确定考古学、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样本的大致年代,其最大测算不超过6万年(而且没有参照的情况下误差较大)。碳14成分结构碳—14测年法分为常规碳—14测年法和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两种。当时,Libby发明的就是常规碳—14测年法,1950年以来,这种方法的技术与应用在全球有了显著进展,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即必须使用大量的样品和较长的测量时间。于是,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技术发展起来了。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明显的独特优点。一是样品用量少,只需1~5毫克样品就可以了,如一小片织物、骨屑、古陶瓷器表面或气孔中的微量碳粉都可测量;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需1~5克样品,相差3个数量级。二是灵敏度高,其测量同位素比值的灵敏度可达10-15至10-16;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与之相差5~7个数量级。三是测量时间短,测量现代碳若要达到1%的精度,只需10~20分钟;而常规碳—14测年法却需12~20小时。正是由于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上述优点,自其问世以来,一直为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地质学家所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对测定50000年以内的文物样品,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是测定精度最高的一种。
碳14半衰期是什么?
碳14半衰期是5730年。碳14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十四原子所产生,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原子。 由于其半衰期达5,730年,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死亡生物体的体内残余碳14成分来推断它的存在年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随着放射的不断进行,放射强度将按指数曲线下降,放射性强度达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叫作同位素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百亿年。半衰期并不能指少数原子,它的定义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衰变是微观世界里的原子核的行为,而微观世界规律的特征之一在于“单个的微观事件是无法预测的”,即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我们只知道它发生衰变的概率,而不知道它将何时发生衰变。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半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