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是什么?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内涵既包括现代的内涵,又包括过去的内涵,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和工人阶级为达到爱国的目的,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和丰置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大解放,同时,爱国青年奔走呼号,不怕流血牺牲,为实现理想而苦苦追求,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五四精神现代内涵,当代爱国主义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强烈的期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出理性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如果发挥充分得当,她将重塑我们的民旗精神,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而且像过去任何重大历史时期一样,青年群体必将在其中扮演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
五四精神指的是?
五四精神,是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扩展资料: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问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不仅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以下四个统一:一,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作为跨越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自己即将送走的世纪中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带进新世纪,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
什么是运动精神??
什么是运动精神
1、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比赛中,都要做到遵守比赛规则,服从教练和裁判,尊重队友和对方队员。
2、懂得无论是在比赛还是生活中,输赢都是次要的,真正的赢家属于那些顽强拼搏、奋发向上、永不服输,既捍卫自己的尊严、又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所谓运动精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就是全力争胜与公平竞技。
全力争胜,就是超越自己,挑战极限。而这种精神不应只局限在运动场里。92巴塞罗拿奥运会夺得5枚金牌的白俄罗斯体操选手谢尔博,凯旋后与女朋友结婚,本来一切都沿着幸福的轨道进展。可命运之神却突然变脸。谢尔博的新婚妻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谢尔博从此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整天沉沦在酒精之中。然而四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人们依然看见他熟悉的身影。可是由于他的技术已经荒废多年,人们再没有看到他颈上挂着的金牌。但是,他从巨大的痛苦和绝望的颓废中重新振作,再次站起来。他超越了自己,战胜了命运,他已经是胜利者,是人生赛跑中胜利者。
在中国,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废话,如果把友谊放在比赛之上,也就不要竞争了,干脆搞个联谊会什么的更好。后来国人也意识到这一点,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变成另一个损害运动精神的毒瘤:功利主义,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破坏了运动精神中提出公平竞技的原则。
爱尔兰作家哈里斯说,英国人是最渴望公平的民族。所以公平竞技最先由英国人提出。在一场英国超级足球联赛的比赛中,利物浦的弗勒在对方的禁区跌倒,裁判认为对方后卫犯规,判了一个点球。但弗勒告诉裁判,对方并没有犯规,不应判点球。做到公平竞技这一点相当困难,因为现代体育给了胜利者巨大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把胜利看得过重,而背弃了所有道德。南韩用卑鄙的手段进入世界杯四强是最突出的例子。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什么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伟大五四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简述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意义
1、过程:(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3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事件演变愈发愈烈,导致“火烧赵家楼”事件。
(2)1919年6月4日,800余名学生被逮捕,引发了又一次的大规模抗议。
(3)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
(4)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
(5)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2、结果: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最终取得胜利。
3、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2)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