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属于哪个地级市?
樟树市属于江西省辖县级市。樟树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宜春市代管,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省会南昌76公里。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总人口62.8万,常住人口48万,辖10镇4乡5街道办事处及1个园艺场,是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县,位列第56位。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358.1亿元,同比增长10.1%;1-11月,完成财政收入66.57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 樟树市的位置境域: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介于东经115°06′33″至115°42′23″,北纬27°49′07″至28°09′15″之间。市区位于横穿江西的浙赣铁路和纵贯江西的赣江交叉点上,市域东邻丰城、南接新干、西毗新余、北连高安。全境东西长50千米,南北宽31千米,总面积1290.99平方千米。
樟树市属于哪个地级市?
樟树市属于宜春市。樟树,江西省辖县级市,由宜春市代管,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省会南昌76公里。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辖10镇4乡5街道办事处及1个园艺场,是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县,位列第56位。樟树市地形地貌樟树市处赣中丘陵与鄱阳潮平原的过渡地带,风邓阳潮平原的南缘部分。地势平坦,河川纵横,绝少高山大岭。全市地势略呈横置的马鞍形。中部为河谷冲积平原,辽阔低平,贯通南北。东西两翼隆起,分别向中部倾仄。东部为低山高丘区。店下乡东南角的玉华山标高1169.1米,为清江、新干、丰城三县的分水岭,是全市地势最高点,自东南向西北次第降低。至大桥乡东北角溪源村,标高仅19米,是全市地势最低点。西部为低丘岗阜区,山前乡西北角的园岭察标高190.5米,是清江、高安、新余三县界山,也是本市河西地区的制高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樟树以上内容参考:樟树市人民政府-樟树市情简介
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
吴城遗址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吴城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年代: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吴城遗址的复原保护 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既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吴城遗址先后在1984、1987年分别列为市、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吴城商代遗址
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
1973年江西发现的吴城遗址是商代遗址。吴城遗址位于江西樟树市,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这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吴城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最早从1973年开始发现并挖掘,是长江以南的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吴城遗址的发现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慢慢被现代人所了解,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也作为南方地区的商代考古新篇章。其发现、发掘也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考古的新篇章。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发源地之一。在吴城遗址,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吴城遗址出土文物既有自身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受到中原商殷青铜文化的深刻影响,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教授将其命名为“吴城文化”,奠定了吴城文化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