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以来首亏近10亿,半年减员1万人,开店速度能否解救海底捞
文|AI 财经 社 冯圆圆 编辑| 孙静 8月25日晚间,海底捞集团发布了其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海底捞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7.6亿元,同比下滑16.54%;实现净利润-9.65亿元,同比下滑205.8%。 这也是海底捞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半年报亏损。对于一家靠“吃”冲上2400亿元市值的企业来说,上半年的这份成绩单虽“情有可原”,但也是其资本市场征程中的一道“伤疤”。 对此,海底捞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1月26日起,海底捞暂停中国大陆所有门店营业,直到3月12日才恢复营业,并且限制就餐人数。公告亦显示,海底捞餐厅六个月期间的平均翻台率从2019年同期的4.8次/天,减少到3.3次/天。 不过与此同时,人均消费额却在上升。但这究竟是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还是良性增长,仍有待时间观察。资本市场已经对这一利好信息给予了积极反馈,半年报发出后,海底捞股价不跌反涨,截止8月26日收盘,海底捞报收45.75港元/股,涨跌幅度0.33%。 即便在停工停产、限制人流的疫情之下,海底捞在上半年依旧新设了173家店铺,海底捞全球门店网络从2019年12月31日的768家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35家。 如今,疫情虽有所缓和,但并未彻底消失。即便如此,海底捞却执着地“逆风”开店。 门店支撑的业绩 海底捞对于门店数量的依赖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5年海底捞的门店数量仅有112家,此后每年均保持着高速增长,其中,2016年门店数量增长最为凶猛,相比2015年同比增长高达143.75%。截至2019年年末,海底捞门店数量为768家。 随着海底捞门店数量的逐渐攀升,海底捞的业绩也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仅为57.57亿元,上涨到2019年的265.56亿元,翻了4.6倍;而净利润方面,从2015年的4.11亿元增加值2019年的23.47亿元,翻了5.7倍。 与此同时,海底捞的门店亦从2015年的112家增加至2019年年末的768家,翻了6.8倍,走势趋同。 门店的增加有利于辐射更多的消费群体,但一个区域客源有限的前提下,加大密度也有可能形成“左右手互搏”。 以北京市丰台区的两家海底捞门店为例,其中公益西桥门店和马家堡新荟城店相隔仅730米,步行仅11分钟。从周边小区来看,二家门店所辐射的群体部分重合,相互之间难免造成分流。 事实上,从海底捞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全年平均翻桌率已有下滑迹象。2015年,海底捞的全年平均翻桌率为4次/天,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升为5次/天,2019年海底捞的全年平均翻桌率下滑到4.8次/天。 以裁员节流?员工半年少了1万人 门店的增加除了带动了海底捞的收入增长外,亦带动了其成本费用的增长,这一点从从其净利润的涨幅便可窥探一二。 正如海底捞近五年的业绩表现,门店数量的增长带动了海底捞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但二者的斜率并不趋同,相对于营业收入而言,净利润的增长显得较为平缓。 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员工薪酬以及折旧和摊销的大幅提升。 据海底捞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海底捞的店面均为租赁而来,而房屋租金等相关费用均在“折旧和摊销”科目中核算。 此外,从海底捞近五年在员工薪酬、折旧和摊销科目的表现来看,特别是进入2018年后的折旧和摊销费用的增长速度远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 成本费用的高速增长,无疑会蚕食企业所实现的利润,疫情期间更是如此,毕竟只要门店在,租金、工资等成本费用便少不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底捞2019年年报中,企业员工尚有10.2万人,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的员工仅剩9.2万人,半年之内员工减少了1万人。简而言之,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有超一万人离职。而这其中,亦不乏“节流”的味道。 对于2020年上半年员工减少一事,AI 财经 社致电海底捞进行询问,截止发稿 时尚 未收到回复。 事实上,每新增一家店铺就意味着其人工、装修、水电等成本的增加。而疫情之下的海底捞,在开店频率与翻台率表现相悖的当下,裁员真的是解决问题的“上上签”? 此外,海底捞恢复营业后,曾有大量网友吐槽海底捞菜品涨价。4月10日,海底捞官方发布致歉信,称海底捞门店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顾客的利益,同时宣布门店产品价格恢复到停业前标准。 究竟如何扭转亏损局面,海底捞似乎还需要更多的 探索 。
海底捞 2021 年亏损 41.6 亿 ,主要是什么原因?
海底捞 2021 年亏损 41.6 亿,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意外。3月23日晚间,海底捞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营收411亿元,亏损高达41.6亿元,几乎相当于此前三年的利润总和。亏损情况在其一个月前发布的“预期净亏损约38亿元至45亿元”,亏损金额在预警范围内。那么从海底捞从服务业火锅品牌头部坠落到现在的巨额亏损,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因判断失误,在市场低谷期“抄底”扩张,一年开出662家门店在去年6月的内部交流会上,海底捞前任CEO张勇承认自己在2020年中判断失误,盲目自信地作出了扩店计划。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分别新增363家和299家,新开店数量接近2019年的门店总数。其中,83%开在翻台率更高的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二线城市新增204家,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增344家。然而后来的结果证明,张勇低估了疫情的持续影响,也高估了海底捞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低谷期的“抄底”扩张确实“操之过急”。二、部分门店选址不当、管理乏力,加上疫情影响,导致翻台率急降在海底捞大幅度扩张的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翻台率(次/天)就从2020年的3.6,下滑到了2021年年中的3.1和2.9。其新开门店的表现更是乏力,仅有2.4。这也拉低了海底捞整体的平均翻台率,从2020年的的3.5降至2021年的3.0。服务行业的翻台率是决定企业盈利和利润的重要指标,翻台率的直线下降必然会导致亏损的结果。三、及时止损后,开始批量关停经营不善门店,成本负担剧增发现盲目扩张带来的恶性结果后,海底捞的人均消费额也在下滑,从2020年的110.1元降至2021年的104.7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低至95.7元。海底捞一直采取重资产自营模式,短期内大量开店,也带来了更加沉重的成本负担。2021年,海底捞物业租金成本同比增长44.7%、员工成本同比增长53.6%、原料成本同比增长46.3%、水电开支也同比增长49%。利润下降,成本费用剧增,亏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四、被过度服务“反噬”,品牌影响力下降,海底捞不“香”了影响餐饮品牌口碑的三大因素:口味、服务和性价比。超预期的服务在早期可能会带来一定新鲜感,但长久来看,口味和性价比更受消费者关注。海底捞一直以来,在口味和产品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爆款,性价比也不算高。在同类的火锅品牌中,海底捞的价格属于偏高的,现在市场上这么多的火锅品牌,有的人已经不再对海底捞这个品牌情有独钟了。之前,“顾客吐槽海底捞毛肚41元半份仅7片”的话题曾登上热搜,关于海底捞“贵了、量少了”的评价也纷至沓来。2020年,海底捞菜品价格曾一度上涨6%,但很快引发消费者不满,随后,海底捞道歉并表示恢复原价。而这一升一降的操作,又让很多消费者失去了好感。其实,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保证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面对未来,海底捞需要痛定思痛重新出发,只有这样才会改变现状,重得消费者的喜爱。
江苏一顾客在肯德基鸡腿上吃出虫卵,他该怎么样维权?
肯德基作为洋快餐的代表品牌,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了。而且肯德基的实体店在中国各个城市几乎都有分布,影响力非常的广泛。在肯德基鸡腿上吃出虫卵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以这样的维权。 第一种办法,自己和商家进行协商,寻求赔偿。当你在鸡腿中吃出虫卵时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及时拍照取证。然后及时的前往店面和负责人进行交涉,寻求他们的道歉和赔偿。可能道歉和赔偿改变不了什么,但这也表明出商家的一种态度,也是给商家错误的一种惩罚。再者可以向肯德基官方去反映,因为肯德基官方有自己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这个店面很显然违反了规定。如果你向肯德基官方去投诉的话,这个肯德基店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如果商家态度坚定拒不赔偿的话,这时候我们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权益部门进行投诉。这时候要注意保存当时的证据,这样投诉才有可能成立。我们作为消费者,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也不要气馁,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中途放弃,这样才能够让商家得到应有的惩罚。 如果最后商家的态度仍然很坚决拒不赔偿道歉的话,我们可以寻求食品监管部门的介入。因为在鸡腿中吃出虫卵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到位,让肯德基钻了空子。这时候你可以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投诉。我想有这些部门的介入,肯德基方面一定会赔偿道歉的。
肯德基回应鸡腿中吃出虫卵,表示正在调查,食品安全该如何保障?
要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企业要加强食品管理,法律上要加大对问题企业的处罚。企业要加强食品管理在食品管理方面,并不是说保证食品的保存环境等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要企业学会及时清理库存,根据每日的销售额去进货,保证库存的周转,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同时也要保证食品制作环境的卫生问题,要求员工持证(健康证)上岗,要求员工按相关规定操作。如若不然,就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处罚。在这样环环相扣的管理下,我相信企业的食品卫生问题是可以保障的。问题的关键是,很多企业在实操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并不高,有时候会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才会导致问题频发。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依靠与外界强大的监督力了。法律上要加大对问题企业的处罚食品卫生问题频频发生,主要还是违法成本太低。比如说我采用廉价的食品会让我大赚一笔,而被发现问题的处罚才占营收的10%甚至更低。那么商家一衡量,肯定会选择继续采用廉价不安全的食材,他之后要做的就是再小心一点,不被别人发现就行了。所以当违法的成本过低,所有的处罚都是流于形式,不会真正让商家改变。如果要杜绝这个问题,就要加大对商家的处罚力度。比如发现一次食品卫生问题就罚款全年营收的20%,比如发现超过3次的食品卫生问题就增加商家的税收,超过5次就直接吊销商家的营业执照。在这样的惩罚力度下,我相信商家一定会严格执行合法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在火锅店吃到头发消费者怎么处理 -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1、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处罚,尚不构成犯罪的法律责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在火锅店吃到头发消费者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1、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处罚,尚不构成犯罪的法律责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