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与谁对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引用于: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官网网页链接拓展资料神舟九号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3分安全返回。神舟九号飞船已于2012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引用于腾讯官网:网页链接
神舟9号于20011年发射的什么实现了交会对接
据了解,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飞行方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1名为女航天员;飞船在轨飞行十余天,计划安排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3分安全返回。神舟九号飞船已于2012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是什么意思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神舟九号飞船已于2012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更多相信信息,参考 神舟九号飞船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03649.htm
“神舟”九号与2011年发射的什么实现了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了交会对接。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神舟十号飞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天宫一号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预计2018年“受控”坠落,残骸落入指定海域。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扩展资料对接的重要意义对中国来说,成功的载人对接任务是在2020年前后建立空间站计划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将是其不断增长的太空能力的最新展示,同时还将与其日益扩张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相匹配。 2012年6月20日中国航天员中心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神舟九号任务航天员在轨体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成功下传,结果表明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良好。这是我国首次开展体液应激水平在轨监测,标志着我国在轨医监生化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考资料:天宫一号--百度百科
神舟9号与2011年发射的什么实现了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据了解,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飞行方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1名为女航天员;飞船在轨飞行十余天,计划安排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3分安全返回。神舟九号飞船已于2012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按照计划神舟十号飞船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拓展资料: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飞行方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1名为女航天员;飞船在轨飞行十余天,计划安排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按照计划神舟十号飞船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神舟九号的资料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中国女航天员载入天空。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第一次执行载人交汇对接任务2012年6月24日,成功执行。
神舟九号有什么特点
好像只考虑女性的特点 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这是上网找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在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将搭乘“神九”飞船飞天,这是“神九”任务的一个重要的状态变化,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及相关保障,都要进行一些改变。
舱内航天服研制方面,针对女航天员身体比较瘦小的特点,航天服整个设计结构上要调紧,还有航天服里面的内衣设置等,也都要符合女性特点,有些调整。
天宫一号(微博)目标飞行器内空部的空间设置有特殊考虑,包括私密空间的设立,航天员特别是女航天员换装、卫生处理、睡眠等都能受到很好的保护,从医监角度来讲,也会针对女航天员的特点,有一些新的监测办法,在药物准备和方案预案上都充分考虑到女航天员生理特点。
在航天食品方面,也考虑到女性的特点,增加一些适合女性的一些食品。
陈善广特别指出,较长时间航天飞行以后,人体的立位耐力下降,其中,女航天员立位耐力下降的程度和概率会高于男航天员。美国曾经有位女航天员在飞行12天后返回地面,第二天参加招待会演讲时自己试图站立起来,但滑倒了,第二次还想试图站立起来,再次滑倒。这是因为较长时间航天飞行后,由于体液的分布,还有飞行的疲劳等因素,会导致人的立位耐力下降。
“由于立位耐力下降,航天员返回地面以后可能是坐姿或躺姿,都是正常的。人们以往经常看到航天员直立、招手挥手,短期飞行是可能的,但一般情况,较长时间航天飞行后,航天员都是以坐姿或躺姿跟媒体见面、跟大家打招呼,这都是正常的。”陈善广强调说。
神舟九号最新消息
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九发射升空。在发射后4分11秒左右,直播视频中突然出现两个发光体,与神九“擦肩”而过,瞬间消失。昨天,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光体可能是飞机、飞鸟或者其他飞行物。
据京华时报报道,朱进表示,由于相关技术参数和拍摄视频的红外摄像设备安装地点尚未公布,仅从视频来看,不可能判断出发光体为何物,也无法测定其实际速度,以及它与拍摄点或神九之间的实际距离。
朱进说,从视频看,不明发光体的速度很快,看上去超过神九,但它的实际速度,很可能比神九要慢。比较肯定的是,由于发射时间是在白天,可以排除是天空背景下星光的可能性。他分析,发光体可能是飞机、鸟或者其他飞行物。
对于火箭、飞船发射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出现一些关于UFO和超自然现象的问题,朱进表示:“都是天上飞的。UFO是真,超自然是假。”
天宫二号和神州十一号是哪年对接的?
2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神舟十一号是于10月17日早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生升空,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在今天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神舟九号什么时候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14分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3分安全返回。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是什么意思
对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航行中的航天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靠拢后接合成为一体。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将由航天员手动控制。
交会对接技术很复杂,也更为重要,是建造空间站的前提条件,因为空间站体积大、运行时间长,但不能天地往返,需要通过飞船和交会对接技术把人和货物送上去,再送回来。因而,在空间出舱技术突破后,就要进行这项技术的突破。
2011年,我国发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掌握了无人自控交会对接技术,本月中旬,将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掌握载人手控对接技术,这也是承上启下的任务,此后还将进一步掌握这项技术,完成第二步第一阶段的任务。之后就将进入第二步的第二阶段任务,即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
神舟九号怎样和天宫一号对接
本月中旬,也许就在16日下午,中国航天即将迎来这样一个大日子,神舟九号将把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进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这个太空新家,此后神舟九号再把航天员安然无恙地送回地球家园。据报道,2男1女3名航天员和3名预备航天员已于6月9日上午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下榻问天阁,即将参加全系统的发射演练并参加发射任务(如图)。近日,航天专家庞之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最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对接由航天员手动操控完成。
■最新动态
老航天员或二度飞天
6月10日上午,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参加了植树、升国旗等活动。在酒泉现场照片中,6名航天员中除了备受瞩目的两名女航天员外,2名男航天员的身影颇为熟悉,他们是曾经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和聂海胜,前者曾搭载神七飞天,后者曾搭载神六飞天,也就是说,此次神九搭载的3名航天员中,很有可能出现曾经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
据了解,首批选拔的两名女航天员属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对于女航天员是否已育的问题,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宪民明确表示,我国女航天员的选拔条件,并没有要求是必须生育过的。
另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0日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6月初降轨至对接轨道,等待神舟九号飞船前来相会。自2011年9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以来,天宫一号已在轨运行255天,其间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目前,天宫一号姿态控制稳定,测量设备状态良好,资源充足,内部环境满足载人要求。
■交会对接
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关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介绍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突破和掌握载人的天地往返技术,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这一步已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任务完成。2003年,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飞天,进行了单人单天的飞行,2005年,神舟六号上的两名航天员完成两人多天任务。第二步的主要任务是突破空间出舱活动、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其中,空间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的另外两项基本技术。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载三名航天员上天,翟志刚出舱完成了空间出舱的壮举。
庞之浩说,交会对接技术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是建造空间站的前提条件,因为空间站体积大、运行时间长,但不能天地往返,需要通过飞船和交会对接技术把人和货物送上去,再送回来。因而,在空间出舱技术突破后,就要进行这项技术的突破。
2011年,我国发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掌握了无人自控交会对接技术,本月中旬,将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掌握载人手控对接技术,这也是承上启下的任务,此后还将进一步掌握这项技术,完成第二步第一阶段的任务。之后就将进入第二步的第二阶段任务,即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
我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步是要建立长期驻人的空间站。
■最大不同
航天员操控神九对接
神舟八号在太空中和天宫一号的深深一吻,至今依然让人回味。而神舟九号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天宫一号相会了。神舟九号和神舟八号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事实上,既然是“兄弟”,那就一定十分相像了,与神舟八号相比,神舟九号的改动并不大。
庞之浩解释说,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分为三种状态,初期试验技术状态、出舱活动试验技术状态和天地往返运输器技术状态。从神舟八号开始,我国飞船就基本定型,是能交会对接的天地往返运输器,以后的“神舟”系列飞船也都采用这种技术状态,在轨道舱的前端安装了用于交会的测量、运动控制等设备和对接用的机构。飞船定型后,其外形、结构、控制服务系统和数据传输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但每艘飞船要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做细节改动。
虽然去年发射的神舟八号没有载人,但却是按照载人飞船设计的,与神舟九号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是神舟九号载人且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航天员要进入天宫一号工作生活,因此还要带上航天食品。另外,航天员还要携带其他一些物品上天,有的要搬到天宫一号。而物品之所以由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分批运上天,一是因为火箭运载能力有限,另外是出于产品寿命的考虑,比如做实验用的细胞,在长期无人条件下难以存活,所以要和航天员一起上天。此外,神舟九号此次还将首次带上活体蝴蝶升空。
“两者的设备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方式不一样,神舟九号由航天员来控制,这是关键。”庞之浩说。
■“手控”优势
可靠性和灵活性更高
交会对接要让两个八吨重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以比子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完成无缝对接,难度好比“穿针引线”,绝对是个“精细活”,而用人来掌控整个过程会有怎样的优势呢?
庞之浩说,迄今为止,美俄共进行了300多次交会对接,美国以手控为主,曾失败过2次,俄罗斯以自控为主,失败过15次,因而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率更高,原因是出现故障时航天员可以随机应变。手控还能节约时间和燃料。但手控方式对航天员的操作负荷,也就是劳动量的要求大大增加,还要受到航天环境,尤其是光线的影响。庞之浩解释说,就像通过电视看室外足球比赛一样,转播的清晰度会受现场的室外环境影响。航天员要通过舱内的显示屏观察舱外对接情况的“直播”,对接时要有一定光照,但光线还不能太强,外面照射得不清楚或者太刺眼,航天员在舱内看到的情况都会受影响。
自控交会对接也有优点,一则比较省事,适合载人航天器和无人航天器,规避了人员操作的失误,不需要考虑航天员的安全和救生系统。但可靠性和灵活性没有手控高,出现突发情况不好处理,设备更为复杂,对地面支持的要求也更高。
庞之浩指出,我国此次载人交会对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航天员手控对接技术。
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是交会对接“硬件”上的两大“法宝”,而航天员在手控交会对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在两者中任何一个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如何排除故障。
庞之浩说,最严重的故障发生在1997年,俄罗斯“进步”货运飞船撞上了和平号空间站光谱舱,发生了“追尾”,造成了太阳电池板损害、舱段漏气等。载人交会对接也曾发生过故障,197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座空间站,同年发射了联盟-10载人飞船对接,由于对接机构出现故障,造成航天员无法打开舱门进入空间站,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在交会对接过程中最怕的情况是“追尾”,如果航天器撞坏就更危险。不过,手控对接中发生“追尾”的概率非常低,就像开车一样,“司机”发现一旦要撞上,就可立即“刹车”。最坏的情况是“刹车”不灵。因此,交会对接设备都有多套应急设备保障,关键设备要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