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圣殿种子

时间:2024-05-17 21:00:03 编辑:莆仙君

世博会英国馆种子是什么东西?

有人订购就是因为这种子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进入“种子圣殿”之后,参观者进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这些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昆明植物研究所精心挑选了890多种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植物大部分来自中国,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珙桐、银杏等。


种子圣殿的圣殿介绍

英国馆名叫“种子圣殿”,与其他馆不同的是,种子圣殿本身就是展品,建筑外形由6万根内含各种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观众们称他为蒲公英。与抢眼的其它馆外形相比,种子圣殿的内部以一种朴素的概念诉说地球远古生命历程的故事,以生命本源与未来对话。每个亚克力杆的根内藏着形态各异的种子。通过这些杆传到日光提供内部照明,种子圣殿显着神秘而充满新生的张力,就好像宇宙天体的满天星云,种子便是孕育巨大能量的生命未来。入选的种子种类非常丰富,包括农作物类的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药类如莲子、八角、银杏等,还有油料、咖啡、茶等。种子圣殿的使命是为这个星球上高度复杂的植物生命体保存下的活档案,以防最坏的情况发生或入侵物种的破坏,力求通过广泛的植物多样性来提供人类面对气候变化的应变力、创造力和恢复力。世博会过后,英国馆将被拆除,这些棒子和种子将会被捐赠给英国和中国各地的学校以技术个不同的机构,还有一部分留于世博园。设计灵感  来自《侏罗纪公园》的启发由于亚克力材料具有一定的柔软度,能随风轻轻舞动,因此,待所有6万根亚克力杆都“种”上英国馆外墙后,其随风摇曳的画面,将让观众感觉似乎整个展馆都在飘动。白天,光线透过透明的亚克力杆照亮“种子圣殿”的内部;晚上,亚克力杆中内含的光源将发出纯净的白光,让英国馆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雪球”。作为英国著名设计师,托马斯的标新立异被当今建筑设计业界誉为 “可与达·芬奇相媲美”。“种子殿堂”的奇妙之处决不仅限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其对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独特诠释。据托马斯介绍,6万根亚克力杆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共有60万颗。托马斯说:“因为种子是最具潜力的,提炼种子中的元素可用于制药,从种子中长出的绿叶可用于环保,咖啡豆还是全球商业领域的‘畅销种子’。总之,种子带领我们去挖掘自然的强大力量,也使我们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未来和我们生活的环境。”至于为何要把那么多的种子放在透明的亚克力杆中呈现?托马斯道出了个中原委:“其实,我参考了《侏罗纪公园》里将恐龙放在琥珀中孵化的场景。”“礼物包装纸”踩着很舒服值得一提的是,“种子圣殿”并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建筑,在这个20米高的长方体下,还铺展着一张有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包装纸”。这一设计的寓意是,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是英国送给中国的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原来,这60万颗种子的收集是由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所促成。而所有亚克力杆也都是中国制造,世博会结束后,其中一部分会留在中国,给学校作为教育素材。整个世博会期间,英国馆估计届时每天约能接待4万人参观。届时,观众可以经过“包装纸”上几条精心设计和布置的通道进入 “种子圣殿”内参观。此外,在这张展开的“包装纸”上,还会举办一系列的英国文化活动款待参观英国馆的公众。记者了解到,由于这张“包装纸”是用特殊的材料设计而成的,所以参观者不论是踩或坐在上面都会觉得很舒服。

世博会中国馆名字叫什么?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以东方为视角,以寻觅为主线。展馆共分三层,展示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   49米——奇观体验与“国宝”亮相   搭乘电梯,观众可以直奔49米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面积达8500平方米。“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该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   一个超常规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导演陆川透露,不同于普通的影厅,在这里,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影片时长8分钟,但不同空间放映的累积内容时长则达24分钟,极富视觉冲击力,以汇聚、建设和感悟着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大气、震撼、现代风格的影片虽短,其内容却仿如一部“微型史诗”。   陆川告诉记者,主题电影的制作班底就是《南京!南京!》团队。从创意阶段开始,电影即定调为诗意的展现,因此会有很多超出现实生活的、富有想像力的“奇观”呈现给观众。   影片将给我们展现一种新的人文情怀,震撼但不压抑。陆川认为,对一些历史的诠释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柔性的关注和表现手段,使其更艺术化。   他表示:“影片后期制作复杂程度不亚于影片《魔戒》,将体现目前国内后期制作的最高水平,有许多经过好莱坞大片历练的年轻人加盟。”   走出影厅,观众马上会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巨型画卷可以让人细细品味,画中人物还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面对 “国宝级”文物的再创作展现,潘公凯表示:“我们要把它做得有趣、好玩,既有意思又有内容,寓教于乐。”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00米,走在巨型画卷旁,可以一次看个够。   紧接着,观众在前往41米展厅的途中,可以看到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将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印刷术等和城市生活发展相关的元素也都将创意地展现在人们的寻寻觅觅中。 41米——10分钟“骑乘”感受智慧   结束了49米上层的参观,观众将来到41米的中层,经历动感体验。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   梦幻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姚开阳表示,这就好比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但中国国家馆的这段“骑乘”还能让人领略半抽象、诗意化的参观效果。   边游边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黄建成表示,“骑乘”算是一种参观者的特定方式,运用了动态的“流处理”,设计在展馆的41米中层,既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参观节奏上的调节,让游客在三个层面的参观过程中有起有伏。   约10分钟的“骑乘”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潘公凯说道,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文化特点显著,古时候的建筑均以木材为主,功能偏向于生活和居住,并且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这不同于希腊、埃及等国家,以石头建筑为主。因此,这种中国式的建筑之旅将很有看头。 33米——互动展项 畅想未来   33米的下层展厅“绽放的城市”,面积约3400平方米,被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   该层的环境设计颇有讲究,以白色为基调的展厅被打造成流线型,配以光影的勾勒,风格简洁、舒展又不失高雅。   如果说,前两层是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那么这一层,则是对未来20年发展的展望。在这里,观众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有趣的互动项目中,一起畅想未来的城市生活。   潘公凯表示,下层将会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中国式的答案”。   中国元素不等于传统元素,充满未来感的下层,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张扬相融合,给参观者提供畅想未来城市的机会,寻找中国的城市未来在哪里。   水——贯穿始终的线索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因此,东方智慧的展现少不了“水”元素。   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在不同的地方,观众会看到形态各异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更有您意想不到的“新新水模式”。   水,一直是个全球性的话题。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即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城市发展中,水资源早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在中国,古有依山傍水的建城之道。人类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成就了当今的城市。大城市靠水而生,“水”为人类带来生命之源与重要交通渠道。   中国国家馆将“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一种凝炼,也是一次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世博总共有哪些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

  一轴四馆

  * 世博轴
  * 中国国家馆
  * 世博主题馆
  * 世博中心
  * 世博文化中心

  国家馆
  亚洲

  * 阿联酋馆
  * 阿曼馆
  * 巴基斯坦馆
  * 哈萨克斯坦馆
  * 朝鲜馆
  * 卡塔尔馆
  * 黎巴嫩馆
  * 尼泊尔馆
  * 日本馆
  * 韩国馆
  * 沙特阿拉伯馆
  * 斯里兰卡馆
  * 土库曼斯坦馆
  * 伊朗馆
  * 以色列馆
  * 印度馆
  * 越南馆
  * 菲律宾馆
  * 柬埔寨馆
  * 马来西亚馆
  * 泰国馆
  * 文莱馆
  * 新加坡馆
  * 印度尼西亚馆
  * 马尔代夫馆
  * 东帝汶馆
  * 吉尔吉斯馆
  * 孟加拉馆
  * 蒙古馆
  * 缅甸馆
  * 也门馆
  * 巴勒斯坦馆
  * 约旦馆
  * 阿富汗馆
  * 叙利亚馆
  * 老挝馆
  * 乌兹别克斯坦
  * 土耳其馆
  * 亚美尼亚馆
  * 阿塞拜疆馆
  * 塞浦路斯馆
  * 格鲁吉亚馆

  欧洲

  * 爱尔兰馆
  * 爱沙尼亚馆
  * 奥地利馆
  * 白俄罗斯馆
  * 比利时馆
  * 冰岛馆
  * 波黑馆
  * 波兰馆
  * 丹麦馆
  * 德国馆
  * 俄罗斯馆
  * 法国馆
  * 芬兰馆
  * 荷兰馆
  * 捷克馆
  * 拉脱维亚馆
  * 卢森堡馆
  * 罗马尼亚馆
  * 摩纳哥馆
  * 挪威馆
  * 葡萄牙馆
  * 瑞典馆
  * 瑞士馆
  * 塞尔维亚馆
  * 斯洛伐克馆
  * 乌克兰馆
  * 西班牙馆
  * 希腊馆
  * 匈牙利馆
  * 意大利馆
  * 英国馆
  * 保加利亚馆
  * 黑山馆
  * 摩尔多瓦馆
  * 马耳他馆
  * 圣马力诺馆
  * 列支敦士登馆

  美洲

  * 巴西馆
  * 哥伦比亚馆
  * 古巴馆
  * 加拿大馆
  * 美国馆
  * 秘鲁馆
  * 墨西哥馆
  * 委内瑞拉馆
  * 智利馆
  * 安提瓜和巴布达馆
  * 苏里南馆
  * 伯利兹馆
  * 厄瓜多尔馆
  * 乌拉圭馆
  * 巴拿马馆
  * 尼加拉瓜馆
  * 危地马拉馆
  * 多米尼加馆
  * 玻利维亚馆
  * 哥斯达黎加馆
  * 萨尔瓦多馆
  * 洪都拉斯馆
  * 巴拉圭馆
  * 格林纳达馆
  * 巴巴多斯馆
  * 巴哈马馆
  * 圣文森特馆
  * 圣卢西亚馆
  * 海地馆
  * 圣基茨和尼维斯馆
  * 圭亚那馆
  * 多米尼克馆

  非洲

  * 摩洛哥馆
  * 喀麦隆馆
  * 塞内加尔馆
  * 塞舌尔馆
  * 阿尔及利亚馆
  * 埃及馆
  * 突尼斯馆
  * 利比亚馆
  * 南非馆
  * 尼日利亚馆
  * 赞比亚馆
  * 塞拉利昂馆
  * 几内亚馆
  * 几内亚比绍馆
  * 马达加斯加馆
  * 马里馆
  * 马拉维馆
  * 厄立特里亚馆
  * 中非馆
  * 贝宁馆
  * 冈比亚馆
  * 毛里求斯馆
  * 毛里塔尼亚馆
  * 乌干达馆
  * 布隆迪馆
  * 卢旺达馆
  * 乍得馆
  * 尼日尔馆
  * 加纳馆
  * 加蓬馆
  * 吉布提馆
  * 刚果(布)馆
  * 刚果(金)馆
  * 多哥馆
  * 赤道几内亚馆
  * 苏丹馆
  * 利比里亚馆
  * 佛得角馆
  * 纳米比亚馆
  * 坦桑尼亚馆
  * 肯尼亚馆
  * 科特迪瓦馆
  * 科摩罗馆
  * 津巴布韦馆
  * 埃塞俄比亚馆
  * 莱索托馆
  * 莫桑比克馆
  * 索马里馆
  * 博茨瓦纳馆

  大洋洲

  * 澳大利亚馆
  * 太平洋联合馆
  * 新西兰馆

  主题馆

  * 城市人馆
  * 城市生命馆
  * 城市地球馆
  * 城市足迹馆
  * 城市未来馆

  地方馆

  * 澳门馆
  * 台湾馆
  * 香港馆
  * 黑龙江
  * 北京馆
  * 天津馆
  * 河北馆
  * 吉林馆
  * 山西馆
  * 内蒙古馆
  * 辽宁馆
  * 浙江馆
  * 江苏馆
  * 安徽馆
  * 上海馆
  * 湖南馆
  * 湖北馆
  * 河南馆
  * 山东馆
  * 江西馆
  * 福建馆
  * 新疆馆
  * 广东馆
  * 广西馆
  * 海南馆
  * 重庆馆
  * 四川馆
  * 贵州馆
  * 云南馆
  * 宁夏馆
  * 青海馆
  * 甘肃馆
  * 陕西馆
  * 西藏馆

  企业馆

  * 中国铁路馆
  * 国家电网馆
  * 日本产业馆
  * 韩国企业馆
  * 可口可乐馆
  * 上海企业馆
  * 思科馆
  * 中国人保馆
  * 震旦馆
  * 中国石油馆
  * 公众参与馆
  * 通用汽车馆
  * 万科馆
  * 信息通信馆
  * 远大馆
  * 中国船舶馆
  * 中国航空馆
  * 太空家园馆

  组织馆

  *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
  * 国际信息发展网馆
  * 世界气象馆
  * 联合国联合馆
  * 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馆
  * 上海合作组织馆
  * 公共交通国际联会馆
  * 世界水理事会馆
  * 世界自然基金会馆
  * 东南亚国家联盟馆
  * 全球环境基金馆
  * 阿拉伯国家联盟馆
  * 国际竹藤组织馆
  * 国际博物馆协会馆
  * 法语国家商务论坛馆
  * 博鳌亚洲论坛馆
  * 加勒比共同体组织馆
  * 非洲联盟馆

  城市最佳实践区

  * 宁波案例馆
  * 西安案例馆
  * 麦加案例馆
  * 温哥华案例馆
  * 上海案例馆
  * 马德里案例馆
  * 伦敦案例馆
  * 汉堡案例馆
  * 阿尔萨斯案例馆
  * 罗阿案例馆
  * 澳门案例馆
  * 成都案例馆
  * 欧登塞案例馆
  * 罗阿灯光案例


英国馆圣殿种子是什么东西?

英国馆的种子 昨日在淘宝上团购 199元一个.2分钟被抢购一空.
这些种子有收藏证书,包邮.所卖的钱用于慈善事业,据说后期英国馆还将与淘宝合作,拍卖另外一些种子.可以关注一下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展区中的“绿色城市”、 “开放城市”、 “种子圣殿”、 “活力城市”和“开放公园”等几段参观旅程引导人们关注自然所扮演的角色,并思索如何利用自然来迎接城市面临的挑战。
展馆外观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也寓义深远,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
展馆外观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也寓义深远,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
祝你好运


英国馆 圣殿种子 有收藏价值吗

当然有价值拉,我秒到两个,你可以算下,一共就6万个,去掉植物研究所保留的2万和赠送学校等的,满算也不够4万个,拆卸的时候怎么也有一些损耗,最后估计3万个,我估计淘宝弄到的应该在1.5-2万个之间,这次秒出的8000个,下次的套装估计也就8000个左右,这个数量在限量的发行中是非常少了,而且这个东西是这么多世博纪念品中唯一一个是建筑物本体的核心构造,而且是具有绝好的理念的东西,英国馆的设计也是这次世博设计理念最好的,我个人认为是这次世博唯一的亮点了,即使是中国馆与其比起来在建筑艺术价值上也远远不及它,可以说种子就是这个馆的全部,也是这次世博宣传环保低碳绿色理念的核心,其他世博纪念品种类繁多,泛滥的如“海宝”公仔一类无论重艺术价值理念等都不可能有大的收藏潜力,而圣殿种子存世量少,且艺术价值及世博理念代表上均是这次世博纪念品中最出色的,升值潜力只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