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发展历史
从《农家女》杂志创刊,到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成立已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和中国贫困农村妇女一起创造自我赋权与发展的机会。同时我们的团队也逐渐壮大,工作人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2006年2月22日被《中国新闻周刊》以及众多国内外有关机构联合评选为“2005最具责任感NGO” 。2007年初,为表彰《农家女》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村妇女服务的办刊宗旨,把握“贴近、真实、实用、好看”的办刊原则,做出的一系列卓而有效的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授予本刊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版发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组织成立日期:2001年8月(机构的历史应该从1993年《农家女》杂志创办开始)。组织类型:虽然是工商注册,但我们自定义是妇女NGO组织。 组织关注领域:健康、教育、扶贫、主要关注农村妇女发展,推进性别平等。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机构简介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农家女”)是一个以促进贫困农村妇女脱贫与发展为总目标的社会公益组织。其前身为《农家女百事通》杂志,成立于1993年,后改为《农家女》杂志。许多年来,“农家女”围绕中国农村妇女自我赋权与发展,本着“送你一颗果子,只能享用一次;送你一粒种子,能够受用一生”的理念,以社会性别意识和公民意识为切入点,运用参与式的组织手法,为中国最缺乏发展机会的贫困农村妇女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和活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文化和技能为核心的扶贫思路与模式,即:“改变观念,激发潜能,树立自信,提高文化,培养技能,保障服务”。机构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 扶贫与发展、传媒与出版、研究与推广”于一体的非营利组织。机构下设办公室、项目部、财务部、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和打工妹之家。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社会贡献
截止2010年6月,在农村相继建立了38个农家女书社,既为农民带去了精神食粮,丰富了她们的业余生活,又培养了农村妇女骨干,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积极响应;我们分支机构农家女学校举办“农家女助学金班”截至2009年4月底,共培训101期学员2679名,让贫困地区的大龄女孩学到了一项技能,改变了她们的人生,也使家庭经济有所改善;另一分支机构打工妹之家办理了典型个案32件,使打工者的权益得到了维护;为家政工组织的小组活动丰富了家政工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家政工与雇主间的交流和理解。2007 年,我们执行的自杀干预项目不仅使6个项目村自杀死亡人数从42降为0,重要的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与男女平等。我们执行的扫盲项目使妇女们会写会算,增强了自信心,同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有助于下一代的教育。参加扫盲学习后,她们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再也不用低着头做人了,敢大声说话了,这种挺直腰杆的感觉真好!”自1996年开办第一个扫盲班以来,先后在湖北、河北、山西、宁夏、甘肃、贵州开班,目前,共有9195位文盲妇女参加了扫盲班。
四川打工妹回家拍干农活视频收获千万粉丝,她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带给人们的益处,让很多人开始产生了非常多创业的想法,也让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能够吃得饱饭,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不得不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四川一名打工妹回家之后拍干农活视频,收获了千万粉丝,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这件事可以看作是网络带动一个人生,这件事,可以说可以看作网络带动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表现,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有15分钟成名的时间,这句话可能是很多年以前大家都认同的话,但是这句话,其中隐含的意义,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改变。她是如何做到的互联网时代,成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挑战,互联网当中视频的拍摄以及很多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这些都是要经过市场调研或者是相关研究才能顺利掌握的,从这名女子的表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平时对于短视频的拍摄肯定有所了解,或者是进行过深入学习。对于自己要拍摄的范围和内容,也有过详细的规划,从拍摄的手法拍摄的角度来看,虽然比较生涩,但是也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在短视频平台有过相关经验的人,最终的一个发展结果。怎样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机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利用起来的,而互联网之所以能够让如此多的人获得收益,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这些规划一定要具体的实处,而不是随便一说就可以。当规划好以后,一定要开始进行运作,当这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当你开始做之后,事情就会向着成功一步一步前进。
“深圳第一代打工妹”翁纯贤,她的工作证有何特别之处?
深圳是中国最早开放城市,《春天的故事》,不就是讲述这边的故事,当年这里汇集五湖四海的人们。深圳最早的港资独资企业凯达公司在蛇口建厂,第一批打工妹从全国各地聚集到这里,她们有了一个共同名字“凯达妹”。“深圳第一代打工妹”翁纯贤,就是其中一员,见证了历史,改变了命运。1982年初,香港开达实业有限公司在蛇口工业区兴办凯达玩具厂,因为一张招工广告,她离开老家汕头来到蛇口。现在想起来,真要感谢当初这个决定,否则现在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士。1990年,翁纯贤进入南玻集团,1994年,她在暨南大学完成了大专学业,成为一名销售经理,在南玻服务23年。现在,她自主创业,创办一家玻璃厂。当年她所在凯达玩具厂,2005年这里被整体改造成为,深圳创意产业园二期基地,改名为“南海意库”。提起当年所经历一切,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有感悟。走进蛇口工业区,看到凯达厂房第一眼,当时就下定决心,不打算回去。看上去灯火通明,给人感觉犹如宫殿一般。那是时候厂子招收工人,都是经过严格考试选拔,那时候很多人可能领着十几块钱工资。她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有时能够达到月薪700元。那年代凯达外面,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厂子当中每一个人,都在认真去做自己事情。从打工妹到现在总经理,看到个体奋斗,还有时代进步。其实这么多年,也碰到很多困难,不过自己坚持下来,最终成功。当年说到要来深圳,周边人都反对,不过自己还是决定闯一闯。在这里学会成长,勤奋,体会到多劳多得满足和幸福。从流水线上打工妹到小组长、到后来的销售经理,成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
推荐一些家庭喜剧电视剧 。
家庭喜剧电视剧有:《成长的烦恼》、《摩登家庭》、《家有儿女》、《我爱我家》等。
一,《成长的烦恼》:
1,《成长的烦恼》是一部由美国ABC公司拍摄,艾伦·锡克、乔安娜·科恩斯、柯克·卡梅隆等主演的大型情景喜剧片,共7季166集,中国由上海电视台引进,上海艺人配音,上海电视台译制部译制,从1990年一直播到1994年。
2,本剧主要讲述住在纽约长岛的西佛一家(The Seavers)的日常生活故事,是中国大陆较早引进的国外情景喜剧,在中国从1990年一直播出至1994年。1990年代初期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高潮,片中迈克开朗调皮的形象为广大观众所喜爱。而剧中西佛医生对子女采取启发式教育的方式,也让观众得到启示。
二,《摩登家庭》:
1,《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是一部以伪纪录片(Mockumentary)形式叙述与拍摄的情景喜剧,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朱丽·鲍温出品,克里斯托弗·劳伊德(Christopher Lloyd)和斯蒂芬·勒维坦(Steven Levitan)创作,泰·布利尔、、艾德·奥尼尔等主演。于2009年9月23日由美国广播公司(ABC)首播,已连续蝉联五届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剧集。
2,该剧以一个“看不见”的摄像师扛着摄像机记录三个典型美国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他们之间复杂而混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三,《家有儿女》:
1,《家有儿女》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喜剧,讲述了两个离异家庭结合后发生在父母和三个孩子间的各种有趣故事。该剧的收视群原本预计是以少年儿童和家长为主,但是较高的收视率表明收视群比预计更广泛。该剧于2004年4月29日投拍,2005年2月12日起第一部在北京电视台首播。该剧共有四部,第一、二、三部各100集,第四部共67集。
2,《家有儿女》第一部是采用重组家庭作为故事展开的平台。夏东海曾跟随前妻到美国陪读工作,离婚后带着7岁的儿子夏雨归国发展,并与在国内长大的女儿夏雪团聚,后与护士长刘梅结婚,刘梅也曾离异,并带有一子叫刘星。本剧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特殊家庭中,夏东海和刘梅的共同特点都是富有爱心,关心孩子的成长,期望“整合”两人的爱心和智慧,培养出快乐生活的下一代;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姐弟仨,尽管血缘各异,年龄层次不同,倒也相处得犹如亲生一般。
四,《我爱我家》:
1,《我爱我家》是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出品的家庭情景喜剧,由英达执导,梁左编剧,宋丹丹、文兴宇、杨立新、梁天、关凌主演。
2,该剧讲述了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朋各色人等构成的社会横断面,反映了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展示了一幅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绚丽斑斓的生活画卷。
还记得21岁进富士康打工,10年身家超580亿的王来春吗?现状如何?
近很流行一个梗,就是“打工人”的梗,上班族之所以自嘲说自己是打工人,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生活朝九晚五,过得十分的辛苦。其实,这些郁郁寡欢的上班族没有想过,如果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拼搏的激情,可能以后也能像女总裁王来春这样,从打工人逆袭成一个职场精英,有时候人人都想做人上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真进取。王来春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因为家庭困难,父母对她的学习没有多高的要求,她很早就辍学出来打工了,可惜的是,当时王来春在求职市场上找不到什么好岗位,因为白领行业一般都要求高学历,普通工人行业对性别方面又有要求,很少有招女性的职位。王来春本来非常茫然,感觉自己无处可去,这个时候,她突然看到富士康公司正在招人,看到招聘信息,她的心蠢蠢欲动,赶紧报名进入了富士康的工厂,进去了以后她才发现,富士康里面的生活是有点残酷的,非常的劳累,还要三班倒,住的地方也不是很好,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就离开了,但是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得到累累硕果,坚持不下去,那就是卷铺盖走人,王来春坚持下去以后,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欣赏,还得到了很多的奖励,年纪轻轻的时候,她就做到了主管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她也发挥自己的所长,不但工资高了,她自己的能力也高了,富士康对她非常的满意,可以说那几年里,她的生活已经是顺风顺水了,就这样发展下去也未尝不可,但是她还不愿止步于此,她的信念非常高远,她的心灵充满了不甘于平凡的梦想,所以后来王来春打算出来继续创业,她创建了一个电子仪器类的公司,这个公司依托她自己之前的一些创业经验,创立以后就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后来,这个公司还跟富士康公司进行了合作,互相达成了战略协议,而王来春在这次创业之中,也蒙受了富士康的恩惠,所以她会专门跟富士康的人进行对接,让自己的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同时,给富士康也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后来她的企业还顺利的上市了,在上市敲钟的时候,大家都对她惊叹不已,谁也没有想到她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慢慢的能够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厉害的女总裁。王来春成为了总裁以后,也没有懈怠,如今她的公司越来越红火,她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身价已经超过58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