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2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嫦娥2号是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
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原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实施探月二期工程的“落”和“回”以及下一步开展火星等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嫦娥二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嫦娥2号是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原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实施探月二期工程的“落”和“回”以及下一步开展火星等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嫦娥二号的设计和发展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原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0年10月6日,嫦娥二号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进入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号工程宣布收官。嫦娥二号卫星共搭载7种探测设备,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有效载荷总重约140千克。
嫦娥二号是哪一年发射的呢?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原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0年10月6日,嫦娥二号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号工程宣布收官。任务目标: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为后续着陆区优选提供依据,同时为划分月球表面的地貌单元精细结构、断裂和环形构造,提供原始资料。2、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球表面硅、镁、铝、钙、钛、钾、钍、铀等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得更高空间分辨率和探测精度的元素分布图。
嫦娥三号发射时间地点
嫦娥三号发射时间是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加强型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发射地点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月面,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
嫦娥三号发射时间地点
嫦娥三号卫星简称嫦娥三号,专家称“三号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
嫦娥三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关键任务,突破了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运载火箭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等关键技术,实现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三号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关于航天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航天的知识如下:1、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是中国。2、人类第一位成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叫尢里加加林,他是前苏联人。3、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4、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5、通信卫星:我国于1984年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命名为东方红2号。
关于航天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航天的知识有如下:1、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2、我国神舟号试验飞船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的。3、航天员在睡袋中漂浮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4、宇航员描述,太空闻起来就像烧焦牛排、高温金属和焊接烟雾的刺鼻气味。专家表示,太空气味呈现出的金属味可能是来自于高能离子的振动。5、铝镁合金、钛合金等复合材料都是航天科学的产物。如今,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旅行箱、压力锅等生活用品上。6、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国)人。他首先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7、世界上第一颗粒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发射的,从而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8、人造卫星的分类:按照功能或应用分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中国的嫦娥五号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中国的嫦娥五号是2020年11月24日发射的。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准时并成功发射,之后探测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17日再入返回、安全着陆,整个工程任务现在转入科学研究的新阶段。23天的时间内,嫦娥五号完成了一次对接、六次分离,两种方式采样、五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环环相连、丝丝入扣。扩展资料:系统组成1、探测器系统嫦娥五号探测器总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后续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留轨运行,着陆器承载上升器择机实施月球正面预选区域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2、火箭系统嫦娥五号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任务是中国新一代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次发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执行发射任务。此前,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成功首飞;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发射时间是多久?
嫦娥五号发射时间为: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探测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嫦娥五号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承担 ,此次发射任务是中国新一代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次发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执行发射任务。此前,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成功首飞;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2021年3月,嫦娥五号轨道器在地面飞控人员精确控制下,成功被日地拉格朗日1点捕获,成为我国首颗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嫦娥五号的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
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发射。
这次嫦娥五号的任务,就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过的区域收集尘埃和碎片并将其送回地球,以便于分析月球形成演化历史。
嫦娥五号样本可以填补科学家对月球火山活动理解上的一个重要空白。这些来自月球的物质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精准地确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根据计算陨石坑的方法,月球也是为其他行星测年的重要参考。
11月24日
“出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2月1日
“到达目的地”——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
12月2日
“已揽件”——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表自动采样,并将样品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
12月3日
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
12月6日
“已装车”——嫦娥五号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
12月17日
“已送达”——嫦娥五号重返地球。
嫦娥五号几号发射
嫦娥五号2020年11月24日发射。
这次嫦娥五号的任务,就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过的区域收集尘埃和碎片并将其送回地球,以便于分析月球形成演化历史。
嫦娥五号样本可以填补科学家对月球火山活动理解上的一个重要空白。这些来自月球的物质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精准地确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根据计算陨石坑的方法,月球也是为其他行星测年的重要参考。
11月24日
“出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2月1日
“到达目的地”——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
12月2日
“已揽件”——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表自动采样,并将样品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
12月3日
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
12月6日
“已装车”——嫦娥五号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
12月17日
“已送达”——嫦娥五号重返地球。
2003年10月15日神舟几号发射天空?
神舟五号。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研制目标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主要是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飞船乘坐一名航天员,飞行约一天,在绕地球飞行的第14圈返回。航天员可以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和地面指令手动补发船箭分离、帆板展开等重要指令。飞船具有自主应急返回和人工控制返回以及第2天、第3天返回的能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舟五号
神舟一号到十一号的发射时间和人员
1、神舟一号,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2、神舟二号,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3、神舟三号,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4、神舟四号,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5、神舟五号,航天员: 杨利伟,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6、神舟六号,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7、神舟七号,航天员: 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8、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9、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刘旺、刘洋(女),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10、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指令长)、张晓光、王亚平(女)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 17时38分13秒。11、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陈冬,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扩展资料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性航天员,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33天,这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之后,将与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进行对接组成组合体。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内完成系列在轨试验和科学实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重要阶段,将为中国未来建造空间站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28秒,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由长征2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之后,时隔三年再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神舟飞船十一号载人航天工程的首要目的当然是“载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成功组织实施了13次飞行任务,将11名14人次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掌握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组合体控制、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了完整配套的载人航天体系。除了“载人”,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上,搭载了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学实验生物样本、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生设计的太空实验装置、云南和宁夏的农作物种子与种苗、西藏的纪念哈达、山东潍坊风筝,还有由全国优秀志愿者代表共同绣制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旗帜等。这次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暂时不让航天员食用。我们要把植物采样带回来,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比如检测植物表面的微生物是否超标。只有检测合格后,我们才会在下次实验中考虑让航天员食用栽培的蔬菜。在轨植物栽培技术,是未来长期太空载人活动、深空探测等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将来我们还会做其他物种的大面积栽培实验,通过几轮实验,逐步掌握植物在太空生长的规律,便于以后在空间站种植种类更多、面积更大的植物。近年来,载人航天工程更加重视综合应用效益,涉及航天医学、空间科学、航天新技术和特殊技术试验等四大应用领域;还成立了太空邮局,开通了天地邮路;还利用每次飞行任务搭载微生物菌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文化产品等。这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较好地实现了工程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宗旨。利用载人航天平台开展科普教育、促进科技发展、服务国计民生、推动社会进步,也是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州飞船
嫦娥12号的简介
亲亲你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嫦娥十二号载人飞行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摘要】
嫦娥12号的简介【提问】
亲亲你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嫦娥十二号载人飞行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回答】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探索宇宙世界的梦想,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理所当然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站。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1世纪以来,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回答】
嫦娥二号有关资料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目前嫦娥2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了。在飞行后的1534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2010年9月28日日中午1时许,[1]随着来自贵阳市老年摩托车俱乐部的五名六旬车手作为最后一批参观者走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大门即告关闭,直到嫦娥二号发射次日再行开放。 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看到,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离发射中心约5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辆写有“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字样的巡线车正在专用线上检修。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乡称,估计马上就会有“罐罐车”运输火箭燃料进场。 据介绍,在发射时间上,目前有关方面的工作正在按照10月1日晚7时这一时间作准备,没有特殊情况,嫦娥二号将在国庆日晚7时开始奔月旅程。
携带仪器
一、CCD立体相机 二、X射线谱仪 三、γ射线谱仪 四、激光高度计 五、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 六、微波探测仪 七、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主要任务
“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 嫦娥二号
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运行时间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向媒体透露:“实际上,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用星。”孙辉先透露,发射嫦娥一号时,为确保绕月飞行的成功,准备了两颗卫星。“如果嫦娥一号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可能就会发射这颗备用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这颗卫星就成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先导星了。” 孙辉先透露,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任务将持续半年。[3]
编辑本段发射目标
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
十大使命
(试验使命) 一、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三、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四、对二期工程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五、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六、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探测使命) 七、获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 八、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九、探测月壤特性; 十、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八大技术
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 嫦娥二号卫星
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5天。在举国上下关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之际,我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嫦娥一号卫星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应邀在最新出版的《航天器工程》期刊上发表文章,透露嫦娥二号有八大技术改进。 “承前启后,持续发展”,这是欧阳院士对嫦娥二号承载使命的概述。他表示,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在工程上的主要任务是试验验证与月面软着陆相关的部分关键技术和新设备,试验新的奔月轨道,降低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风险;其在科学上的首要任务是对月面着陆区进行详查,精细地测绘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总体来讲,嫦娥二号执行的是对月球“精细探测”的任务,以利于今后嫦娥三号能够安全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它的表现将为探月二期的实施成功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相对嫦娥一号来说,嫦娥二号做了多方面改进和提高,欧阳院士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 首先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的轨道设计不同,这次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大大缩短; 其次,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约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表200千米的轨道要低,有利于对重点地区做出精细测绘; 第三,嫦娥二号直飞月球的方式对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和入轨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执行此次任务 嫦娥二号的任务
长征三号丙火箭,较之前护送嫦娥一号上天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增加了两个助推器; 第四,为获得着陆区的精细地形数据,嫦娥二号激光高度计在月面上留下的“激光足印”间距更小,激光测距精度也可达5米,从而获得月球上几个重点区域的高密度高程测量数据; 第五,嫦娥二号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由嫦娥一号时期的120米左右提高到小于10米,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第六,嫦娥二号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对月球着陆区和其他重点区域进行精细测绘、立体成像,精细探测月面的元素成分与分布,月壤的电磁特性、粒度纬度和月壤层厚度,近月空间的环境等。嫦娥二号将获得的这些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数据可以与嫦娥一号的探测数据进行互相校核; 第七,嫦娥二号将演练嫦娥三号软着陆前的15千米×100千米椭圆轨道,这是探月卫星首次如此近地接近月表; 第八,根据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要求,新增了X频段的测控,使得我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将扩展到“地球——火星”间的距离。 [4]
编辑本段研制过程
11月6日,央视《新闻30分》报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已经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将于2010 固定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三号丙火箭
年发射升空。嫦娥二期工程也已经正式立项,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我国的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 嫦娥二号和嫦娥一号卫星一样,主要进行绕月探测飞行,因此卫星的重量都是在2吨左右。由于两颗卫星探测的内容和目的不同,研制人员对用于科学探测试验的有效载荷做了调整。 根据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战略,在发射完嫦娥二号卫星以后,就要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大家看到这个一比一的月球着陆器的模型,这个是月球车的模型,在这里它可以模拟月球着陆器释放月球车的全过程。 专家告诉记者,月球着陆器可以对月球表面进行月壤分析,月球车可以在距离着陆器5公里直径的范围内进行巡视探测。主要突破月面软着陆技术,月面巡视技术,同时还有月面巡视的无人自主导航技术。 我国的探月工程将分为三期完成,要突破“绕”“落”和“回”三大关键技术。[1] 中国探月工程显示图
[5][1]
编辑本段相关数据
——嫦娥二号卫星重量为2480公斤; ——发射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运载能力为3.8吨,嫦娥二号发射将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飞行; ——火箭把嫦娥二号送入远地点高度接近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而嫦娥一号的入轨点远地点高度只有约5100公里;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轨道设计,嫦娥二号约用5天即可到达月球,将嫦娥一号近14天的奔月时间大大缩短; ——卫星环绕月球飞行的轨道高度为100公里,比嫦娥一号距月球近了100公里; ——卫星上新研制的相机,能够将对月拍摄图像的分辨率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到10米左右; ——嫦娥二号的设计寿命为半年,嫦娥一号的设计寿命是一年,实际寿命是494天,其中环月运行482天; ——火箭系统和卫星系统共有8万多个元器件,在空中点火起爆的火工品达200多种。
编辑本段“奔月”时刻表
2010年10月1日11时:正式进入发射程序 今日11时许,正式进入发射程序,也就是不可逆程序。同时举行最后一次气象“大会商”,做出可执行气象报告。 13时30分:为火箭加注液氢 气象报告出炉,如果可以按期发射,那么在火箭发射前5.5小时(也就是10月1日13时30分许),开始低温为火箭加注液氢。为保证火箭的动力,加注工作要维持到发射前最后两分钟才断开。 嫦娥二号在发射塔内
17时:进入射前系统 17时许,真正进入射前系统。此时,地面开始给系统加电,同时,各种口令也在此时开始不断传达、下发。这一节预示着火箭进入了最紧张阶段。 18时20分:塔架平台展开 倒计时40分钟(18时20分),2号塔架回转平台从上而下逐级展开。 18时45分:人员开始撤离 倒计时15分钟(18时45分),人员开始撤离,最后一批勤务人员离开2号发射塔架,撤离到塔架附近的山洞掩体。 18时58分27秒:系统内部电池供电 倒计时90秒(18时58分27秒),开始转电。即从地面供电转为系统内部电池供电,将连接在系统上的电缆插头拔掉。 18时58分57秒:准备点火发射 倒计时60秒(18时58分57秒),准备点火发射。 18时59分17秒:指挥员报告倒计时 倒计时40秒(18时59分17秒)01号指挥员报告倒计时。 18时59分47秒:点火倒计时 倒计时10秒(18时59分47秒)点火倒计时,01号指挥员开始读秒。 18时59分57秒:点火 倒计时0秒(18时59分57秒)点火。 19时整:嫦娥起飞 3秒后(19时整)火箭托举“嫦娥二号”爆炸。 19时25分53秒:星箭分离 (火箭升空1553秒后)火箭和卫星成功分离 19时57分36秒:宣布发射成功 指挥中心宣布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编辑本段飞前准备
2010年9月9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透露,目前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进展顺利,包括嫦娥二号卫星、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等在内的五大系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正在做发射前的测试准备,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实施飞行试验任务。
合成演练
2010年9月25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完成了发射前的第三次合成演练,这意味着嫦娥二号发射已 承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火箭
进入了倒计时。10月1日,嫦娥二号有望开始奔月之旅。昨天记者获准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零距离”接触了嫦娥二号,目前,有关专家正在做最后的发射准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距离西昌市区大约60公里,记者驱车将近一个小时,经过多道关卡检查后,才到达发射核心场地——发射平台。 “昨天下午,发射基地已经对嫦娥二号进行探月前的第三次合成演练,所有发射前的检查、调试都进行完毕,现在就等着对火箭进行加注燃料了。”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嫦娥二号奔月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天气允许,本周有望发射。 经过三次测试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已被转移到2号固定平台内,进入待命状态。 “一旦决定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将从平台内迅速转移到塔楼内,进行点火发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届时能在现场欣赏到嫦娥二号的完美升空,有关部门已经在离发射平台3公里外搭建了一座现场观测点,“那里可以容纳1000多人观看。” 据介绍,“嫦娥二号”的飞行程序和“嫦娥一号”相似,关键是它的工作轨道是200公里,这次计划把它降到100公里,能把月球看得更清楚,且其飞赴月球的时间将比“嫦娥一号”缩短,估计不到5天即可到达月球轨道。
燃料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