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全10册)》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 全10册)》(龚书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VjFozP_aW46F-JeP8-nJw 提取码:twom书名:白话精编二十四史( 全10册)作者:龚书铎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年份:2012-1页数:5240内容简介:《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具体节选章节详见书中目录),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打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龚书铎,1929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执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史学会会长等职。著有《龚书铎自选集》、《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史》(合著)等作品。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全10册)》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 全10册)》(龚书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6hxwcwPXh89Udpq0aqEQQ 提取码: g8ag书名:白话精编二十四史( 全10册)作者:龚书铎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年份:2012-1页数:5240内容简介:《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具体节选章节详见书中目录),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打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龚书铎,1929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执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史学会会长等职。著有《龚书铎自选集》、《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史》(合著)等作品。
《二十四史简体横排本全63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8NAUTVjyRxyiqRvG7UVBQ提取码:1234书名:二十四史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著豆瓣评分:9.4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00-01页数:57944内容简介:“二十四史”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完整地记录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共计3249卷,约4200万字。清代钦定为“正史”,堪称为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蕴含的丰富资料,中华书局在繁体竖排本的基础上,约请国内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国家语委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有关规定,结合古籍整理的具体要求,对“二十四史”繁体本进行修订,推出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txt(二十四史txt原文全集)
《三国志》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三国志》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pwd=r95q提取码:r95q简介:《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陈寿。《南史》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南史》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pwd=8qk4提取码:8qk4简介:《南史》的作者是[唐]李延寿。?《毛泽东读《二十四史》》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提取码:6o7z?书名:毛泽东读《二十四史》作者:卢志丹豆瓣评分:6.3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13-12-1页数:160内容简介:《毛泽东读二十四史》一书是毛泽东读书心得的一部分。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国学素养,这得益于他一生对中国历史典籍的浓厚兴趣。全书讲述了毛泽东研读二十四史的厚今博古,他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去批判问现象。他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地贯注在他读史的过程中。无论是批注圈画,还是畅谈小议以至只言片语的评论,都体现出了他的思想、他的观点和他灵活运用的辩证法。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他从不给以简单的论断,而是谨慎地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具体地加以剖析。这些不失毛泽东情感和思想的率直流露。《梁书》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梁书》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pwd=a7ug提取码:a7ug简介:《梁书》的作者是[隋]姚思廉。?
《新唐书(全二十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新唐书(全二十册)》(欧阳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DZExr_mosWv1BE56gY-Rw 提取码:g635 书名:新唐书(全二十册)作者:欧阳修豆瓣评分:8.7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1975-2-1页数:6472内容简介:《新唐书(套装共20册)》的编撰,约开始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一〇四四年),到嘉佑五年(公元一〇六〇年)完成,前后历时约十七年,参加编撰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人。《新唐书(套装共20册)》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共二百二十五卷。完成后,由欧阳修、宋祁分别署名。作者简介: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祁,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
《新唐书(全二十册)》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新唐书(全二十册)》(欧阳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TM5V6ryxDEcZXTiJKKrrA 提取码: 23em 书名:新唐书(全二十册)作者:欧阳修豆瓣评分:8.7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1975-2-1页数:6472内容简介:《新唐书(套装共20册)》的编撰,约开始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一〇四四年),到嘉佑五年(公元一〇六〇年)完成,前后历时约十七年,参加编撰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人。《新唐书(套装共20册)》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共二百二十五卷。完成后,由欧阳修、宋祁分别署名。作者简介: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祁,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
《白话二十四史(全二十八册)》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荣耀与丑闻》([德] 萨弗兰斯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PhQSvnyYeoO5_8jcBXO2Q 提取码:vz7u书名:荣耀与丑闻作者:[德] 萨弗兰斯基译者:卫茂平豆瓣评分:8.9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6页数:472内容简介:◎ 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有多璀璨,它的政治实践就有多危险。◎ 从歌德到尼采,伴随着浪漫主义,德国式的深邃思想,不仅获得渴望和忧伤的色彩,还带有满不在乎和举重若轻的秉性。◎ 纵贯德国200年,阿多诺弟子、“最会讲故事”的德国思想史畅销作家萨弗兰斯基倾力之作。这是一部德国浪漫主义的简史。从1750年左右,一直写到1990年左右 ,囊括200年。启蒙思想的重大错误之一就是低估了非理性力量的威力,在德国,启蒙运动早早就孕生了一股反对自身的力量。针对启蒙运动的明晰,浪漫主义者倡导搅动人的“幽暗的本能”,即世人身上的狄俄尼索斯之力或非理性,来对抗阿波罗的理性及其带来的“异化的社会机械论”,它延续了人类平衡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肉体与灵魂、理智与情感之冲突的努力,带来了一个文学、哲学和宗教融会一处的激情时代。但是,就像雅努斯的两张面孔,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运动结束后,在20世纪,带给德国的却是并不光彩的历史。“浪漫的”思维方式,或者“浪漫主义的精神姿态”,作为德意志民族的性格要素,越出文学疆域,染上民族主义色彩,开始涉足政治,在“一战”期间变身为所谓的“钢铁浪漫主义”,在纳粹时期又被再度利用。政治的浪漫主义,既无益于浪漫主义也无益于政治。作者在完整地分梳德国浪漫主义脉络之时,并不以绵密的考证见长,却以通达的见识和宏阔的视野取胜。其表述感性酣畅,充满灵性,更贴近浪漫主义之生命的本体,以及浪漫主义作家之灵魂的此在,十分具有可读性。作者简介:◎ 作者: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1945— )德国当代著名思想史作家,传记作家。曾在法兰克福师从阿多诺学习哲学,并在柏林自由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自1987年开始自由撰稿,因所著E.T.A.霍夫曼、叔本华、海德格尔、尼采、席勒等德国重要思想家传记,名噪文坛。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26种语言,并获奖无数,包括2005年莱比锡书展非虚构图书奖、2005年世界文学奖、2009年Corine国际图书奖之终身成就奖等。其文字优美、掌控自由,能够将大量史料和独特观点圆融地浸润于通俗的讲述之中。萨弗兰斯基才华横溢,2002年在德国电视二台(ZDF)作为主持人之一担纲主持的电视节目“哲学四重奏”,为他赢得了十分广泛的公共知名度。◎译者:卫茂平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89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著作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十四史白话文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以纪传体编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接下来就由我带来二十四史白话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死了,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东部,因此孔子无法确知父亲的坟墓在何处,是母亲没有把父亲埋葬的地方告诉他。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孔子的母亲死后,就把灵柩暂且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慎重没有马上埋葬。陬邑人挽父的母亲把孔子父亲的葬地告诉了他,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同父亲葬在一起。
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季孙氏举行宴会款待名土,孔子前往参加。季孙氏的家臣阳虎阻挠说:“季氏招待名士,没有请你啊。”孔子因此而退了回来。
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国灭败。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时,历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首而受。走路时避开道路中央,靠墙而行,也没人敢欺侮我;我就在这个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他就是这般恭谨节俭。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等到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礼。这一年,季武子死了,由平子继承了卿位。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过了不多久,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后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鲁国后来对他好了,所以他终于返回了鲁国。
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去。”鲁昭公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随他出发,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他们时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言辞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能窃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用言辞为您送行。这几句话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孔子从周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在这个时候,晋平公yín乱无道,韩氏、赵氏、魏氏、中行氏、范氏、知氏六家大臣把持国政,不断出兵攻打东边的侯国,楚灵王军队强大,也时常侵犯中原各国;齐是大国又靠近鲁国。鲁国既小又弱,归附楚国就惹怒晋国;归附晋国就招致楚国来讨伐;对于齐国如果奉事不周到,齐国的军队就侵犯鲁国。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这时孔子大是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衣秦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拔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一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季平子因为与郈昭伯斗鸡怨的事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军队攻打平了,平子和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攻打昭公,昭公的军队吃了败仗,逃奔到齐国,齐国把昭公安置在乾侯这个地方。其后过了不久,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听了后说:“对极了!假如国君不像个国君,臣子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劝阻说: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葬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自从那些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崩乐坏已有好化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有一天,景公慰留孔子说:“用给季氏那样高的待遇给您,我做不到。”所以就用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给孔子。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作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孔子四十二岁那年,鲁昭公死在齐国的乾侯,鲁定公继位。定公继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死了,季恒子继立为上卿。季桓子气掘井时掘得一个腹大口小的陶器,里面有个像羊的东西,告诉孔子时却谎称“得到一只狗”。孔子说:“据我所知,那里面是羊。我听说,山林中的怪物是一种叫‘夔’的单足兽和会学人声的山精‘罔阆’,水中的怪物是神龙和叫‘罔象’的水怪,泥土中的怪物是一种雌雄未明的‘坟羊’。”
吴国攻打越国,把越国的国都会稽摧毁了,得到一节骨头,有一辆车长。吴国派使者来问孔子:“什么骨头最大?”孔子说:“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迟到,大禹就把他杀死并陈尸示众,他的骨头一节就有一车长,这就是最大的骨头了。”吴国的使者又问:“那神又是谁呢?”孔子说:“山川的神灵能兴云致雨足可造福天下,负责监守山川按时祭祀的就是神。守土地和谷物的就是公侯,他们都隶属于王者”。吴使又问:“防风氏是监守什么的?”孔子说:“汪罔氏的君长监守封山和禺山一带的祭祀,是釐姓。在虞、夏、商三叫汪罔,在周叫长翟,现在叫做大人。”吴使问:“人的身高有多少?”孔子回答说:“僬侥氏身高三尺,是最矮的了;高的不过三丈,数得上是最高的了。”吴国使者听了之后说:“了不起呀圣人!”
季桓子有个宠臣叫仲梁怀,与阳虎有怨仇。阳虎想要驱逐仲梁怀,季氏家臣公山不狃阻止了他。这年秋天,仲梁怀更加骄横了,阳虎把捉了起来。季桓子对此很恼怒,阳虎就把季桓子也囚禁了起来,直到季桓认输订立了盟约才把他释放出来。阳虎从此以后更加看不起季氏。季氏办事也竟然凌驾于鲁君之上,鲁国出现了大臣专权的局面。因此鲁国自大夫以下都不守礼分,超越职权违背了正道。所以孔子不愿意再在鲁国做官了,退闲在家,专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这些典籍,学生们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来自远方,无不虚心向孔子求教。
鲁定公八年(前502),公山不狃在季桓子手下感到不如意,就利用阳虎作乱,打算废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的嫡生嗣子,另立平日为阳虎所喜欢的庶子,于是就把季桓子抓了起来。桓子用计骗子他,才得以逃脱出来。鲁定公九年(前501),阳虎作乱失败,逃奔到了齐国。这时,孔子五十岁。
公山不狃凭借费城反叛季氏,他派人来召请孔子去帮忙。孔子探索所依循的治国之道已经很久了,但抑郁不得志,无处可以施展,没有人能任用自己,就说:“当初周文王、周武王兴起于丰、镐而建立了王业,现在费城虽然小,该也差不多吧!”想要应召前去,子路不高兴,阻止孔子。孔子说:“他们请我去,难道会让我白白跑一趟吗?如果重用了我,我将在东方建立一个像周那样的王朝!”然而最终也没能成行。
以后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都长官,一年后,各地都效法他的治理办法。孔子便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又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前500)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到了夏天,齐国大夫黎?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势必危及齐国”。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行友好会晤,约定会晤的地点在夹谷。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地前去赴约。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兼办会晤典礼事宜,他对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的配合。从前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定公说:“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简略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彼此馈赠应酬的仪式行过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齐景公说:“好的。”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射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喧闹着一涌而上。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还差一级台阶时,便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左右看看婴与齐景公的眼色。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乐曲”。景公说:“好的。”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了。孔子看了又急跑过来。一步一阶往台上走,最后一阶还没有迈上就说:“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以腰斩,叫他们来个手足异处。齐景公大为恐惧,深深触动,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是慌恐,告诉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办呢?”主管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二十四史全译》鉴赏
文/李根勇
最近,同心出版社精装编版了,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人类社会丰硕的智慧宝库,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二十四史全译》
特邀精通古代典章制度的专家整理,翻译志书,内容严谨可靠,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小组重点项目,
收录二十四部史书,文白对照,译文准确,校勘精到,全88册,近亿字,近一亿字煌煌巨著,堪称二十四部史家绝唱,读中国,不可不读[二十四史]。今人读史,当读《二十四史全译》。
《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结集,自成书以来,一直作为一套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约三千二百五十余卷,五千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黄帝(公元前26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撰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到1784年《二十四史》集典完成,历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其著期之长,涵盖之广,跨度之大,衔接之密,行笔之精,工程之巨,历史都很少见。
放眼世界列国,如此恢宏巨典,堪称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二十四史》不仅是史学和文学的宝库,更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人士大夫鉴往知来,治国安邦,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二十四史》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了解中国不可不读《二十四史》。
镭射烫金,丝光绒布装裱,精美压凹纹饰,左栏《二十四史》原文,右栏《二十四史》译文,近期,由同心出版社出版,16开精装。真正的时尚古典,值得典藏。附配
《二十四史导读》及其《全译纪传人名索引》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
〈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
〈宋史〉〈金史〉〈元史〉〈明史〉
本套典藏书特点:
翻译工程浩大。据出版方推介,《二十四史全译》收录自《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史书,文白对照,原计原味,全译无删减。历时十三年,二百多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古籍研究所专家。二百多名古籍编辑,校对,制作人员经反复斟酌,修改,统一体例,精心校对,始竟其功。全书五千万字的译稿不断完善,每一部史书的译文都整体修改三次以上,出版前,原文,译文近一亿字的书稿共计精校十二遍。
真正的全译本。据出版方推介,近年来,先后出版了一些类似的译作,但多为选译,《二十四史全译》将纪,传志,表全部翻译;纪传人物不加择选,内容不加删减,编委会还组织精通古代典章制度的专家,对二十四史中占百分之二十的志书(制度史)如:天文志,五行志,礼乐志,舆服志,刑罚制,食货志等全部作了整理和翻译。这些艰深的制度史的系统整理和翻译,历史上都很少见,尤其具有文化价值。
文白双栏对照,方便阅读。《二十四史全译》采用双栏对照的排版方式,原文,译文互为参照,又互不影响,保证了阅读的顺畅。读原文者,能充分体味古汉语的古色古韵,遇到难点,对照原文,则迎刃而解;读译文者,读到精彩处,观照原文,更能感受到古汉语简健精微的魅力。阅读译文晓畅明白,引用原文练达准确。这种双栏对排的方式,为阅读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阅读《二十四史全译》,读史,欣赏,学习古汉语,一举而三得。
求二十四史的作者和书目
史记 ( 汉·司马迁 ) ▪ 汉书 ( 汉·班固 )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晔 ) ▪ 三国志 ( 晋·陈寿 )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 ) ▪ 宋书 ( 南朝梁·沈约 ) ▪ 南齐书 ( 南朝梁·萧子显 ) ▪ 梁书 ( 唐·姚思廉 ) ▪ 陈书 ( 唐·姚思廉 ) ▪ 魏书 ( 北齐·魏收 ) ▪ 北齐书 ( 唐·李百药 )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等 ) ▪ 隋书 ( 唐·魏征等 ) ▪ 南史 ( 唐·李延寿 ) ▪ 北史 ( 唐·李延寿 ) ▪ 旧唐书 ( 后晋·刘昫等 ) ▪ 新唐书 ( 宋·欧阳修、宋祁 ) ▪ 旧五代史 ( 宋·薛居正等 ) ▪ 新五代史 ( 宋·欧阳修 ) ▪ 宋史 ( 元·脱脱等 ) ▪ 辽史 ( 元·脱脱等 ) ▪ 金史 ( 元·脱脱等 ) ▪ 元史 ( 明·宋濂等 ) ▪ 明史 ( 清·张廷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