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和电驴哪个功能强大哪个比较好用
这两个软件我都有装,
从资源上来说:电驴远远要比迅雷好,因为在驴上可以下载到很多的国外资料,而且资料都是相当好的.
从电影上来说:电驴的片源也比迅雷丰富,而且电驴的影片大部份都是DVD版的,也正因如些,电驴的大部份片子文件都相当大,甚至是2G的都有.这一点迅雷就好得多了,迅雷很少见到500M以上的片子,大部分都是压缩的,但是时常会见到枪版,这个让我很不爽.
从速度上来说:电驴的速度没有迅雷快,迅雷基本上能保持一个速度,但电驴要会先时间,时间选的好,下的超快,选不好超慢.
从硬件上来说:电驴比较伤硬件,它很占CPU,我觉得内存没有个256M,还要不要将这个软件了,因为128以下的内存,只要你装了这个软件,基本上别的事别想做了,迅雷会好一些.
论述完毕
"能不能用迅雷下载电驴的资源啊"什么意思?这两个资源不一样,不能混搭.
迅雷与电驴哪个好用?
看你下载那种类型的文件了,如果整体而言,当然迅雷更胜一筹。但是迅雷占用内存比电驴高不少。当然了速度比慢驴也快很多
如果你下载的E2DK网络的资源,是电驴独有的资源,虽然电驴官网VeryCD已经说了不支持迅雷下载,但是迅雷软件还是能下载到电驴资源的,可以在电驴的资源列表上右击使用迅雷下载(千万别左击哦)
由上面简单地分析来看,作为一个普通的网络爱好者,用迅雷更方便一点,因为我们通常就下软件,视频,音乐,文档什么的。现在支持迅雷的网站不计其数,迅雷服务器整合的资源也多得吓人。如果你是个驴的忠实爱好者,那么也可以用驴,驴嘛,慢就一个字,但是,它慢有它慢的好处,基本上电驴上的资源你用驴都能下下来,用迅雷90%能下成功,但不是全部。这也是驴的特色所在哦!
最后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你可以亲自体验一下这两款软件,觉得哪个更适合你 你就用哪个。
电驴eMule怎么用?
1.点选项-连接,能力里下载填2000,上传填1000,上限两个都不填,也就是说不限制。端口全部填4661,填其它也行,记得填一样的就行。另外把中间的在WINXP内置防火墙中打开端口点一下。然后把下面的硬性设置设为2000,最大连接数设为3000。2.点选项-服务器除最后一项其它全勾上,特别是倒数第二项,仅自动连接到静态服务器一定勾上。3.点选项-扩展设置里在启动/退出EMULE时,打开/关闭....这一项勾上。4.在windows防火墙里打开emule,让电驴通行。或者干脆关掉防火墙如果你是低ID,做完这些,你会发现你的驴子变高ID了,我就是这样成为高ID的。5.选择一个优质的服务器衡量优质的服务器要素主要有四个:稳定-、文件多、ping值小,用户多。将这些服务器设为静态服务器。10几个左右就够了,不要太多。点电驴最上面的服务器选项,(新版电驴有可能隐藏了,如果没有双击上面左边空白处加进去就行了)你会发现好多服务器,选择你喜欢点右键加到静态服务列表。(推荐big系列与donkeyt系列的,我就是用这两个系列的,从没有连不上的时候,以前的SP2挂了,不然就用它了)6.同时下载多个文件推荐数目是20个左右,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毕竟东边不亮西边亮。很难想象你只下载1个文件,速度能快到哪里去。7.搜索下载源数大的文件不要被某些文件的名称所诱惑,名不副实的片子多的是!源多的片子就是热门的片子,是好片!有注释的文件要看看注释。
电驴eMule是什么软件,干什么用
eMule
已是世界上最大并且最可靠的点对点文档共享的客户端软件。开放源代码的政策,使许多开发人员能够对这个工程有所贡献,从而使发布新版本显得更有效率。
是p2p下载工具的一种
1.
eMule是什么?
eMule是建立在点对点(peer2peer)技术上的文件共享软件。它与传统文件共享的区别是:共享文件不是在集中的服务器上等待用户端来下载,而是分散在所有参与者的硬盘上。所有参与者组成一个虚拟网络,每个用户端都可以从这个虚拟网络里的任何一个人的机器里下载文件!同时每个人也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共享给任何人。
在eMule体系里有一些服务器,不过这些服务器不再存放文件,而是存放这些共享文件的目录或地址。每个用户端从服务器处得到或搜索到共享文件的地址,然后自动从别的客户端处进行下载,参与的客户端越多,下载的速度越快。
2.
下载原理
当你在搜索列表中选取了你要的文件并开始下载后,eMule会记录下这个文件的大小,文件名以及另一个叫做hash的特殊值。说得更确切一些,是一个MD4的hash值。这个值是根据你要下载的文件本身的内容计算得来,它可以让你知道你正在下载的文件是不是就是你所想要的。尤其是在文件的其他属性被更改之后(如名称等)这个值就更显得重要。eMule软件得到了这个信息后,会向所有添加的服务器发出请求,要求得到有相同hash值的文件。而服务器则返回持有这个文件的用户信息。这样我们的客户端就可以直接的和拥有那个文件的用户沟通,看看是不是可以从他那里下载所需的文件。而eMule最棒的部分就在于:你不是只在一个用户那里下载文件,而是同时从许多个用户那里下载文件。如果另一个用户仅仅只有你要的文件的一个小小片断,他也会自动地把这个片断分享个大家,而你就可以从这个用户的机器上下载这个片断。当然你也是一样。只要你得到了一个文件片断,系统就会把这个片断共享给大家。
电驴是什么东西
电驴是一款P2P软件。这个软件名叫eMule,实际上是电骡的意思。但是由于前身是一款名叫eDonkey的软件,所以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习惯称呼它为电驴。eDonkey网络,由美国MetaMachine公司开发,创始人Jed。McCaleb和Sam。Yagan在2000年创立,是一种文件分享网络。最初用于共享音乐、电影和软件。与多数文件共享网络一样,它是分布式的;文件基于点对点原理传输,而不是由中枢服务器提供。客户端程序连接到ed2k网络来共享文件。而ed2k服务器作为一个通讯中心,帮助用户在ed2k网络内查找文件。它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工作于Windows、Macos、Linux、UNIX等操作系统。2005年因与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官司败诉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为非法,被判罚向RIAA赔款3000万美元并且永久停止开发。
电驴是什么
1、电驴是被称为“点对点”(p2p)的客户端软件-一个用来在因特网上交换数据的工具。一个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得到文件,也可以把文件散发给其他的用户。
2、电驴和其他的点对点客户端软件的祖先是一个叫做“Napster”的mp3共享工具——尽管Napster只比电驴大几年,但是电驴在技术上则超过了Napster。Napster使用它自己的中心服务器来把两个点连接起来,然而电驴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服务器——由单个的用户们来维持。这样的充当服务器的用户们仅需要运行一个小小的程序并共享出他们几KB的因特网连接,就可以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其它用户服务。在这个强大而分散的网络的支持下,电驴甚至可以经得起愤怒的好莱坞制片商们RIAA的司法攻击。
Vagaa和电驴哪个好啊
Vagaa哇嘎高速下载会伤硬盘吗? ============================================================================================ 先打个比方: 1.工作时间的话题:如果一个人每天工作4小时,现在突然改成每天工作8小时,那这个人的劳累程序肯定至少要加一倍; 2.工作强度的话题:如果一个人原来工作强度已经有点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增加工作强度,那新的工作强度可能会让这个人觉得有点累; 同样,硬盘也是类似,硬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决定了的硬盘的使用寿命;因为高速下载肯定会让硬盘比原先只是打打字,上上网的强度要大得多,工作时间也长得多;下面先了解一些基本问题: 先说一下现代硬盘的工作原理 现在的硬盘,无论是IDE还是SCSI,采用的都是"温彻思特“技术,都有以下特点: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2。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3。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数的任 意排列的小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铁方 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轴电机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头:硬盘的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有一个磁头,从最上面开始,从0开始编号。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 触的,但是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采取在盘片的着陆区接触式启停的方式,着陆区不存放任何数据,磁头在此区域启停,不存在损伤任何数据的问题。读取数据 时,盘片高速旋转,由于对磁头运动采取了精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此时磁头处于离盘面数据区0.2---0.5微米高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 磨损,又能可靠的读取数据。 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 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承的工作负荷。硬盘磁头的寻道饲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步进电机,在饲服跟踪的调节 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盘工作时不要有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心轻放。 原理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头和数据区是不会有接触的,所以不存在磨损的问题。 其次,一开机硬盘就处于旋转状态,主轴电机的旋转可以达到4500或者7200转每分钟,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Vagaa哇嘎都没有关系,只要一通电,它们就在转.它们的磨损也和软件无关。 再次,寻道电机控制下的磁头的运动,是左右来回移动的,而且幅度很小,从盘片的最内层(着陆区)启动,慢慢移动到最外层,再慢慢移动回来,一个磁道再到另一个磁道来寻找数据。不会有什么大规模跳跃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损也是可以忽略不记的。 那么,热量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主轴电机和寻道饲服电机的旋转,硬盘的温度主要是因为这个。 其次,高速旋转的盘体和空气之间的摩擦。这个也是主要因素。而硬盘的读写?很遗憾,它的发热量可以忽略不记! 硬盘的读操作,是盘片上磁场的变化影响到磁头的电阻值,这个过程中盘片不会发热,磁头倒是因为电流发生变化,所以会有一点热量产生。写操作呢?正好反过来, 通过磁头的电流强度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到盘片上的磁场,这一过程因为用到电磁感应,所以磁头发热量较大。但是盘片本身是不会发热的,因为盘片上的永磁体是 冷性的,不会因为磁场变化而发热。 但是总的来说,磁头的发热量和前面两个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热量是可以辐射传导的,那么高热量对盘片上的永磁体会不会有伤害呢?其实伤害是很小的,永磁体消磁的温度,远远高于硬盘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温度。当然,要是你的机箱散热不好,那可就怪不了别人了。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