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康熙的十四阿哥

时间:2024-05-14 05:58:25 编辑:莆仙君

康熙十四阿哥胤禵简介

  爱新觉罗·胤禵原名胤祯,于雍正元年改名为允禵,康熙帝的第十四子,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十四阿哥胤禵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四阿哥胤禵简介
  十四阿哥胤禵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夺嫡之战中的牺牲品, 康熙大帝 英明一世,但是晚年还是因为继承人问题而焦躁不安,后来废除太子,直接成为诸多皇子争夺皇位的催化剂;八阿哥、四阿哥以及十四阿哥都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是最后康熙皇帝还是选择了稳重的四阿哥,也就是 历史 上的雍正皇帝,十四阿哥则是成为这场夺嫡之战中的牺牲品。

  十四阿哥胤禵有着很好地 军事 才华,多次在边疆战斗中告捷,康熙皇帝也是十分看好自己的十四皇子并且受封胤禵为“大将军王”在诸多皇子中,十四阿哥被很多大臣看好,因为年轻有为的十四阿哥确实可以胜任皇帝位置,但是康熙皇帝知道,治理 天下 与带兵打仗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为了让大清朝的基业着想,康熙还是没有选择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胤禵在夺嫡之战中失败,作为自己的亲生弟弟,雍正不想背负手足相残的骂名,将胤禵终生软禁在宗人府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准出来;雍正去世之后,给乾隆留下遗诏,让其必须除掉胤禵,后来乾隆以赐酒的名义将其赐死;胤禵明知酒中有毒,但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对于已经失败的胤禵而言,也许死亡是一个很好地摆脱机会;虽然胤禵在夺嫡之争中失败,但是胤禵在军事方面的才华确实让很多王侯钦佩,曾经一度收复边疆,是康雍乾的奠基人之一。
  胤禵怎么读
  胤禵是清朝历史中的重要人物,虽然在夺嫡之战中失败,但是在军事方面很有才华的胤禵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康雍乾盛世;康熙在世的时候,胤禵就很好地表现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多次带领八旗兵马平定边疆战乱;因为其在行军大战中神机妙算,康熙皇帝钦封胤禵为“大将军王”;胤禵两个字并不是十分常见,很多朋友不知道这两个字的读音,胤禵怎么读?yin ti 就是十四阿哥的名字;因为胤禵的禵字属于个体汉字,所以在平常的生活在很难遇见,这也是皇室成员取名字时的一个要素,就是暗指尊贵、罕见的意思。

  很多喜欢清朝历史的朋友知道,胤禵在雍正时期,也被唤作胤祯,这其中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史书中并没有太详细的记载;胤禵怎么读?已经不重要,对于一名后半生被软禁的皇室成员而言,胤禵这一生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失败者注定要接受不公平的事实,作为夺嫡之争中的失败者,胤禵的代价是终生遭到软禁,最后死在自己的亲人手中。

  胤禵怎么读?很多朋友并不是太清楚,yin 四声音调,ti二声音调,胤禵是一位在军事方面才华出众的亲王,虽然最终一无所有,但是对于胤禵而言,自己的名字长留在历史长河中,也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情,虽然是以失败者的角色演绎历史,胤禵在康熙执政年间平定边疆的英勇善战,如今还是历历在目。
  胤禵和乾隆关系
  胤禵和乾隆是清朝历史中一直谈论的人物,作为皇室成员,二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胤禵虽然在争夺皇位过程中落败,而后半生一直被雍正囚禁,但是这位康熙皇帝受封的大将军王确实为大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与其他的皇子不同,雍正登基之后,并没有处死十四阿哥胤禵,与其他阿哥不同,雍正和胤禵是亲兄弟,虽然在皇位争夺上二人是仇敌,但是雍正毕竟不想手足相残,最终还是放过胤禵。

  胤禵和乾隆属于叔侄关系,胤禵是乾隆的十四叔,但是乾隆并没有放过自己的叔叔,雍正死后,乾隆如愿成为大清王朝的君王,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宗人府寻找被先皇禁锢半生的十四阿哥胤禵,以 拜访 叔王的理由前去宗人府赐死胤禵;明知酒中有毒,胤禵还是没有任何选择,直接饮下毒酒,与世俗长辞;乾隆是一名出色的君主,在很大程度上完成康熙和雍正未完成的大业,开创了大清王朝最富饶的康雍乾盛世。

  关于胤禵之死,史书上并没有太详细的记载,像这样的皇室内部问题,个中有很多因素;胤禵乾隆二人一直是清朝历史的盲点,有的史书记载,乾隆处死胤禵是遵照先皇的遗旨,因为胤禵与雍正皇帝关系不和,由于是亲兄弟的关系,雍正不忍心处死胤禵,所以将其终生囚禁,待乾隆登基之后,直接将其处死,这样身为一国之君的雍正就不用背负手足相残的骂名。


猜你感 兴趣 :

1. 清朝康熙皇帝的八阿哥是谁

2. 清朝九龙夺嫡

3. 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简介

4. 清朝十四阿哥简介

5. 清朝名将岳钟琪生平简介


四阿哥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是谁?

鄙人所知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就是雍正帝的生母。而简单来说:1、出身包衣、乌雅德妃历史记载,雍正帝的妈妈,是康熙帝的德妃乌雅氏,这个德妃不是可不是简单人, 因为她是满洲镶蓝旗 包衣奴出身,换言之她是八旗军抓获的俘虏的后人。而这就是说,年轻靓丽雍正帝的妈妈,在成为德妃之前,在康熙身边一直是被人当牛马一样使唤的角色。可是这个女子也真的不简单,因为精力充沛的康熙帝,居然和她生了三个孩子。而这不从侧面夫妻两人关系之亲密,德妃个人魅力之厉害!要知道康熙帝可是有着一大群嫔妃的人,能和帝王丈夫生育三个孩子,能是一个简单的人?更别说在一个封建女子,能封建等级森严的王廷里,还能摆脱奴隶的身份,一跃成为封建主了。这人了得啊!2、派别重于血缘而当乌雅氏生下雍正帝后,她花心的丈夫,也开始移情别恋, 去接受更多女人的谄媚,流连在百花中享受封建帝王,如兽群之王般的特权,故此此时的她,不在像颜值巅峰时,那样受到康熙帝的待见,于是出于王室家庭团结的考虑,子嗣培养的考虑等等多种原因,雍正帝的抚养 ,就不再有她这个雍正帝亲生母亲担任。于是雍正帝被贵妃佟佳氏 抚养了。而这就是说,因为封建家庭关系的维护,向宠妃献媚等等原因。乌雅氏不得已必须和自己亲生儿子,斩断母子亲情。所以伴随着雍正帝的长大,雍正帝对养母佟佳氏的母子感情,远比对她这个生身母亲厚重的多。而这就是说雍正帝和自己的亲弟弟,日后不容水火,派别重于血缘 ,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兄弟两人,因为雍正帝的被收养而感情不深。

十四阿哥结局怎样

十四阿哥被远派皇陵并幽禁起来,后来改为圈禁,直到乾隆帝登基,十四阿哥才被释放,恢复了自由身,乾隆二十年,十四阿哥去世,当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十四阿哥简介爱新觉罗·胤_(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又名胤祯、允_,清朝宗室,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继位之后,为避雍正帝胤_的名讳,胤_改名为“允_”。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胤_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他却是以胤_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所以雍正帝胤_登基后将允_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_才恢复了自由。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初六日,允_去世。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结局是什么?

《雍正王朝》中的十四阿哥没有死,而是一直被软禁。《雍正王朝》中的十四阿哥是胤禛同母弟,胆子大,心胸小,通兵略,自幼与八阿哥胤禩亲近,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之一,但并不忠于胤禩,自怀夺位之心。康熙五十七年,被康熙亲封为抚远大将军出征青海。康熙帝驾崩后,雍正将其兵权收缴,软禁于景陵读书。扩展资料:历史上的十四阿哥一直活到了雍正帝去世,由乾隆帝继位。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自己的十四叔允禵和十叔允䄉。乾隆二年,允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不过,这时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多大的作为。乾隆二十年六月,允禵去世。他死后,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

康熙的十阿哥

康熙的十阿哥   爱新觉罗·胤誐(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清朝康熙帝的第十子。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十一,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是康熙成人皇子中除太子外,出身最高贵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因党附胤祀,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干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干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6人。   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胤誐(1683——1741)   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   康熙第十子,二十二年(1683)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   因与胤禟、胤祯支持皇八子胤祀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很反感。   雍正元年,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允誐赍印册赐奠。允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祀议其罪。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干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妻子及子女   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   继夫人赫舍里氏,佐领常海之女;   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   妾王氏,护军校灵保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初十日酉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本月十六日辰时卒。   第二子弘旭,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一月十九日午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二月初四日子时卒,年七岁。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二十六日丑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康熙四十八年乙丑六月二十三日未时卒,年七岁。   第一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八月十四日酉时生,母为媵妾郭络罗氏永保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头等台吉拉里达;女干隆八年癸亥六月十二日卒,年三十八岁。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子时生,母妾王氏,护军校灵保之女;本月十九日亥时卒。   第二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五月十二日戌时生,母为媵妾王氏凌保之女;女雍正五年丁未三月四日辰时卒,年二十一岁。   第五子弘暄,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一日午时生,母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喇普郡王之女;雍正十三年乙卯正月十九日卒,年二十八岁。妾马氏,护军校玛岱之女。一子:第一子告退域守尉永荣。   第六子弘晙,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干隆三十六年辛卯八月二十一日未时卒,年六十二岁。嫡妻迟佳氏,迟维俊之女;妾李氏,护军校四格之女;妾马氏,护军校马岱之女;妾周氏,周郁奇之女;妾周氏,周玉兴之女。三子:长子永钰,次子永道,三子永浓。   第三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二月五日子时生,母为媵妾王氏凌保之女,与第二女同母;女康熙六十一年己亥五月卒,年九岁。


康熙四阿哥是谁?

康熙皇帝共生了35子20女,但其中部分早夭,写入宗谱的只有24子11女
1、如果只算宗谱中的儿子,则康熙第四个儿子无疑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2、如果只算宗谱中的孩子(男孩女孩都算),那康熙的第四个孩子是二阿哥胤礽,也就是康熙的嫡长子,最早被立为太子的那个,在他前面有皇长女(养女)、大阿哥胤禔和皇二女
3、如果所有子女都算的话:
(1) 康熙的第四个儿子是赛音察浑,生于康熙10年12月,卒于康熙13年1月,生母是容妃,在他之前康熙还有三个儿子,结果都早夭,他是第四个,也早夭,因此才让第五个出生的大阿哥胤禔成为了宗谱中记载的皇长子(不是皇后所生,所以嫡长子是二阿哥)
(2) 康熙的第四个孩子(不分男女)是他第三个儿子承庆,生于康熙9年2月,卒于康熙10年4月,生母是惠妃,在他之前康熙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所以他是第四个出生的(不过都早夭)


康熙的24个儿子叫什么?

皇长子胤禔(这个字有好多读音zhī、tí) 皇次子胤礽 (réng) 皇三子胤祉 (zhǐ)皇四子胤禛 (zhēn) 皇五子胤祺 (qí) 皇六子胤祚(zuò)皇七子胤礻右(yòu) 皇八子胤禩 (sì) 皇九子胤禟 (táng)皇十子胤礻我 (é) 皇十一子胤禌(zī) 皇十二子胤祹 (táo)皇十三子胤祥 (xiáng) 皇十四子胤禵 (tí) 皇十五子胤禑 (wú)皇十六子胤禄 (lù) 皇十七子胤礼 (lǐ) 皇十八子胤祄 (xiè)皇十九子胤禝 (jì) 皇二十子胤祎 (yī) 皇二十一子胤禧 (xī)皇二十二子胤祜 (hù) 皇二十三子胤祁 (qí) 皇二十四子胤礻必 (mì)拓展资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2]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的四儿子是谁?

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第四个儿子,四阿哥胤禛当上了皇帝,也就是雍正帝。雍正皇帝,清世宗胤禛(1677~1735),胤禛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康熙的太子被废后,胤禛继承皇位,改元雍正。胤禛诚信佛教,深谋远虑,性格刚毅,处事果断。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力行改革,整治贪腐,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等。促进了国家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对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子弘历。史书评价:《清史稿》:“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扩展资料:九子夺嫡: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大阿哥胤禔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禩。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禩严加提防。胤禩小时候被大阿哥的母亲惠妃抚养,故大阿哥对他感情较好。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禩勾结胤禔,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旧账。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胤禛是康熙的第几子?

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新步步惊心》中的角色,清康熙第四子,由演员杨祐宁扮演。雍正是清王朝第五位皇帝,前四位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圣祖康熙。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在所谓“九龙夺嫡”的争斗中,意外成为皇位继承人。雍正出生于1678年,病逝于1735年,他一生总共生了十个儿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来被称为乾隆皇帝的皇四子弘历。其他儿子:老大胤禔,本序第五。康熙十一年生,因为是庶妃所出,虽然年龄最长,却没有当上太子。这位皇长子自来对太子之位欲望强烈,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高潮之时,胤禅禔自作聪明地认为,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都已死绝,嫡子全无,只能立长,太子之位非他莫属。于是不自量力地向康熙提出,如果要杀废太子胤礽,可以由他出面,让康熙避免食子之物议。岂料康熙当时心中悲痛惨绝,又对胤礽仍存希望,于是迁怒于胤禔,将他夺了爵位,永远圈禁起来。直到雍正十二年,圈禁了26年的胤禔病逝,享年62岁,勉强算作善终。老二胤礽,本序第六。康熙十三年生,母亲是皇后赫舍里氏。他自幼深为康熙所宠爱,大概是前面的四个儿子夭折的怕了,康熙给这个儿子起了个汉人小名“保成”。他一岁时便被立为太子,康熙挑选了许多年高德劭的老臣教育儿子读书学习。长大成人后,太子一度表现的很出色。但大概因为康熙在位时间太长,胤礽三十多岁了还是太子,难免心生怨望。加上当时康熙诸子争位非常激烈,胤礽表现不如康熙之意,于康熙四十七年、五十一年两度被废,被禁锢于咸安宫,雍正二年忧愤交加去世,享年50岁。老三胤祉,本序第十,康熙十六年生。他素来与太子交好,皇储之争时没表现什么欲望,故而在康熙时没有受到处分。但到了雍正在位时,胤祉父子连连犯错,特别是雍正八年时怡亲王胤祥去世,胤祉没有像雍正想像中那么悲伤,因此被夺爵,还被扣上了和阿其那、塞思黑往来交结的罪名,被圈禁于景陵。雍正十年去世,享年55岁。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胤禛是康熙的第几子?

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子。雍正,清世宗,全名爱新觉罗·胤禛,是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清朝第五位皇帝。公元1678年德妃乌雅氏在宫中产下皇四子,后被皇贵妃佟佳氏抚养长大。公元1722年,康熙帝崩,胤禛继位,年号雍正。公元1735年去世,在位13年,作为康乾盛世承上启下之人,为其儿子乾隆的治世打下坚实基础。人物成就1、整顿吏治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在这样一个虚假繁荣的背后,雍正早已看在眼里。雍正一即位,便着手整治,要求文官不贪墨,武官不克扣军饷,为此还专门成立会考府,对财政进行审计。制度上防止了腐化等现象出项的空间。2、建立军机处原来清朝军事上的工作主要有议政处来决议,平时国家行政事务则由内阁处理,雍正则在议政处和内阁以外建立了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5-7人,共商军国大事,进步在朝决议计划功率。可是军机处权利过大,位置在内阁之上,使得内阁原有的拟旨及其批驳皇帝错误决议等权利形同虚设,雍正大权独揽。3、改土归流改动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头人准则,对此中心没有任免权。改土归流准则在全国的推行,改动了这种状况。流即为流官,由朝廷派遣,有任期,故而加强中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4、滩丁入地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都是土地和人丁分头交税,雍正将人头税摊到土地税中,这么就免除了困苦老百姓没有土地还仍然缴纳人头税的不公平局面,减轻了封建税负及人身依服,一起客观上刺激了人员的添加。

康熙传位给四阿哥还是十四?

康熙传位给四阿哥。康熙遗诏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雍正即位后,始建秘密立储诏书,封于匣内,高悬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皇帝死后取出,昭告天下。雍正皇帝继位,民间及野史传闻甚多,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矫诏篡位,认为康熙帝本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禵,而皇四子胤禛(即雍正)串通隆科多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辽宁省档案馆专家介绍,传位诏书中的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康熙九龙夺嫡,皇四子继位太子胤礽再度被废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四阿哥同母弟,后改名允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康熙传位给四阿哥还是十四

历史上康熙传位给了老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注意事项:1、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蕴万民康宁,天下熙盛之意,蒙古语为平和宁静。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