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绿润的介绍
杨绿润一般指洛丽泰·扬。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曾因主演《农家女》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好莱坞三十四年代的明星,因患卵巢癌于当地时间2000年8月12日去世,终年87岁。她是第一个拍电视的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除了获得过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奥斯卡奖外,她还曾因在NBC电视台主持播放了8年之久的个人秀节目《洛丽泰·扬》而获得过三次电视艾美奖。在26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曾拍过88部电影,几乎与同时期的所有著名男星合作过,如克拉克·盖博、斯宾塞·屈赛、加利·格兰特等,主要作品有《主教之妻》等。人物生平生于美国盐湖城,3岁时因父母离异而被母亲带到好莱坞。4岁时便得以有机会在银幕露面。曾先后为福斯公司以及哥伦比亚和派拉蒙拍过多部影片。1947年,她以在《农家女》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第二十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49年她以《到马厩去》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53年她退出影坛,转而在电视界发展,并获得极大成功。她主持“洛丽泰·杨剧场”长达8年之久,在电视界享有很高荣誉。此外她还参加电视剧演出,并三获艾美奖。晚年的她则热衷于从事天主教慈善活动。
有哪些外国人在电影电视剧里扮演过中国人?
黄柳霜,1930年
黄柳霜的职业生涯从1919年到1961年,被称为第一位华裔国外电影明星,黄柳霜的本名是黄柳松,在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出演了 60 多部电影,以及电视、戏剧和广播。1922 年,她在 17岁时在《海逝》中首次亮相。黄柳霜因在《巴格达窃贼》(1924 年)、《上海快车》 (1932 )和《刘松夫人画廊》(1951 年)中的角色而闻名。在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她经常被塑造成一些刻板的角色,比如异国情调的奴隶女孩或邪恶的龙女。
“我已经厌倦了我必须扮演的角色,”她在1933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说。“为什么银幕中国人几乎都是片中的反派,反派如此残忍——凶残,奸诈,就像草丛中的蛇。我们不是那样的。”
1949 年,在黄柳霜从银幕息影之后,《南华早报》的一篇文章指出,“黄柳霜小姐,在六年内拍了她的第一部电影(《影响》),她说她厌倦了做一名向国外展示中国阿谀奉承的演员,她目前的形象是富有同情心的,她说如果有人愿意扮演她,她会拍更多的电影。”
但是在他那个年代,属于他的正面形象并没有到来,黄柳霜在1961年去世之前只出演了另一部电影《黑色肖像》(1960 年)。
2.詹姆斯·重田
卡罗尔·贝克和詹姆斯·重田在 1961 年的电影《太阳之桥》中
詹姆斯·重田出生于夏威夷,是在朝鲜战争中服役的第三代日裔国外人,回到国外后,他以“ Guy Brion ”的笔名开始了他的国外职业生涯,成为一名夜总会艺人。
詹姆斯·重田因在《花鼓歌》(1961 年)中饰演王塔而闻名,这是一部改编自音乐剧的电影,该音乐剧是第一部以亚裔国外人为主的好莱坞电影,并获得了五项学院奖的提名。重田还因在《深红色的和服》(1959)、《像龙一样行走》(1960)和《通往太阳的桥》(1961) 中的角色的精彩表演脱颖而出。
在2006年的纪录片《倾斜的屏幕:电影和电视中的亚洲男人》中,重田回忆起在他职业生涯早期,一位米高梅导演告诉他,“如果你是白人,你将成为一个大明星。重田评论了这段对话,这是他第一次对可能存在一些歧视的事实有深刻的了解。
3.关南施
演员关南施,1960 年。
关南施是一位华裔国外女演员,她的职业生涯始于在英美浪漫剧情片 《苏丝黄的世界》(1960)中扮演主角。次年,她在改编自1958年百老汇音乐剧的电影 《花鼓歌》中扮演琳达·洛的角色。
1960 年
《洛杉矶时报》
的一篇文章附有相关的照片,承认这位明星经常被排挤。电影行业有一个很方便的小噱头,叫做‘类型转换’,它会导致明星一遍又一遍地扮演同样的角色,因为他们看起来很像,”文章写道。“由于她令人惊叹的欧亚美貌,《苏丝黄的世界》的明星关南施曾有过令人震惊的印象,她扮演了无数的艺妓、蝴蝶夫人似的女主角。
关南施在2022年7月接受菲律宾新闻网站Rappler采访时回顾了她的职业生涯,她说:“当我们在60年代初开始从事电影行业时,电影行业中只有少数亚洲演员,我们都认识,我们都互相支持,是的,我希望我们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4.梅木三吉
日裔国外女演员梅木三吉在电影《再会》中与她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合影留念,1958 年
日裔国外歌手兼女演员梅木三吉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东亚裔国外演员,她在《再见》(1957年)中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该片由马龙·白兰度主演,讲述了朝鲜战争期间一名国外空军飞行员摔倒的故事爱上了梅木三吉扮演的国外舞者。梅木三吉还因在《花鼓之歌》中扮演移民新娘以及在国外情景喜剧《爱迪的父亲求爱》(1963 年)中扮演国外管家而闻名。
在 2018 年的娱乐采访中,梅木的儿子迈克尔胡德问她,为什么她同意在《花鼓歌》中扮演重口音的角色。“我不喜欢这样做,”她回答说,“但是当有人付钱给你做一份工作时,你就会做这份工作,而且你会尽力而为。”
二战结束后,梅木因她的国外血统而面临审查。战争爆发时她只有13岁,还住在国外。在 1959 年的《迈克·华莱士访谈》一集中,在谈到她在国外战时的生活时,记者问她,“你讨厌国外吗?”她回答说:“不,我没有。我只是讨厌战争,因为我在与饥饿作斗争。我只是希望战争能在今天或明天结束。”
5.凯伊·卢克
在 1937 年的电影“百老汇的陈查理”中,凯耶卢克饰演李陈,黄脸华纳奥兰德饰演陈查理。
凯伊·卢克(Keye Luke)是一位华裔国外演员,他在格蕾塔·嘉宝(Greta Garbo)主演的《彩绘面纱》( The Painted Veil)(1934 年)中以一个不为人知的配角开始了他的好莱坞生涯。卢克出生于中国,三岁时移民国外。根据特纳经典电影公司的说法,当一位米高梅制片人正在寻找一位“英语口语不错”的中国演员时,他出演了《彩绘面纱》 。
卢克最初在好莱坞担任商业艺术家,为福克斯和RKO剧院做宣传艺术。根据他1991 年在《纽约时报》上的讣告卢克在因种族问题被拒绝出演后,在1990年代初反思,“中国角色如果能演,就应该由中国演员来演。但如果一个演员能让你感受到现实,那个人就应该得到这个角色。”
卢克最出名的是他在探案电影中扮演的“陈查理”一角。他的第一个重要角色是在巴黎的陈查理(1935)。陈查理的电影以虚构的檀香山警察局长的侦探工作为特色,他被描绘成福尔摩斯的模仿者和典型的亚洲智者。
根据2017年的教科书《国外电影种族:塑造一个国家的声音和愿景》,这些电影将亚洲查理陈描绘成和蔼可亲且聪明,但侦探通常由黄脸的白人演员扮演。陈查理的儿子通常由亚裔国外演员扮演,协助他调查,并被贴上“一号儿子”、“二号儿子”和“三号儿子”的标签。卢克 1991 年在《卫报》上的报告标题为“好莱坞的亚洲第一”。
杨绿润的个人经历
生于1913年。她是好莱坞第一批成功由电影向电视剧转型的女演员。改变发生在1953年,洛丽塔出现在“致洛丽塔的信”中(后来该杂拼连续剧被称作“洛丽泰·扬秀”)。杂拼剧是上世纪50年代电视节目的主打,通过不同的角色展示不同的故事,并且周周拍摄。洛丽塔主持并制作了这部连续剧,并出演了一半以上的剧目。借助影星形象的魅力,洛丽塔风格同样成为她的电视标志。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刺激了其他类似的电视剧,但是洛丽塔是最成功的。和露西尔·鲍尔一样,她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功完成自己的电视剧的女性、第一个在电视广播网上推出自己的电视杂拼剧的女性、第一个同时获得奥斯卡和电视艾美奖的女性。 2000年逝世。
查出颈动脉斑块哪些情况下需要口服他汀,颈动脉斑块用
老人检查报告显示:双侧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双椎动脉流速较正常低,考虑供血不足。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引起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酯、糖尿病、肥胖、吸烟等。颈动脉斑块治疗方法为: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一天口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尤其不主张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同时应控制血糖、血脂在理想水平。要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要低盐、低脂;要戒烟、限酒;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与心态。二、药物治疗: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阿斯匹林75mg/日,或拜阿斯匹林100mg/日;2、服用活血化瘀活中药:如心脑康、维脑路通、步长脑心通等口服;3、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目前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或减小斑块,治疗方法相对比较安全。4、手术治疗: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手术。但因有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所以要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5、定期复查: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并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结合老人的情况,虽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但斑块呈稍强回声,说明斑块相对稳定,另外颈动脉内径正常,血流充盈好,说明动脉无狭窄,结合老人年龄较大,目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好,可给予改善脑供血的药物,可口服,也可输液。同时选择阿斯匹林与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服用。
黄先生用英语怎么说
黄先生:Mr Huang英文的xxx先生表达方式是:Mr xxxMr是Mister的缩写形式,意思是先生 ,用在姓前,表示称呼。Mr的用法:1、mister常略作Mr.或Mr,,用于姓或姓名前作为对男性一般的尊称,其复数略作Messrs.,用于姓前,多见于合伙的私营企业名称。2、mister在口语中可用作称呼语,尤其为儿童所用。3、mister可用来指没有特殊尊称或头衔的人或无学位的“自学成才者”“平民”。扩展资料:英语头衔使用:1、Mrs,如果你知道那个女子已婚,并用丈夫的姓,可用Mrs。2、Ms,如果你不知道那个女子是否已婚,是否用丈夫的姓,可用Ms。3、Miss,如果你知道那个女子未婚,可用Miss。4、Dr,如果你知道那个人(男女)是博士毕业,可用Dr。
车在收费停车场被偷停车场有责任吗?
据媒体报道,3年前,成都锦江区的程先生把车停在家门口的停车场,5天后要用车时,却发现价值21万的本田车不翼而飞。法院判决停车场承担20%的赔偿责任,但停车场承包人始终以“没钱”为由拒绝给付。图为停车场负责人被法警强制执行,在搜查出收据、账单、钱款的登记表上签字确认。经法院查账发现,停车场一日进账流水过万,却把5万多欠款拖了3年。面对如此“花式”赖账,4月17日上午,锦江法院执行干警集体将被执行人带回法院。停车场承包人现场通过手机转账,将全部欠款一并转给程先生。账目显示停车场日进万元,法院要求当场支付所有赔偿款。停车场负责人在锦江区法院执行法官的见证下签订协议进行赔偿拖欠款。
杨绿润怎么死啊杨绿润正面的照片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重生的说法吗?前几天,一个网友在调查资料的时候看了1932年的报纸。范冰冰上了报纸。范冰冰不是1932年出生的,所以可能会出现在报纸上。仔细调查后发现,这并不是范冰冰,而是一个长得和范冰冰很像的演员的名字。以上照片中两人的相似度在100%左右。网友说,“这个很像。不就是前世吗?”.虽然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但是类似的人不多。前世的话是虚构的吗?据这位网友说,为了调查写论文的材料,无意中发现了1932年《申报画刊》的女性身材和范冰冰的相似之处。通过模糊的文字,可以看出画中的女子是美国华纳公司的电影女演员。这是她化妆成中国女人后的肖像。这张照片是侧面拍的,和范冰冰的侧面很像。照片中的女子名叫杨绿润,职业和范冰冰一样。她不仅是演员,还出演了电影《老实人黄先生》。《申报》确实是1930年以来出版的《绘本周刊》。范冰冰前世拍的照片的主人叫杨绿润,是个纯白的人。化了妆之后,他只看起来像范冰冰。杨绿润真名叫洛丽塔?杨是20世纪30年代(约1932年)美国华纳公司的白人电影女演员。她很漂亮,但不太像范冰冰。之后为了拍中国女性的画报,她化妆成这样。好像范冰冰的脸有一种很美的标志,是化妆师想象中的美女。杨绿润这辈子和范冰冰是同一个演员。杨绿润洛丽塔年轻的LorettaYoung是20世纪30年代(约1932年)美国华纳公司的电影女演员,她是纯白的。她和露西尔鲍尔一样,是为数不多的成功出演自己电视剧的女性,是第一个在电视上介绍自己电视剧的女性,也是第一个在电视上同时获得奥斯卡和艾美奖的女性。他于2000年去世。
在黄汲清先生诞辰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黄汲清先生诞辰100周年。黄汲清先生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汲清先生的科学活动和著作涉及地球科学的诸多方面,在开创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事业,建立中国大地构造理论,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勘查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从事地质事业70年的时间里,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20部,其中,一些被国外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82年,他获得国家颁发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1994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黄汲清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地质工作和科学事业,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黄汲清先生1904年3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地质事业。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他对秦岭、四川、云南和贵州进行了开拓性考察和研究,撰写了专著《中国南部的二叠纪地层》,奠定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1932年,他赴瑞士留学,在浓霞台大学进行地质研究,写成《瑞士华莱县素女峰-破金瓜峰地区之地质研究》,1935年获得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他1936年回国,1937年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40年代初在新疆寻找石油;1945年,他出版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英文版),首次系统划分了中国及邻区的基本构造单元和构造旋回,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理论,被誉为亚洲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也使他成为中国大地构造领域无可争议的奠基人。他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在40年代末主编出版的14幅中国东部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及1∶300万首幅中国地质图,对20世纪50年代全国大规模矿产普查和区域调查起到了指导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汲清先生积极投身于新中国地质找矿事业,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担任中央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和参议委员会副主任,第15和32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常委、荣誉委员等。20世纪50年代,他参与主持了全国第一轮石油普查,提出并具体部署了松辽平原等地的工作,为一批重要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60年代,他组织并指导全国1∶100万国际分幅包括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在内的综合地质图件的编制,对地质找矿和国家建设起到了多方面的指导作用。70年代,他结合板块构造理论,发展了多旋回观点,提出了“手风琴”式构造运动模式。20世纪80年代,他出版的《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获首届国家图书奖;1984年,在塔里木盆地石油资源座谈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促进了塔里木油气勘探工作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关心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开发工作。黄汲清先生不仅在地质学理论和地质找矿方面有突出的建树,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国敬业是他取得辉煌成就的力量源泉。黄汲清先生一生,矢志不渝地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地质事业,把祖国的荣辱作为自己的荣辱,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地质事业上。治学严谨是他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黄汲清先生重视野外调查、坚持地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百家争鸣,体现出了一代地质大师的优良学风。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是他优秀品格的重要表现。他襟怀坦白,刚正不阿,坚持真理,敢于直言,表现了一位科学家的处事品格。关心青年、培养人才是他不遗余力、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他亲自培养的一大批学生中,不少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黄汲清先生曾提出,以他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奖金建立一项基金,以奖励在地质科研和地质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人。自2001年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设立以来,已有10位青年同志获奖。今天,在我们纪念黄汲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又有14位青年同志获奖,具有特殊意义。在此,我向获得此项殊荣的青年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我也希望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努力下,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办得更好,使之在激励青年地质科技人才献身地质事业,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纪念和学习黄汲清先生,继承和发扬黄汲清先生的精神,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广大地质工作者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目标,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强盛作出贡献;就是为了大力弘扬求实创新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探索,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勇攀科学高峰;就是为了大力弘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精神,为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地质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先行,必须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地质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黄汲清先生等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在发展繁荣地质事业、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