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ubuntu 7.04

时间:2024-05-13 10:42:37 编辑:莆仙君

Ubuntu怎么分区啊

这要看你安装Ubuntu用来做什么了。情况不一样的。根据一般情况给你些建议。
根分区,30-50G,根分区和home一般最大就可以了。因为安装软件的话会分散到根分区下的各个文件夹里。占用还是很多的。各种软件更新,缓存,都挂载在根目录下。如过你单独再挂载var文件夹的话。根目录可以少小一点。但是你只分那几个区,还是大一点的好。
boot,200M左右。主要是系统引导,这个不用太大,我一般分200M给它。
home,和根分区差不多大就行。家目录,主要是放你的软件的配置文件,还是蛮重要的,一般你自己下载的各种文件,比如图片、视频deb软件包等等,都放家目录里。(系统升级文件在根分区的var下面)
swap,设置成你内存的1-2倍就行,看你内存情况,不用太大,(内存不到1G建议还是大点的好。)空间紧张弄个500M也成。这和windows下的虚拟内存差不多。在你硬盘上开辟一块空间,内存紧张的当内存用。现在的内存基本上已经够用了。但是也推荐你设置。
除此之外建议你单独在挂载var这个目录。你安装Ubuntu的时候会看到的。这是系统升级文件存放的地方,一般安装完Ubuntu的时候会提示你升级,还有平时你用软件中心、apt-get等等安装的软件都会保存在这个文件夹下面,所以时间长了这个文件夹会变得很大(你不清理的话)。可以单独分给它8-20G,这样根目录也可以少分一点。
除了你说的这些在你安装的时候还有很多文件目录可以挂载你看情况决定就行了。可以都尝试下。


ubuntu如何分区

以Ubuntu Linux 12.04.3为例来为大家图文讲解手动对硬盘进行分区的方法。在如图1所示的分区界面中有两个选项可供选择。最简单的莫过于“清除整个硬盘并安装Ubuntu”选项,单击“继续”按钮,安装向导将根据原有的分区信息自动选择合理的分区方式。                               图1:Ubuntu Linux分区向导如果希望对分区过程进行完全控制,可以使用“其它”选项。单击“继续”按钮,安装向导将把用户带至手动分区界面,如图2所示。 图2:手动分区模式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前硬盘的分区信息,由于我使用的是虚拟机为大家进行演示,因此,只能看到一块没有使用过的硬盘,硬盘容量为20GB。第一步:选中空闲的磁盘空间,点击“添加”按钮,弹出“创建新分区”对话框,新分区的类型为主分区,挂载点为/boot,新建分区容量为128MB,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 图3:建立启动分区这个挂载点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接下来要新建一个交换分区。第二步:选中空闲的磁盘空间,点击“添加”按钮,弹出“创建新分区”对话框,新分区的类型为逻辑分区,“用于”选择“交换空间”,新建分区容量为1024M,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 图4:建立交换分区交换分区相当于Windows中的“虚拟内存”,如果物理内存小于或等于512MB,建议分配交换分区的大小为物理内存容量的2倍;如果物理内存大于512MB,建议分配交换分区的大小等于物理内存容量;如果您的内存够大也可以不建立交换分区。按同样的方法依次建立/var、/tmp、/home等挂载点,最终分区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5:最终硬盘分区结果

如何在普通电脑上安装苹果中文版的系统,要求双系统

1.普通pc安装MAC OSX被称作黑苹果。安装黑苹果不会对现在的系统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还可以免费体验一下苹果的系统,坏处就是安装过程繁琐。安装黑苹果最好是NVDIA的显卡,因为苹果电脑同意都是N卡,不然安装完以后很难找齐驱动,再就是处理器最好是Intel的,理由同上。2.安装过程,首先将主板ACHI打开,这个在BIOS里面可以找到,然后用硬盘助手将系统文件写入安装盘。苹果的系统比较大5.6G的样子。3.然后用变色龙,做好引导,直接点安装。这个界面最好选择中文的,然后重启电脑,启动的时候选择变色龙引导,然后就和普通PC的安装过程差不多,建议耐心等待。

ubuntu 安装问题

安装ubuntu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wubi安装,在windows运行wubi后,程序会要你在一个分区(最好不要系统区)建立一个一定大小虚拟区域,用虚拟光驱载入下载的ubuntu的iso光盘,按它的指示一步一步进行安装,安装后会自动在windows启动选项中加入ubuntu项,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与独立硬盘安装的相同。不用时和windows其它程序一样,只要在删除程序中删除它就可以了。建议一般为学习的用户都用这种方法。用“ubuntu wubi安装”搜索可以有很多详细教程。
第二种:是刻盘后,和装其它系统一样用光盘启动安装,比较复杂,性能最好,建议用于开发和研究的用户使用。
第三种:用虚拟机安装,由于性能受虚拟硬件的影响,3D等功能不能使用,适合只是为了了解ubuntu或偶尔用它做一些工作,不用切换系统就可以使用,方便。


ubuntu系统安装问题

  建议你啊因采用双系统安装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可能将Windows分区误删除等,所以在安装Ubuntu系统前最好对WinXP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做一个备份。 查看计算机是否有空闲磁盘空间或分区  因采用双系统安装方式安装Ubuntu,需要有单独的物理分区,因而在安装前首先要查看本地计算机的磁盘分区情况。在WinXP系统桌面的“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管理”项,则出现“计算机管理”程序窗口。展开该窗口左侧的“计算机管理(本地)”,单击“存储”下的“磁盘管理”项,则在窗口的右侧显示当前计算机可用磁盘及磁盘分区的信息
3.准备Ubuntu安装光盘  这里我们使用最新的Ubuntu桌面版安装镜像文件:ubuntu-8.04.1-desktop-i386.iso。将该镜像文件刻录成光盘,从光盘启动进行安装以上几项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安装了。  4.开始Ubuntu安装  将Ubuntu系统安装光盘放到光驱中,重启计算机后,出现安装选项菜单,菜单的第一项是“试用Ubuntu而不改变计算机中任何内容”,因该安装光盘为Ubuntu的LiveCD,采用该项可以让我们从光盘运行Ubuntu系统,在确认需要安装时才安装到计算机上。第二项为“安装 Ubuntu”,即直接进入安装过程。选择第一项与第二项均可以,这里我们选择第一项。过一会将进入Ubuntu漂亮的GNOME集成桌面环境,点击桌面上的 Install程序图标即开始安装。系统提供了图形化的安装向导程序,安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选择语言。在“欢迎”窗口左侧的语言列表中选择“中文(简体)”。  第二步:选择国家及所在城市。在第一步选择了“中文(简体)”语言后,城市自动设为shanghai即上海,区域为中国,使用默认值即可。  第三步:选择键盘布局。使用默认的键盘布局。  第四步:预备磁盘空间安装向导提供了三个选项:向导-使用整个磁盘;向导-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手动。如果选择“向导-使用整个磁盘”,向导会自动帮我们进行磁盘的分区工作,但它会破坏整个磁盘的数据,包括已安装的WinXP系统。选择“向导-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则向导程序会将磁盘的空闲空间(本安装试验中空闲磁盘空间容量为35.15GB)全部分配给Ubuntu系统。这里我们介绍手动对磁盘进行分区的操作过程。 在“预备硬盘空间”窗口,选择“手动”项,点击“前进”按钮,则出现“准备分区”窗口在该窗口的设备列表中,我们可以系统中有一个用“/dev/sda”标识的磁盘设备,该设备有两个已分配的分区:一个为用“/dev/sda1”标识的文件系统格式为NTFS的分区;另一个是用“/dev/sda2”标识的文件系统格式为FAT32的分区。最后一行列出了磁盘空闲空间的信息,这也正是我们安装Ubuntu系统所要使用的磁盘空间。下面我们在该空间上创建两个必需的分区:系统主分对选中的行进行操作 首先创建主分区。选中“空闲的空间”行,点击“新的分区”按钮,出现“创建新分区”窗口。Ubuntu系统使用的分区大小建议在4GB以上,文件系统类型为EXT3,而挂载点(即系统根目录)为“/”。这里我们创建一个容量约为20GB的Ubuntu主分区。“新分区的类型”选择“主分区”,在“新建分区容量”后的栏内填写上20480,默认以MB为单位,文件系统类型选择“Ext3日志文件系统”,而挂载点选择“/”,挂载点也是Ubuntu系统中的文件系统的根目录 接着,创建一个交换分区,交换分区的作用是当内存不够时暂存从内存移出的内容,交换分区的大小一般设为当前计算机物理内存的两倍,如内存大小为512MB,则交换分区大小设为1GB。文件系统类型为swap(交换空间),不需要挂载点。因安装计算机内存为1GB,这里我们创建一个容量约2GB的交换分区。至此,Ubuntu系统安装所需的磁盘空间就准备好了 第五步:迁移文档及设置。如有合适的Windows系统的账户信息可以被导入到Ubuntu系统中,将会在系统列表中显示出来,如没有或不打算导入任何用户账号信息,点击“前进”按钮到下一窗口。  第六步:你的身份是什么?设置Ubuntu系统的首个用户账号,并且设定主机名。这里设定的用户密码务必要记住,后面登录系统和进行系统管理时均需用到该密码。  第七步:准备安装 安装向导程序给出前述过程中用户各项设置的小结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Install”按钮进行系统的安装,安装过程约需15分钟左右,安装完毕后,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
由上面列出的安装过程可看出,用Ubuntu的LiveCD光盘安装极为方便,除了硬盘分区的设置外,其余的设置均很简单。Ubuntu系统安装后的常见设置  Ubuntu系统安装好后,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些设置,以让Ubuntu系统更能适应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更能满足用户的工作和学习需要。常见的设置包括网络设置、软件源设置、中文环境和输入法设置及桌面美化等。  一、设置网络  如果是在没有联网的单台计算机上安装Ubuntu系统,系统安装好后直接就可以使用了。但如果要实现许多功能,如上网或开启桌面立方体效果等,则我们需要另外安装许多软件,而从网络来安装这些软件将显得异常方便,所以我们的设置任务就从网络设置开始。  在Ubuntu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器程序来配置网络。在GNOME集成桌面环境上方菜单条的右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计算机的程序图标,点击该图标将出现“手动配置”菜单项,点击该项则出现“网络设置”窗口 Ubuntu系统的所有网络配置均可以通过该窗口来完成,支持的网络包括:有线以太网络、PPP拨号上网、ADSL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等。这里以配置有线以太网络并通过宽带连接Internet为例。网络架构为电信ADSL宽带接入,宽带“猫”联接到交换机,安装Ubuntu系统的计算机也连接到交换机,使用10.0.0.*网络。  点击“网络设置”窗口的“解锁”按钮,输入管理员密码(即在Ubuntu系统的安装过程中设定的第一个用户账号的密码)后,因计算机中的第二块网卡连接Internet,则选择“连接”选项卡中的“有线连接(eth1)”,并点击右侧的“属性”按钮,在出现的“eth1属性”窗口中,选择使用静态IP地址,并设定相应的IP地址及网关地址。在“网络设置”窗口的“DNS”选项卡中设定合法的DNS地址,则网络配置就完成了。运行Firefox浏览器或输入ping命令来检测网络是否连通,如连通则表明网络配置成功。有关其它网络的配置,读者可参考Ubuntu中文论坛 http://forum.ubuntu.org.cn/的“系统安装区”的“网卡问题以及网络和拨号”版块的相关内容。二、设置软件更新源  1.分清软件组件的概念  Ubuntu软件仓库包含成千上万个软件包,它们按照提供的功能和是否符合自由软件哲学被分成四类组件,即“main”(官方支持)、“restricted”(设备的专有驱动)、“universe”(社区维护)和“multiverse”(非自由),以反映不同的许可证和可用的支持级别。在通常性况下,来自 main(“官方支持”)的软件会被安装,以满足大多数计算机用户的基本要求,而同样被安装的还有来自restricted(“版权限制”)的软件,其为对系统可用性具有重要性的软件包。  main组件只包含符合Ubuntu许可证要求并可以从Ubuntu团队中获得支持的软件包。其力图使日常使用Linux系统时所需的任何东西包括在内。在这个组件内的包可以确保得到技术支持和及时的安全升级。在此组件内的软件必定是符合Ubuntu版权要求(Ubuntu license requirements)的开源软件。  restricted 组件包含了由于其重要性而被Ubuntu开发者支持的软件,但是它们并不具有合适的自由许可证,因此不能列入 main。其中包括仅能以二进制形式获得的设备专用驱动程序。因为Ubuntu开发者无法获得源代码,其支持的水平与main相比是有限的。  universe(“社区维护”)组件里包含的软件范围广泛,他们或许是受限于许可证,或许不是,但是都不为Ubuntu团队支持。这样用户可以使用Ubuntu的软件包管理系统安装各式各样的程序,同时又与main和restricted中被支持的软件包相隔离。  multiverse(“非自由”)组件包括了被版本与合法性问题限制的软件,不符合自由软件要求而且不被支持。 因为Ubuntu的新版本在发行后,该版本的套件库便会被冻结,只提供安全性更新,因此官方推出了一个名为Ubuntu Backports的后续支援计划,让使用者可以获取最新版本的软件。  2.软件源列表文件sources.list  APT管理工具使用一个文本文件管理可获得软件包的镜像站点的地址,这个文件就是/etc/apt/sources.list。文件中的各项信息按如下格式列出:  包类型 URL地址 系统开发代号 组件类型包类型为“deb”或“deb-src”等,“deb”是指二进制软件包,即我们通常使用的是已编译好的软件包;“deb-src”是指源代码包,即软件的源程序代码。URL地址即apt-get命令访问的软件源服务器的地址,如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系统开发代号即Ubuntu发行版对应的开发代号,8.04版本的Ubuntu的系统开发代号为hardy,所以这里应为hardy或以hardy开头的目录。最后是组件类型列表。所以一个完整的sources.list文件的内容类似如下显示: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hardy main restricted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hard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hardy universe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hardy-updates universe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hardy multiverse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hardy-updates multiverse  以上地址均是Ubuntu系统默认提供的。有时为了获得较好的访问速度,我们也可以从将一些软件源地址加入到/etc/apt/sources.list文件,我们从网上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软件源地址。将上面的几行行首的deb改为deb-src,则是指向Ubuntu源代码包来源,如果你经常下载程序源码来重编译,可添加上这些行。  在修改完/etc/apt/sources.list文件后,需要运行apt-get update命令使更改生效,以便让APT从用户指定的地址获得新的软件包列表。  在sources.list文件中加入多个源会不会引起混乱以及有些软件源地址不能访问时是否会影响软件的更新呢?答案是不会。因为当在/etc/apt/sources.list文件中加入多个源,并试图安装某个软件时,以多个源中版本最新的为优先,当版本相同时,以排在最前面的源为优先,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apt-get 命令来安装软件。三、设置中文环境与中文输入法  Ubuntu系统默认采用的是GNOME集成桌面环境,GNOME致力于提供简洁、高效的界面和统一的开发平台,Ubuntu系统中的GNOME版本为2.22.3。我们这里设置中文环境及中文输入法也是针对GNOME集成桌面环境而言的。  1.设置中文环境  安装好Ubuntu系统后,进入GNOME集成桌面环境,在菜单“系统”/“系统管理”下,点击“Language Support”(语言支持)项,打开“Language Support”窗口。因在安装Ubuntu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选择“简体中文”作为默认的系统语言,因而在该窗口的“Default Language”(默认语言)列表中显示“汉语”。  为了让Ubuntu对中文有更好的支持,我们在“Supported Languages”(支持的语言)列表中,勾选“汉语”这一项,点击“Apply”(应用)按钮,则自动在线下载并安装与汉语相关的软件包。软件包安装好后,注销并重新登录时,登录界面已变成中文显示,登录进入GNOME集成桌面环境后,桌面上方的主菜单均变成中文显示。  2.安装常用的中文输入法  Ubuntu系统中安装的SCIM输入法软件默认只提供了英文输入法,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安装其它的语言及其对应的输入法。中文输入法所需的软件包为:scim-tables-zh和scim-pinyin。scim-tables-zh包括对简体和繁体中文的支持文件以及常用的输入方法,提供的简体中文输入法有二笔、五笔等;而scim-pinyin则专门用于安装简体中文的智能拼音输入法。安装的方法有多种,如果当前系统连接到Internet,则我们使用apt-get命令来进行安装。打开一个GNOME终端窗口,在该窗口中输入如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scim-tables-zh scim-pinyin  命令执行后,自动在线下载并安装所需的软件包。安装完成后,在GNOME集成桌面环境的菜单“系统”/“首选项”下找到“SCIM输入法设置”项,用鼠标单击该项,则出现“Scim Input Method Setup”(Scim输入法设置)对话框,点击该对话框左侧的“IMEngine”(输入法引擎)项,在展开的列表中点选“Global Setup”(全局设置)项,在窗口右侧显示了当前系统支持的所有输入法。这里我们只要让系统支持简体中文输入法就可以了,方法是勾选输入法列表中的“Chinese(Simplified)”(简体中文)项,然后点击“Apply”(应用)按钮保存相应的设置 为让SCIM输入法的设置生效,从当前用户注销后重新登录进系统,用组合键“Ctrl+Blank Space”开启输入法后,我们可以反复按“Ctrl+Shift”组合键来选择自已喜欢的中文输入法。  现在整个的安装和设置就完成了,现在你就可以尝试Ubuntu了。希望你采纳啊


如何将Ubuntu 8.04系统安装到Windows 7操作系统上

如果要安装到win7 上,那么使用WUBI安装就是.但个人不建议使用WUBI安装.
我建议如果要装Ubuntu还是装成双系统吧,使用光盘或U盘(或其他)安装.
请问,你为何要安装8.04版呢?现在最新的稳定版本为10.04况且下个月10.10也要出了,要装还是装10.04吧.
Ubuntu官网(下载Ubuntu系统镜像):
http://www.ubuntu.com.cn/
http://www.ubuntu.org.cn/
(两个都是^_^)

Ubuntu中文论坛(求助/交流):
http://forum.ubuntu.org.cn/

Ubuntu中文WIKI(学习Ubuntu):
http://wiki.ubuntu.org.cn/%E9%A6%96%E9%A1%B5

祝君在Linux世界玩得愉快!


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提示放入第四张光盘?可是我就三张现在没法安装了?

以Red Hat Linux 7.0为例说明安装过程,如下:

塞入第一张光盘,让计算机从CDROM启动,马上就出现了简洁的欢迎信息。敲回车,可以进入默认的安装模式-图形界面,鼠标操作,基本和6.1、6.2类似。敲入“text”,可以进入文本安装模式,和6.0以前的版本相似。不支持鼠标,需要使用键盘操作,主要是为了兼容。如果你的计算机使用图形模式不好用,比如,屏幕出奇的大,按钮怎么也找不到,那就使用此模式。

打入“expert”,可以进入所谓的专家模式,实际上就是安装程序把所有的步骤都交给了你,随遍你怎么设置,如果你的机器有些特殊的硬件,安装程序无法正确配置,那就试试这样的方式。

敲入“linux rescue”,会进入“救援”模式,主要用于原有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使用这个办法,实际上你是进入了一个微型的Linux系统,里面有许多可以用来拯救操作系统的工具程序。

如果你有特殊硬件的安装驱动盘,就敲入“linux dd”,它会提示你插入软盘,读取进系统。以便更好的利用它们。

敲回车进入默认安装模式,内核启动后,出现语言选择选单,18种语言,可惜就是没有中文。选“english”,再挑键盘,鼠标。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双飞燕4D+鼠标自动的被认出三键。要知道,第三键在Linux环境下的作用很大。许多操作可以用它来实现,如果你没有三键鼠标,就使用模拟三键的方法,左右键同时按下,即表示第三键。

安装界面非常好用,左面有及时详尽的帮助信息,右面是选项。完全鼠标操作。

在系统安装的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清楚左面的说明!因为许多的朋友都有过惨痛的教训-漫不经心,结果,硬盘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干掉了,系统瘫痪。简直欲哭无泪,好些人不停的到网上请教恢复的办法。

这里详细说明一下,RedHat 7.0有两大类安装方式:Install 或者 upgrade。前者包含下面三种选择: WorkStation、ServerSystem、Custem System。用鼠标可以很容易的切换。后者则是升级程序,使用RPM,可以把硬盘原有的旧版本的Linux软件替换掉。

WorkStation---一般用户推荐此方式。工作站类型安装将会清除掉所有硬盘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区信息。不管与Linux无关的分区,如闻到死98。不过,安装非常容易,如果硬盘有Windows98,它会自动配置LILO的双启动,但是,如果和NT并存,就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应使用定制方式,否则,很可能你的NT再也起不来了。

ServerSystem---服务器类型安装将会干掉所有硬盘上所有分区的一切信息。绝对不是开玩笑!要是你的机器作为网络服务器,就使用它。

Custem System ---定制类型的安装。不喜欢上面的类型,或者想尝试自由的配置过程,就用它。

我使用WorkStation类型,下面的步骤是分区,如果你经验不足,或者怕麻烦,可以使用自动分区办法,安装程序会自动创建“/”、“swap”、“/boot”分区。当然,原来硬盘上的Linux分区信息全部抹除,如果机器中装有Windows98则不要管它,它会安然无恙的。

格式化完分区后,下面是挺有意思的时区选择,右上边有张世界地图,鼠标箭头往上一放,程序自动选择最近的地区时区,我们肯定选择China啦。

下一步,输入超级用户-root的口令,也可以在这里建立必要的普通用户账号。注意,口令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最好使用大小写字母混合数字的口令形式。MD5 Password 和 Shadow Password也是不可少的。

在选择软件包群组的时候,有Gnome、KDE、Games三种,看来RedHat对游戏迷想的挺周到。注意群组是可以多选的,可以安装三种分组的任何组合。

安装程序自动生成了很友好的软件包选择界面,左侧是树型图示,把所有的软件包按应用范围分成了不同的归属,如Internet应用、X 窗口、软件开发,数据库、共享库文件等等。右面是代表软件的图标,“打勾”的状态就表示选中了,而屏幕下侧则是针对右侧软件包的注解说明,介绍这个软件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点。

我在里面找到了好多新出炉的程序,看看,操作数码相机的,支持ISDN的,使用刻录机、扫描仪的。流口水了吧?相信很快,Linux不能很好的支持新硬件的历史就要成为过去了。这部分内容也应该是属于RedHat 7.0的新特点之一吧。

往下的操作步骤就平常了,配置X窗口,选择显示器,挑显卡。我的Premedia2可以轻松的认出,而这一点,最新的TurboLinux6.1也没做到。这可能是由于X Free 4.0的缘故。TurboLinux 6.1用的是X Free 3.3.6。

定制合适的X分辨率,选中默认的窗口环境,然后测试一下,成功就继续,否则重新调整直到成功为止。我为我的14寸显示器(老土 :-)选中了“800X600”,24位彩色。

真正的拷贝过程开始了,看看估计的时间,你可以去喝杯茶水,不过要回来,因为最后需要使用第二张光盘完成安装,然后是制作启动软盘,不乐意就跳过去。马上,“祝贺安装完毕。”

急不可耐的重新启动后,发现有了新的变化。RedHat 7.0把LILO启动界面图形化了,屏幕显示出小红帽图像和需要启动的操作系统,使用键盘箭头可以切换。 可惜,我并不喜欢这个图形,对于玩过图形的我而言,它太粗糙了。

进入Linux系统。OK!


ubuntu 10.04 VMware虚拟机安装问题

你用的是vmware的自动安装程序,如果你想自己选择安装的话,建立虚拟机的时间选择物理光驱,然后建立虚拟机后,编辑你的配置选项,然后在光驱里面选择你的iso文件。这样就可以安装你的意愿安装了。


这个我经历过。

分是我的了,谢谢。呵呵/

vmware新版的功能,主要是方便不会安装linux的用户使用,可以说是实现傻瓜化,不过不太适用想学习的同学们。
我前一段时间安装rhel5.5就是用这个安装的。然后又重新安装了一下。他默认载入一个本身的iso引导,自动识别linux的iso文件后。


急啊,我抓狂了,谁教我怎么安装ubuntu-7.04操作系统啊,还追加积分

Ubuntu 7.04 (Feisty Fawn) 的硬盘安装

* 从 http://releases.ubuntu.com/feisty/ 下载 ubuntu-7.04-alternate-i386.iso 并放到C:\,并且确认C:为FAT32分区
* 下载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dists/feisty/main/installer-i386/current/images/hd-media/ 里的文件,同样拷贝到C:\

initrd.gz
vmlinuz

* 启动到grub,出现菜单时按下C键,进入grub的命令行模式,输入如下命令,即可启动安装程序:

grub> kernel (hd0,0)/vmlinuz root=/dev/ram ramdisk_size=256000 devfs=mount,dall

grub> initrd (hd0,0)/initrd.gz

grub> boot

顺便说一下,安装时不要插入USB盘,我有一次忘记拔下U盘,就挂在分区那一步不动了

* 然后是选择语言,地区,检测键盘(结果为us)等步骤,多次安装ubuntu后,会觉得一切很无聊。

选择网卡,配置网络,设置主机名,分区,加用户…… 询问是否下载语言支持时,选否(装好了再下载不迟)。询问是否安装Ubuntu desktop时,一定要按空格键选中再继续,出现*代表选中,而不是直接回车(否则你就得从头来过了)

然后就是等待,最后是安装grub到mbr。

其实硬盘安装是很快的,我的BenQ6000本子,半个小时内一定搞定。

* 后续工作

配置一个好的sources.lis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看看这里,很有用
http://subbo.blog.hexun.com/9344422_d.html


我以下好了ubuntu studio的iso, 如何将我的ubuntu 7.04升级到 ubuntu studio?

其实不用那样,安装他的工具和风格只需要命令就行了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archive.ubuntustudio.org/ubuntustudio feisty main
*********************
sudo wget http://archive.ubuntustudio.org/ubuntustudio.gpg -O- | sudo apt-key add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studio*
**********************
全部网上找到..

可以这么说,但是这是安装了studio的很多东西,我就是这么装的,你可以试试


ubuntu播放器

解码器装了没?
本人很懒,不想码字,以下是复制的
安装mplayer

sudo apt-get install mplayer mplayer-fonts

配置 Mplayer

打开文件:
sudo cp /etc/mplayer/mplayer.conf /etc/mplayer/mplayer.conf_backup
sudo gedit /etc/mplayer/mplayer.conf
找出下面这一行
...
vo=x11, # To specify default video driver (see -vo help for
...
以下面这一行取代
vo=xv, # To specify default video driver (see -vo help for
安装解码器
安装 w32codecs解码器(用于播放wmv、rmvb等常见windows平台下的多媒体文件;假设你已经添加了ubuntu-cn源)。
sudo apt-get install w32codecs
你也可以自己到Mplayer网站下载最新的解码包,网址是 http://www.mplayerhq.hu/design7/dload.html 选择其中“Binary Codec Packages”标题下的“linux x86 ...”, 如Linux x86 20061022, 下载后解压到 /usr/local/lib/codecs/ 或 /usr/local/lib/win32即可。

配置中文字幕显示
mkdir ~/.mplayer
ln -sf /usr/share/fonts/truetype/arphic/uming.ttc ~/.mplayer/subfont.ttf
gedit ~/.mplayer/gui.conf
sub_cp = "cp936"
font_text_scale = "4.000000"
font_osd_scale = "4.000000"
sub_fuzziness=2

安装 mplayer 皮肤
假设下载回来的是名字是skin_name.tar.bz2的压缩包:(以下操作以在Nautilus文件管理器下操作为主)
解压缩下载回来的tar.bz2包,得到skin_name这个文件夹。接下来把这个文件夹剪切到 自己home目录下的 .mplayer/skins下,此目录为隐藏属性需要ctrl+h键才能看到。 mplayer皮肤列表中将显示为the_other_name

安装浏览器插件
sudo apt-get install mozilla-mplayer
重启Firefox使mozilla-mplayer插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