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水在多少度密度最大

时间:2024-05-11 12:39:58 编辑:莆仙君

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

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如下:水在0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1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98千克每立方米;水在2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3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水在4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72千克每立方米;水在5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是1.0克每立方厘米,水的密度不是一个稳定的值,温度低的时候比温度高的时候密度要大。

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在0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1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98千克每立方米;水在2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3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水在4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72千克每立方米;水在5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是1.0克每立方厘米,水的密度不是一个稳定的值,温度低的时候比温度高的时候密度要大。简介:需要注意的是,水在0度和100度时都可以保持液态。虽然0度是水的冰点,但在这个温度下,水的液相和固相是可以共存的。0度的液态水要转变为冰,需要大量放出热量,没有继续降温,水能够维持液态。同样地,在100度时,水的气相和液相可以共存,如果没有进一步吸收热量,没有继续升温,水能够维持液态,从而成为过热水。

水多少度密度最大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我们常用的水的密度就是指水在4度时的密度,为1000kg/m3。一般来说,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越高,物质的密度越小。但水却是一个例外,其热胀冷也胀,只有在4℃时候,体积最小。高于4℃或低于4℃时,体积都会膨胀。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常膨胀现象”。

如果把一定质量的水从0℃加热到10℃,水的体积是先减小后增大的,4℃是转折点,此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水的这种奇异特性很容易在自然界中看到,如冬天河塘里的水结冰时,总是从水面开始的。也就是说首先是河面的水温降到0℃,下面的水温则高于0℃,从上向下温度逐渐升高,河底温度在4℃左右,密度则逐渐增大,河底密度最大。正因为水的这种奇异特性,才出现“人在冰上走,鱼在冰下游”的自然景象。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水分子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有关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尚没有统一的解释。

水的这种特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些损失,例如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力量,足以把水管、水泥制件等撑破。当然,也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特别是在保护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方面。


水的密度一般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3,1g/ml,1000g/L,1000kg/m3。水的密度是1g/cm3,1g/ml,1000g/L,1000kg/m3,水是由氢和氧这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没有毒的可以直接饮用,在常温常压的状态下,水呈现出来的是无色无味的,是透明的液体。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的密度的物理意义:水的密度值为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p表示。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张3或1.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101.325kPa),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水在多少度时的密度最大?

0~100摄氏度下水密度表如下:在相同大气压下,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是不同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会不断膨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故水的密度会减小。水在O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1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98千克每立方米,水在2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3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水在4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72千克每立方米,水在5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蒸气,简称水汽,是水(H2O)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水蒸气。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99.974°C或212°F或373.15°K。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于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温室气体。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是1.0克每立方厘米,水的密度不是一个稳定的值,温度低的时候比温度高的时候密度要大。

水的密度一般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水的简介: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也叫氧化氢。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

水的温度为多少时,密度最大?

水的物理性质:
在1atm下水的沸点为100℃.
水的凝固点:1atm下水的凝固点为0℃.
水的密度:4℃水的密度最大,为1g/ml.
水的比热:1k cal/g ℃,比一般物质大,因此水比其它一般物质温度较不易变动.
水的化学性质:
水为良好溶剂:
重水:自然界水中含极少量重水.
水当作反应物:
水与碱金属作用,生成氢气和氢氧化物.
水与大部份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碱性氧化物.
水与大部份非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酸性氧化物.
水的离子积:水为极弱电解质,其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之值越大.
4度时水的密度最大
和氢键有关
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2O)2和(H2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H2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共价键,两个氢键),如图所示.这样一种排布导致成一种敞开结构,也就是说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另外,拆散缔合分子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这也足以说明为什么水有较大的比热的缘故
这里所说的“缔合分子”就是因为氢键而形成的.
氢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阴离子夺取电子的能力很强,使非同分子的氢原子也向它靠近,它是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强的多的力,因而可以使很多分子集中在一起,形成超大规模的分子集团,可使物质的融沸点升高.
这是我从别出给你找来的.认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