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1,其他都是0
中午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描述了边设置机器人人扫地边练瑜伽;边写文章边做艾灸理疗;边做家务边听书之类的生活场景。
没想到朋友圈的评价把我夸上天了,做人说我是一个智慧的女人,有人说我是一个努力自律的人。
看了评论,我笑而不语。
评价我努力,我接受。说我是一个智慧的女人,我暂时还不敢双手迎接。我自认为我还是比较会善待自己身体的。
30岁一过,尤其生了孩子之后,某一天你猛然发现自己的体质、外在容貌大不如前。也许是过度操劳,也许是精力不足睡眠质量低下,长年累月的消耗身体,使得身体这部机器日渐生锈。
每个人都希望健健康康,然而很多人每天都在无觉知地透支身体。
有网友说,到医院走一遭,到住院部走廊走廊走一会才知道自己拥有最可贵的财富——健康。
正如高尔基说的:
在健康面前,任何的梦想、计划、欲望都是0,健康的体魄才能支撑我们踮起脚尖够到目标。
换一个角度,健康如同空气一样,一不小心就被我们疏忽,因为我们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存在的。
其实,不然。
健康普通一层纸,稍微带点锋利的东西都有可能刺破它。
当我们尚且健康的时候,更要用心呵护身体,保养自身零件。
具体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不再是花样少年,尤其是已婚已育女性,多少都存在一些妇科问题、内分泌失调问题。
日常中,我们很难确定自己到底有哪些问题,除非去医院有了化验数据,除此之外,我们内在心里感受得到有一种不那么好的感觉浮现出来。
因此,女性的敏感细腻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要懂得觉察自己的身体。
当然这并不是指出了某些疾病,自己可以做治疗专家,我所表达的“做自己的保养专家”指的是我们能够清楚自己的体质,比如你的身体是温性的,还是偏寒的;是脑力劳动还是缺乏身体锻炼?
在认知自身体质之后,我们适合吃什么?哪方面应该加强哪方面该引起注意,智慧的女人她内心时刻有杆秤。
比如我是练瑜伽的,觉知我自己的身体需要多滋阴。那么我在练习中就会减少一些串联性、消耗体能的流瑜伽。相反的,我会多带入一些倒立体式,放松大脑,滋养身心。通样做一件事,认知自己的身体后我们可以走出不同的风格步数,而这些又回归于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健身,让身体更健康。
大家都知道,学会自我保健很重要。
周恩来说过:
为理想奋斗的这部机器——我们的身体不可能永远健康认知自己的身体,善待身体,定期保养身体,方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迎接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巴尔扎特说过,“有规律的生活是健康长寿的秘诀。”我们很多人都认同这句话,健康无需金钱和过度关注去堆砌起来,早睡早起,营养膳食,加上适量的运动就可以了吧。
确实做到如此就算健康了。
然而,心理健康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当今社会,心理疾病患者与日俱增,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只有内在情绪平和稳定,一个好的心态会成为内驱力推动自己去觉知身体健康,取得人生路上更大的成就。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都是心理健康的第一守门人。”每一天乐观点,不知道如何做可以多运动,身体打开了,内在能量口与万事万物链接起来。
【齐帆齐微课第220篇,字数1261,共累积348068字数】
健康是1,其余都是0。
原话是:健康是1,事业、财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由1和0可以组成10、100等N种不同大小的值,成就人类与社会的和谐旋律。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条件再多也只是0。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所有的0都是健康1的外延和扩展。拥有健康就有希望,就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人生的各个要素: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子女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拥有健康就有希望,就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穷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老人失去健康,天伦之乐成为奢望;儿童失去健康,孩子父母痛断肝肠。人这一辈子,没了健康……都是在瞎忙。
身体健康用的是那几个数字
身体健康可以用数字1表示。健康是1,剩下的财富、名望、权利等等都是0,没有了前面的健康1,后面的0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只有身体健康来,才可以享受后面的财富、名望、权利。数字密码:数字密码是人们利用数字的谐音而编出来的文字或短语,也是人们为了更好的表达的一种符号。如01925表示你依旧爱我。扩展资料:数字代表的爱情含义8、“7”开头70345:请你相信我。706:起来吧。70626:请你留下来。7087:请你别走。70885:请你帮帮我。721:亲爱你。729:去喝酒。7319:天长地久。737420:今生今世爱你。73807:情深怕缘浅。740:气死你。7408695:其实你不了解我。74520:其实我爱你。74074:去死你去死。74839:其实不想走。756:亲我啦。765:去跳舞。770880:亲亲你抱抱你。7731:心心相印。7752:亲亲吾爱。77543:猜猜我是谁。77895:紧紧抱着我。786:吃饱了。7998:去走走吧。7086:七零八落。70345:请你相信我。780:牵挂你。706519184:请你让我依靠一辈子。7758258:亲亲我吧爱我吧。9、“8”开头8006:不理你了。8013:伴你一生。8074:把你气死。8084:BABY。81176:不要在一起了。82475:被爱是幸福。
代表身体健康的数字
31年来代表一个特别的数字
生活中常常好巧不巧出现这个数字
就因为它是我最爱的Aaron的生日密码
祝最迷人的Aaron生日快乐������������������������
身体健康 心想事城 幸福快乐
永远爱你
有调查结果显示,35岁以内的男生患不育症的比例是20%以上。看到这个数字,人高马大的男生们就别再自信了。身体健康并不代表小蝌蚪也健康,如果去捐献精子,合格率还不到20%。因此,备孕的男生,请放下架子,别顾面子,乖乖检查精液去吧。
...
幸运的数字代表着2021幸运的开始
身体健康的红包数字是多少 - : 可以是九十九,代表长长久久.也可以是一百,表是长命百岁.无论是九十九,还是一百,都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66.68.长命百岁,身体健康. 99.39.健康长寿,快乐幸福、乐观向上. 139.89.健康无...
什么数字可以代表健康平安? : 什么数字可以代表健康平安 ? 全部 全部答案 2019-03-02 11:59:10 单纯用数字代表平安不太好表达,9长久、永久,多少能代表一些平安的含义 6699长长久久;7374今生今世,都能代表...
每天落实9个养生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全部 全部答案 2018-12-28 10:28:07 (1)1、2、3, “1”即每天吃一粒维生素E(100毫克),它能延缓大脑、心血 管和生殖系统的衰老;“2”是每天生吃两个核桃,它有健脑补肾和...
算式中的汉字各代表哪个数字?1身体健康好乘3=身体健康好1 - :[答案] 142857x3=428571
请大家帮我把如下的词翻译成用0 - 9的数字表示:《生日快乐》《身体健康》谢谢! - :[答案] 生74364 日74 快5814 乐53 身7436 体84 健5426 康5264
健康生活有哪些“数字密码”? : 3:代表每天步行3公里.5:代表每天必须食用5种蔬菜和水果.140:代表一个成年男性血压的高压不能超过140毫米汞柱.5:代表一个成年人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不能超过5毫摩尔/升.3:代表一个成年人血液...
身体健康用的是那几个数字 - : 身体健康用的是那几个数字 数字“1”. 健康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健康,那么这个人即使有再多的财富,权利等等都是浮云,对一个么有健康的人来说都是没有用的,所以更多人将人的健康比作数字...
中国象征吉祥的数字有哪些? - : 中国象征吉祥的数字,有9还有10.还有8,都是吉祥数字.
健康包括哪三方面?
现代的健康观
一、健康(Health)的概念
自古至今,健康成为各朝各代人们谈论的永久话题,并被视为人生的第一需要。然而什么是健康?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确切内涵?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事隔多年后,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hysi。alhealtl)、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ychological。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_社会医学模式。这个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会适应良好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二、健康的标准(health standards)
健康的标准包括: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体重适当,身材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按照以上的健康标准,只有15%的人能达到该标准,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状态,即没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处于机体无明显疾病状态,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如乏力、头昏、头痛、耳鸣、气短、心悸、烦躁等。这种中间状态即为“亚健康”(subhealth)状态(第三状态)。
人人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怎样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对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学莘莘学子.过去人们都认为身体没有生病就是健康,这种认识是非常肤浅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发展,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确定的定义是:‘人的身体、精神与社会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没有生病”。
新的健康观认为,没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个基本方面,主要是机体的正常状态,同时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自然环境适应上的合谐.也就是说人的机体、心理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处于协调和平衡的状态.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观念.
那么,如何恒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标准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对健康定了10条准则: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
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六、体重适当,身材发育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睛不易发炎。
八、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这10条准则亦即健康的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同的标准.
新的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任何集体的、个人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讲卫生的行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这种健康观是“机体一心理一社会一自然一生态一健康’的一种整体观,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的健康观.
我国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标准。
这一整套健康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视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标准.这]0大标准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无呆滞的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
二、声息和:声如洪钟,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三、前门松:指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
四、后门紧:大便每日一次,有规律,无腹痛、腹泻之虑,说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丰:保持体型匀称,注意不宜过胖,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减l00)。
六、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无龋齿,反映肾精充足。
七、腰腿灵: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或灵活,中年知识分子因工作性质尤其要保持腰腿灵。
八、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九、饮食稳:饮食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饱食滥饮,无烟酒嗜好,注意饮食养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健康教育则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被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一)健康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生活水平的进步,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对健康内涵的全面理解有助于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即是使教育对象知识、观念、行为改变的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1988年第13届世界健康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重点研究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理论、规律和方法,以及社区教育的组织、规划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通过传播和教育手段,向社会、家庭和个人传授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纠正不良习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促进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三)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控制影响健康因素,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所负的责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组织、立法、政策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对健康有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以促进人类的健康。
健康促进模式(略)
我国的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三个阶段。三者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其不同点在于:
卫生宣传=知识普及+宣传鼓动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社会支持
(四)健康促进的领域
健康促进涉及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把健康问题提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的议事日程上。明确要求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容易作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2、创造支持的环境
健康促进必须创造安全的、满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3、加强社区的行动
提高社区人们生活质量的真正力量是他们自己。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挖掘社区资源,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发展个人技能
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工作单位和社区都要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中的卫生服务的责任由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卫生部门、工商机构和政府共同分担。他们必须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资源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政府行为和行政干预来支持和推动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使人们在面临个人或群体健康相关的问题时,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择。通过提高社区自助能力,实现社区资源(人、财、物等)的开发。
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必须以广泛的联盟和支持系统为基础,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努力逐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把社区、学校、企业等建成“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学校”、“ 健康促进工厂”等。
4、积极推动医疗卫生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其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
5、在全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相关学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依据和专业技术,主要来源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科普学、统计学、美学等学科。在诸多相关学科中以预防医学、社会医学、教育学、传播学、健康心理学、健康行为学等关系最为密切。
1、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环境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流行病学、统计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及作用的规律,采用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科学。
2、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以制定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借鉴社会医学研究医学问题时所侧重的战略性、理论性、方向性和思维观念,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不同层次的干预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3、教育学:健康教育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人群从接受健康信息到行为改变,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教育对象的需求,熟练掌握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文化,设计教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技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并进行效果评价。
4、健康传播学:主要研究健康信息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传播策略的选择与拓展。
5、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在行为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心理学分支,健康心理学要在研究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论、策略、具体措施和方法学方面发挥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为学:健康行为学是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可以说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着眼于个人、群体乃至组织行为的改变。因此,健康行为学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础学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为改变的较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 知 → 信 → 行 → 增进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图
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以吸烟有害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引发的疾病以及与吸烟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群众;群众接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烟的健康行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行为方式感到害怕(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其次,让人们坚信一旦改变不良行为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最后,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努力改变不良行为。
2、健康传播技巧
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医学、卫生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
人类的传播活动多种多样。但按传播的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不同及其特征,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自我传播”四种基本类型。健康传播也离不开这几种传播方法。
(1)人际传播 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人际传播具有针对性强、交流充分、反馈及时等优点,这种传播方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尤为常用和有效,社区全科医生、卫生工作人员应该是该社区健康问题的权威和 健康传播者,可以应用在诊病时、病人咨询时、出诊家访时——“个人与个人”;组织专题讲座、授课、演讲——“个人与群体”;座谈、讨论——“群体与群体”这几方面进行人际健康传播。
人际传播要获得好的效果,传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际传播要成为互动式的而不是单向的说教的。首先,人际间要沟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护对方的隐私;第二,对社区内人群的健康情况应有所了解,回答咨询、专题讲座、授课、座谈等都应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使对方产生兴趣、共鸣;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果对不懂医学的人使用了很多医学术语,对方理解不了医学术语的含义,也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后要有科学性。
(2)大众传播 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标语、板报、宣传单张、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向社会人群传播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的特点是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其信息是公开的、面向全社会人群;信息传播距离远、覆盖面广、速度快;大众传播是单向的,双方信息反馈不足。
(3)组织传播 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即发展为公共关系学。
(4)自我传播 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这是人类进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3、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⑴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睡眠适量、积极锻炼、有规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合理应用医疗保健服务。
⑶避免有害环境行为,“环境”既指自然环境(环境污染),也指紧张的生活环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
⑸求医行为,觉察自己有某种病患时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如主动求医、真实提供病史和症状、积极配合医疗护理、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⑹遵医行为,发生在已知自己确有病患后,积极配合医生、服从治疗的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信息传播、组织与法规、环境改变、培训与指导、咨询以及从行为医学移植过来的行为矫正等。这些方法与策略分别作用于影响行为的产生、保持与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健康教育方法学的重要内容。行为干预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改变已养成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自觉采纳促进健康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为矫正技术是本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导建立各种促进健康的行为的系列性技术,在健康教育领域内广泛运用的矫正技术主要有脱敏法、示范法、厌恶法、强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测量及指标
健康测量是将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量化的过程,即依据一定的规则,根据被测对象的性质或特征,用数字来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健康测量从对死亡和疾病的负向测量逐步扩大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正向测量;从对生物学因素的测量扩大到对心理、行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综合测量。
1、健康测量指标:
为适应现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标,如心理指标、行为指标;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原有的死亡指标和疾病指标,对他们进行改进和发展,如利用死亡资料和疾病、残疾资料计算减寿年数(YDLL)、无残疾期望寿命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们的生存质量。
单一指标:群体健康测量指标(如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死因构成比等);个体健康测量指标(如心率、血压、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在这些健康测量指标基础上演变的指标(如期望寿命)。
综合指标:是通过某种方法或法则将多个单一指标结合起来所产生的一个新指标。其特点是将反映健康状况的多方面资料概括起来,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以提供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的多维测量和简单评价。如生存质量指数、无残疾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评分等。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用的健康指标
⑴死亡指标:包括总死亡率、性别年龄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期望寿命;
⑵残疾指标:残疾率、残疾原因构成;
⑶疾病指标:发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营养状况指标:日摄入某营养成分总量;
⑸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肺活量、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等,可计算这些生长发育指标的年增长值和增长率,或进行相关分析;
⑹心理指标:包括对人格、智力、情绪、情感测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个性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UCLA孤独量表、个人评价问卷等;
⑺行为指标:行为模式(A型行为与B型行为的测量、得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生活方式(生活丰度、生活频度、活动谱、生活满意程度等得测量)、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数)、个人地位和个人经历的测量指标;
⑻人口指标:人口数、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文盲率或识字率、人口的职业构成;
⑼综合指标:
症状和功能指标:常用症状和功能调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质量指标:包括生存质量指数、功能状态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
其他:减寿年数(YDLL)、无残疾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等。
1,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
针对学生的:
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很难包揽无遗地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六个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韵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与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节。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五个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之外,还常与理想的自我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正确地归因。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的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我,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镇定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健康的定义与健康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健康的标准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力和道德的一种完好状态。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标准是躯体状况有“五快”,即走得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还有心理的三种良好状态,即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人要同时具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健康管理是从自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这样才会少生病、迟生病、不生病、活得好、活得长。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有十条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健康的定义与健康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的衡量标准是,包括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的意义健康首先表现为生理上,不要有病痛和损害。同时,健康还有心理上的要求,需要人的身心积极与向上。一个健康的人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有积极意义。健康如同空气与水一样,与人生相伴,不可或缺。健康不是能力,健康也不是金钱,健康就是你。人生的健康问题大都是后天形成与积累的。健康需要调适、健康需要锻炼、健康需要营养、健康需要态度。工作再忙、人生再累、创业再难、事情再多、学习再重等,我们都要重视健康。健康大多需要做加法,多活动、多锻炼、多调适。健康有时也需要做减法,少吃一点、少刺激一点、少熬夜一点。健康需要我们坦然面对世界与人生的许多事情。健康需要大度、健康需要中庸、健康需要谨慎。
发朋友圈健康重要的句子
1、人这辈子,什么最重要?身体健康最重要。人生不需要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健康就知足了。2、特别是作为孩子的父亲,连生病的资格都没有。有个健康的身体才是第一责任,没有这个,一切归零!所以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保重身体。3、钱这种东西,你赚来的就是你的,但也不必为了钱而连命都没有,做人,有时候想想,自己不能太自私,生命是父母给的,如果出了什么意外,自己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最亲的人,就会遗憾而去。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多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在一起,这才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4、我希望那些在努力拼搏的人,在他们满满的行程表里,给自己留一点点空隙为自己的健康考虑。一切都是有机会的,但是因为不在意让疾病一步步靠近最终吞噬生命。5、前辈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身体怎么谈幸福。当代社会环境中不能盲目跟风追求,不能用身体健康去换取物质财富,还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才不会失去生活的意义。
有哪些适合发朋友圈的表示健康最重要的句子?
1、人这辈子,什么最重要?身体健康最重要。人生不需要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健康就知足了。2、特别是作为孩子的父亲,连生病的资格都没有。有个健康的身体才是第一责任,没有这个,一切归零!所以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保重身体。3、钱这种东西,你赚来的就是你的,但也不必为了钱而连命都没有,做人,有时候想想,自己不能太自私,生命是父母给的,如果出了什么意外,自己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最亲的人,就会遗憾而去。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多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在一起,这才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4、我希望那些在努力拼搏的人,在他们满满的行程表里,给自己留一点点空隙为自己的健康考虑。一切都是有机会的,但是因为不在意让疾病一步步靠近最终吞噬生命。5、前辈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身体怎么谈幸福。当代社会环境中不能盲目跟风追求,不能用身体健康去换取物质财富,还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才不会失去生活的意义。
健康分类有 哪些?
在这个标准框架下,衰老(aging)被定义为一种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状况各要素的含义解释为:人体功能(functions)指的是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心理功能;人体结构(structures)指的是人体各个解剖部位和器官,比如四肢等;活动(activities)指的是某个体执行某种任务或行动;参与(participation)是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则包括组成人们生存和生活的物理、社会和看法的环境。
与这些术语相反的是损伤(impairment)、限制活动(activity
limitation)和禁止参与(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世界卫生组织表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是多方面的,比如加强参与可以帮助康复某种损伤;这个模式同时也表明环境和个体因素对人体功能、结构、活动和参与等各方面会产生影响,因而构成人类生活的社会大背景。
健康分类有 哪些?
随着科普的宣传,人们对亚健康已有所了解,但哪些因素会引起亚健康、怎样远离亚健康,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紧张 现代生活人们的压力无处不在,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升迁压力等使人们精神过度紧张,种种压力对身体长期影响,慢慢形成亚健康。
过度工作 有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企业经营者,上世纪90年代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企业家高达90%,10小时以上为62.3%,超过12小时以上为20%。如今,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过长的工作时间,会导致亚健康状态。
不良生活习惯 现代人缺乏户外活动,饮食失衡,尤其是年轻人晚上应酬多,暴饮暴食,使肠胃受伤,并代谢紊乱,出现肥胖、高血脂症等。
缺乏运动 很多办公室人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操作电脑,而缺乏运动,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致使许多人患上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症,产生头晕、目眩、恶心等亚健康症状。
七情太过 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现代年轻人对挫折失败承受能力差,一旦学习、工作、事业、感情等方面受到挫折,就产生自卑、焦虑、烦躁情绪,长期不得疏解,逐渐发展到亚健康状态。
信息污染 现在是信息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等有大量的信息,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塞进你的大脑。信息接收得太多,大脑也会“消化不良”,究其原因是“信息污染”的结果,信息污染综合症可涉及每个人,中老年人面对信息更新过快,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年轻人无法沟通,于是心神不安,大脑处理信息更加迟钝,出现忧郁,血压升高等亚健康状态,青少年出现学习兴趣下降,心烦意乱、失眠等症。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在当今社会中是非常备受关注的一件事。老话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但是如果把钱和健康摆在一起让人选择,更多的人肯定选择健康。下面看看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1 一、按时作息和规律饮食是首要前提 首先,为了保证健康,必需要保证吃好睡好。所以按时作息和规律饮食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必须要做到。每天尽可能的不熬夜,做到早睡,保证八个小时睡眠,做到不睡懒觉。然后每天按时吃三餐,一定要吃早餐。每一餐最好秉承营养健康的原则,注意荤素合理搭配,日常中多吃水果、多喝牛奶。 二、生命在于运动,多进行户外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为了健康,就必须要多进行运动。且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户外运动,尤其是晨起和傍晚的时候,多进行户外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而且有利于开拓人的心境。 三、多看书陶冶情操,遇事不要生气 可以培养自己的一些爱好,如果实在没有爱好可以多看书陶冶情操,目的是让你更好的明理,遇到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和急躁。要想健康必需要保持好心情,所以我们才讲究遇事不生气。只要你每天都有好心情,那么一定能够活得健康。 如果大家对这个健康的话题感兴趣,欢迎积极留言参与该话题的互动讨论。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2 营养要平衡 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是我们身体摄取营养的最为主要的来源,为保证身体的健康需要,在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比例要恰当,摄入量与人体的需求量要尽量保护平衡。平时要多吃一些深色、浓色的天然食品,如绿色的花果及蔬菜等。而且在品种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多样化,不要单独偏好某一类食品。 注意早上要吃好 平时不管工作有多忙,最好还是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而且早餐也要吃好,不要将就着随便吃点什么就草草应付了事,你将就应付了身体,到时候身体也就会将就应付你了。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餐对于一天的身体营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在早餐时,那些油炸及甜点最好要排除在外,吃多了不好。 防止感冒 虽然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污染了的东西可能会让我们身体受到伤害,但是平时生活当中要多注意,也就会少生病,特别是感冒,每个人都有经历,感冒了是比较难受的,但注意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减少感冒的发生。特别是在冬天,天是比较冷,也更容易感冒,要及时加减衣服,改善好饭菜,让感冒远离自己。 低钠饮食 平时在生活当中,有些朋友是属于重口味型的,不管吃什么,都爱放更多的盐,但是你要知道,盐吃多了,身体当中的钠成分也就多了,这其实是对身体很不好的。如果你年青,身体比较棒,可以感觉不出来,但是当你以后岁数大了,就会受到年青时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了,这个时候比起低钠食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等疾病。 不过度吸取奶类及肉类 有些朋友平时生活中,特别是在早餐的时候,总是会喜欢喝上一杯奶,如果天天如此,对身体也不好,牛奶中是含有较多的钙,是不及消化的,并且容易从人体中把钙带走,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另外,肉类的也不要吃得过多,肉类遇到低抗力低的人,反而会引起一些癌型病症,所以,最好是适当食用,不宜过多。 防止肥胖 肥胖的人更容易生病,而且生的病也是比较顽抗的病。老话说的,千金难买老来瘦。如果年青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胡吃海喝的,到了真正自己身体发胖的时候,想要再减下来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什么事情最好还是要以防止为主,平时要加强运动,在科学运动和科学饮食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防止肥胖。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3 一、饮食 一日三餐:均衡的营养,要注意日常饮食习惯,要注意合理饮食的6个方面: 1.食物多样化。(严格控制摄入量) 2.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 3.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 4.少吃盐、糖。 5.尽量避免饮酒。 6.尽量避免吸烟。 合理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均衡膳食需要平时养成习惯,让你的身体里没有多余脂肪,才能充分体现饮食对健康的作用 健康是你一生最大的财富,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很多内脏疾病的根源就是肥胖。 二、睡眠 不熬夜、不睡懒觉,每天都能保证充裕的睡眠。休息有助于松弛神经与恢复体力,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有规律的睡眠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促进食物的转化。 三、运动 不管是健身房还是户外运动,每天至少抽出30分钟锻炼。经常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改善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 1,有氧运动:骑自行车、慢跑、竞走等活动都属于有氧运动,有助于强健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 2,伸展运动:日常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度和灵活度,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如从柜顶拿下一只盒子、弯腰系鞋带等活动。 3,无氧运动:短跑、举重等短暂的剧烈活动属于无氧运动,(非专业不建议) 四、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关键,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凡事向积极的一面想,有利于减轻日常生活和释放工作中的压力。 想要一年不生病,首先就要吃得好!广州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科长林国桢介绍,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最切实可行的就是从饮食做起。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要记住下面4点: 1.少吃一两口,多动十五分。如果能坚持每天少吃一两口,或坚持每天多活动十五分钟,90%的人都能保持能量摄入与支出的平衡,有效控制体重增长。 2.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每天粮食七八两,同时建议每天少吃8~9克油脂,这样能减少约80千卡的能量摄入,从而达到阻止90%的正常体重的人发展成超重。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在当今社会中是非常备受关注的一件事。老话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但是如果把钱和健康摆在一起让人选择,更多的人肯定选择健康。下面看看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1 进行运动 平时要养成锻炼的习惯,多进行一些户外的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每天的运动量保持在半小时以上,可以打太极或者慢跑等。 养生良好生活习惯 要确保自己的健康,那么平时的生活习惯一定要良好,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按摩的方式来保健养生,可以试着按摩脚心:脚心向内,先左右来回搓动,再前后搓,最后转圈搓,直到局部发热,以感舒适为度。若能持之以恒,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机能,延缓衰老。在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约40-60遍,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能够缓解疲劳,而且有助于脾胃健康。 注意保暖 如果天气变冷了,那么一定要注重保暖,很重要,在寒冷而又潮湿的天气里,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话,那么很容易引发一些病症的出现,所以应该要注意保暖,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因为“晒太阳”能使维生素D3增多,能更有效地促进钙成分的吸收。 合理睡眠 确保每天的睡眠要充足且优质是健康管理不可缺少的,在临睡前可以选用热水洗脚有助睡眠,增加足的血液循环。不要在睡觉前6个小时喝咖啡或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晚上频繁起夜(预防夜晚冠心病发作)。在睡觉前一定要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紧绷神经。 如果想做好健康管理,那么上文介绍的这些,大家都一定要做到,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在平时也要适当的进行锻炼,毕竟人体需要得到锻炼,才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如果一直都不锻炼的话,那么体质会变差的。除此之外,自己的饮食也要合理的安排。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2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有些宝宝白天已经睡够了,到晚上自然就毫无睡意了。 小儿感冒咳嗽发低烧,家长们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并配合适当的护理。 孕妇低烧怎么办 1、找出发烧的原因并兼顾营养与休息。除了找出发烧病因之外,对孕妇来说,适度的退烧是有其必要性的,发烧常增加妈妈的新陈代谢速率,且会同时合并许多不适的症状如:头痛、食欲不振、全身倦怠、心悸、甚至脱水等,更增加孕妇心肺功能的负担。所以要选择适度退烧,一般而言,若孕妇的体温未高过摄氏38.5度以上,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以物理方法帮忙退烧如:冰枕、散热贴片、温水擦拭如用温毛巾反复擦身,在腋窝、额部和腹股沟部放置冰袋等等。 2、退烧药的使用:尽量不用,至于何时才考虑使用药物,也因人而异,但若体温高于摄氏38.5度以上且合伴有不舒服的症状时,则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否则会伤害胎儿。 3、必须特别重申的是,造成发烧的病原本身对母体及胎儿的伤害,要比发烧来的更重要,所以,孕妇发烧时,重要的是找出发烧的病因,对症下药,要比单纯退烧来的更重要。 结语: 生活当中应该会遇到发低烧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讲究降温方法,那么发低烧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怎么降温比较好呢?大家看了上述我的介绍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述我的介绍可以帮到大家哦!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吃的越来越好,各自疾病也容易上身,血脂高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血脂高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大家就跟着我一起来具体的看一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限制高脂肪、油腻食品 多吃胆固醇含量比较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临床显示,油腻食物不止会引发血脂高,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心态情绪。 限制甜食 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三酸甘油酯,使血浆中三酸甘油酯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那些看起来漂亮吃起来美味的甜食,并不适合血脂高的.患者,而且甜食也会让女人更易衰老,所以要限制甜食的摄取。 血脂高不能吃什么 1、首先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的摄入。 2、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高血脂患者要少吃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 3、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不要过多吃糖和甜食,因为糖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4、淀粉类食物,如米、面等也不能多吃,因人体吸收后会转化为葡萄糖及甘油三酯,故每餐应七、八分饱。 降血脂的食物 1、玉米 玉米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物质以及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经常吃有很好的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2、燕麦 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燕麦中含有皂甙素。它们均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3、牛奶 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4、洋葱 其降血脂效能与其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属于配糖体,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含前列腺素A,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5、大蒜 大蒜的降脂效能与大蒜内所含物质--蒜素有关。大蒜的这一有效成份有抗菌、抗肿瘤特性,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和血脂等。 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3 一、饮食 一日三餐:均衡的营养,要注意日常饮食习惯,要注意合理饮食的6个方面: 1.食物多样化。(严格控制摄入量) 2.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 3.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 4.少吃盐、糖。 5.尽量避免饮酒。 6.尽量避免吸烟。 合理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均衡膳食需要平时养成习惯,让你的身体里没有多余脂肪,才能充分体现饮食对健康的作用 健康是你一生最大的财富,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很多内脏疾病的根源就是肥胖。 二、睡眠 不熬夜、不睡懒觉,每天都能保证充裕的睡眠。休息有助于松弛神经与恢复体力,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有规律的睡眠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促进食物的转化。 三、运动 不管是健身房还是户外运动,每天至少抽出30分钟锻炼。经常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改善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 1,有氧运动:骑自行车、慢跑、竞走等活动都属于有氧运动,有助于强健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 2,伸展运动:日常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度和灵活度,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如从柜顶拿下一只盒子、弯腰系鞋带等活动。 3,无氧运动:短跑、举重等短暂的剧烈活动属于无氧运动,(非专业不建议) 四、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关键,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凡事向积极的一面想,有利于减轻日常生活和释放工作中的压力。 想要一年不生病,首先就要吃得好!广州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科长林国桢介绍,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最切实可行的就是从饮食做起。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要记住下面4点: 1.少吃一两口,多动十五分。如果能坚持每天少吃一两口,或坚持每天多活动十五分钟,90%的人都能保持能量摄入与支出的平衡,有效控制体重增长。 2.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每天粮食七八两,同时建议每天少吃8~9克油脂,这样能减少约80千卡的能量摄入,从而达到阻止90%的正常体重的人发展成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