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别指什么?
第一:first 缩写为:1st;第二: second 缩写为:2nd;第三:third 缩写为:3rd;第四:fourth 缩写为:4th。扩展资料例句:1.The border, effectively closed since 1981, will be opened as of January the 1st 实质上从1981年就已关闭的边境将于1月1日开放。2.2nd PASSENGER: I haven't got any either. 乘客2:我也没有。 3.The museum opens to the public on September 3rd. 博物馆将在9月3日对公众开放。 4.Her baby was born on 4th December 她的孩子是12月4号出生的。 5.I had been placed 2nd and 3rd a few times but had never won 我好几次名列第二、第三,但从未得过冠军。
“第一,第二,第三”是什么意思?
这些都是逻辑连接词,用来表示要叙述的事物间的主次关系的。除了主次关系,事物间的关系还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等。在国内,虽然用得很广泛,但是”首先、其次”与“最后“中间,应该插入什么词,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再其次、再次、复次、又次、从次、继次“都有人用过,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没办法评价谁对谁错。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要展开叙述的内容只有三点,就用”首先、其次、最后“这种形式,而如果要展开叙述的内容多于三点,就用”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形式,毕竟,”第一、第二、第三“也可以很好地表示”主次关系“。
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英文缩写
第一:1st,第二:2nd,第三:3rd,第四:4th,第五:5th第一:first第二:second第三:third第四:fourth第五:fifth词义辨析first of all, above all, in the first place这两个短语都有“首先”的意思。其区别是:above all指重要性上的“首先”,即“最重要的”“特别是”;而first of all指事物排列顺序上的首先,即“第一”。
怎样用英文缩写来表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
first,second, third, fourth。对应的缩写为:first ,1st; second , 2nd; third ,3rd; fourth ,4th。(1)first英 [fɜ:st] 美 [fɜ:rst] n.第一,最初;头等;一号,;[乐]高音部。adv.首次;最早,最初;宁愿;优先。(2)second英 [ˈsekənd] 美 [ˈsekənd] n.秒;瞬间;次货;第二份食物。adj.第二的;次要的;居第二位的;另外的。adv.第二;其次;以第二位。(3)third英 [θɜ:d] 美 [θɜ:rd] n.第三;三分之一;第三档。adj.第三的;三分之一的。(4)fourth英 [fɔ:θ] 美 [fɔ:rθ] n.第四;月的第四日;四分之一;第四音级。adj.第四的;四分之一的。num.第四。扩展资料:英语上数词分为两大类:基数词和序数词.序数词是指表示顺序的数词。口诀是: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 一,二,三,特殊记,词尾字母t,d,d. 八去t,九除e,ve要用f替,ty将y变成i,th前面有个e. 若是碰到几十几,前用基来后用序。 整十基数变序数,先把ty变成tie,要是遇上2位数,十位基数,个位序,th最后加上去。
第一、二、三人称分别是什么?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我、俺、在下、吾等。第二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你、尔、汝等。第三人称:指称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的,为第三人称。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他﹑她﹑它﹑他们等。扩展资料:【例句】:一、第一人称:1、听了昨天的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2、推开门,我呼吸着窗外新鲜的空气,觉得心情平复了不少。二、第二人称:1、你看了看手表,已经12点过了五分,不知不觉你竟已等他超过半个小时。2、你们虽然毕业后各自打拼,鲜少见面,这一次见面却一点也没觉得陌生。三、第三人称:1、得了主人新买的球,小猫像是发现什么新奇的物件,一直追着不肯放手。2、他抬头望着天空,生怕一不小心眼泪掉下来。参考资料:人称-百度百科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别是什么?
第一人称,是叙述人称之一。在语法上是指表达者一方,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叙事视角之一,在言语(书面或口头)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为第一人称。如“我”、“我们”等。以“我”的身份来叙述,“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常用于叙述讲故事者的亲历亲为,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抒情性。第二人称,属于一种语法中的范畴。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如"你"﹐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是比较少见的叙述方式。古文中“尔”也为第二人称,意为"你"。或者“汝”也可做“你”看。第三人称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在言语活动中﹐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不出现在作品中,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如他、她、它、他们等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人称举例: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她”“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叫什么,第二名叫什么,第三名叫什么?
乡试中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中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中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于隋朝,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扩展资料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的第二名,第三名被称为什么?
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1、榜眼榜眼,拼音是bǎngyǎn,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2、探花探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扩展资料:由来:1、榜眼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三月,在讲武殿亲试举人,并确定自此以后定为常式。自武则天称帝,天授元年二月亲自策试贡士,开殿试之先河,至此终于将殿试纳入科举制常例之中,成为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北宋时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进士始分三甲。一开始殿试设三甲取士,一甲三人都可以称为状元。凡眼睛,人们认为必成双成对,于是将黄榜之上,榜首之下的一甲二、三名统称为金榜之眼,不分第二、第三,全称作榜眼。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将进士第二人号称为榜眼。到南宋时期,将探花的称谓专属第三名,而榜眼也成为进士第二人的专用名称。2、探花“探花”一词的频繁出现,为其最终成为科举(主要是进士科)第三名的代称奠定了基础。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于礼部试之后,皇帝再次亲试进士,并确定名次。开宝八年(975年),礼部试和殿试分别放榜,标志着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科举制度在宋朝趋于完备。宋朝在“探花”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江西丰城黄氏家谱载: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黄彦正为进士第三人。他六兄弟中有三兄弟荣登同榜进士。宋徽宗对其家人大加赞赏。曾赐诗一首:“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旗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胜似状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北宋徽宗宣和三年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只有六年。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晚期,“探花”一词已开始专指第三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榜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探花
第一,二,三人称分别是什么?
1、第一人称:是叙述人称之一,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在语法上是指表达者一方,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叙事视角之一。在言语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为第一人称,如“我”、“我们”等。2、第二人称:属于一种语法中的范畴。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你、尔、汝等。3、第三人称:指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为第三人称。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他﹑她﹑它﹑他们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各自作用:1、第一人称:叙述时给读者一种亲切自然感,便于直接地表达思想感情,更加自由,给读者以真实感,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2、第二人称:是一种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有利于思想情感交流,增强亲切感,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3、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句子后用什么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举例?
关于学生上学时间安排规定如下:第一,不得早于7点15分;第二,不得晚于7点30分;第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到校的请提前请假,告知班主任请假原因。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两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点号: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引号(" " ' ')、括号〔( ) [ ] { } 〕、破折号( -- )、省略号(……)、着重号( .)、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 - )和专名号( ____ )、分隔号(/)。
第一,第二,第三共产国际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第一国际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或无产阶级政党联盟);第二国际是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第三国际是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
2、背景不同
第一国际产生于工人开始联合起来工人运动发展;第二国际背景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广泛传播;第三国际背景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3、组织形式不同
第一国际是根据民主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在“国际”内部,各级领导机关、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都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第二国际并没有成立任何固定的国际性组织式机构,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社会党国际局;第三国际采用民主集中制,真正权力中心在斯大林。
4、目标不同
第一国际目标是统一战线思想,即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第二国际目标在于加强工人社会主义者的国际联系;第三国际目标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二共产国际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国际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组织体系。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欧战时各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派违背了“非战”的决议,反而帮助资产阶级去从事国际战争,于是第二国际几同无形消失。及欧战终了,各国社会党会议,通过《拥护国际联盟案》,并筹备恢复第二国际。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大会,第二国际才恢复起来。
第二国际并未正式宣布解散,只是停止活动,但列宁在1914年8月4日德国社民党议员在德国国会投票通过军事预算案消息后,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是什么
1、第一产业指的是生产水生、土生还有农业原始产品的行业,像农业、林业、渔业等等;2、第二产业说的是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进行原材料加工的产业,常见的有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等;3、第三产业指的是除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其他行业,这些行业是独立的,常见的有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等。拓展资料:三大产业的地位1、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能够给国家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2、第二产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了物质基础做保障后,第二产业产生了,通过对各大矿产资源、石油等各类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3、第三产业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促进一二产业的进步:第三产业是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补充,能够为其服务。第三产业的意义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有效促进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确保社会稳定。(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1.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2.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在第一产业中起着主导作用3.第一第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了条件,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第一第二产业的进步。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指什么
2003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我国统计局印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03〕14号)。2012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我国统计局再次对2003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进行了修订。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参考材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16-11-08]
世界第一二三大河是什么河
世界第一、第二、第三大河分别是尼罗河、亚马孙河和长江。
1、尼罗河
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
2、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长6400公里,世界第二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该河流共有1.5万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整个澳大利亚。
3、长江
长江全长6397公里,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在世界大河水流量中,长江也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
世界第二大河是什么?
世界第二大河是亚马逊河。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逊河全长6440千米,是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亚马逊河流不在某个国家,但是经过了多个国家。亚马逊河流域经过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和苏里南这八个国家。亚马逊河的特点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由于赤道附近多雨,亚马逊河全年都是水。亚马逊河口的年平均流量为22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盆地。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江海”。据估计,地球表面流动的水有20-25%在亚马逊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