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智己L7一台大车在封闭场地的奇妙体验

时间:2023-03-06 21:08:11 编辑:莆仙君

小伙伴突然联络我说,L7有个封闭场地的试驾,可以开开金卡纳,体验体验极限驾控。
我就迫不及待地冲过去了。
没想到到了现场,没有我心心念念的金卡纳啊,我要耍耍车啊。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
以下是我这次试驾体验的记录。

虽然没有金卡纳,试驾项目的设定还是花了不少心思。

场地被分为基本呈镜像的两块:
一块是低速小弯道穿行的体验:过减速带、各种很小很小的弯道、超级小的圆盘绕桩。
一块是性能极限体验:0-100km弹射全油门加速、全力刹车、蛇形绕桩。
在灵魂被甩到脑后的零百加速后,马上开始慢悠悠的逛胡同。
或者反过来也一样,本身两个极端的体验都很不错,又基本在瞬间切换这两种峰值体验。
这感觉挺酸爽的,一直切换一直爽那种
对比度着实挺大,印象着实挺深,效果着实挺好。
基于这个设定,所以我说:

下得了赛道,逛得了胡同

这么大一台车的转向能力,着实更新了一下我的驾驶认知。
四轮转向(后轮可达3°)带来诡异又实用的2580~3250的虚拟轴距体验。
说实话,这些弯道其实如果不是转向半径非常大的车。
认真点开,提前规划好线路及操作也是能过得去,不那么悠闲自得就是了。
但是L7这车在低速弯道穿行时,就好像我原先的驾驶习惯完全都不需要了。
我按照既往的习惯提前打了的方向盘会因为转向增益的提前大量的到来,反而需要我回一点方向,才不会撞到内侧的雪糕桶。
不过这也带来了回旋的余量,不用每次都Lock住方向盘过弯。
这让我感觉家里领导如果能够适应这车的转向的话,她逛胡同一定比我逛得好。

另外一点,即使真的到了方向盘Lock的位置。
通常方向盘在这个区间内能够贡献的转向角度已经不多了。
而L7这车好像到了Lock区附近还能把车狠狠地往里面掰一把。
因为仅有的一个掉头弯有这么个体验,是不是体感误差,还请各位老铁验证。
这车绝对是能够在走街串巷时遇到犄角旮旯时降低驾驶难度,降低喷漆风险的利器。

前文也说的这一块是“性能极限”而不是“驾控极限”体验。性能极限是驾控极限的一部分,是基础。目前“性能极限”这块是过关的。

教练主动让我弹射,那我就不客气了。
3.87s的该有的加速感和眩晕感,体感与指标对上了。
加速度的延续性也很强劲,至少我在零百的区间内没有感受到G值的明显衰退。
由于是一脚闷的弹射,驾驶性在此处略过不谈。

有个小彩蛋,是:
教练帮着打开了超跑模式。
仪表台下降,然后出现了类似于五连仪表的显示。
可以记录零百驾驶时间,可以记录G值的滚动。
在一台电车上,我居然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坐在了油车超跑里的恍惚感。
完全的为了驾驶的战斗状态,我自己内心着实小愉悦了一下。

这个仪式感太好了,也许现在的人们可能很少真的去赛车飙车。
但情绪上精神上的对于速度/运动的需求还有,所以这仪式感可能还真的挺重要,带来的情绪价值加分可能不少。

弹射至零百后马上全力刹车,确实比预想得刹停快了一些。
而除了制动效能外,比较让我欣喜的是这台L7的制动感觉。
踏板全行程的刚度、响应、线性度都很不错,带来了全力刹车时的控制性。
甚至我第一脚全力制动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大概估摸到它的行程-制动力的关系,然后:
(1)基本能够找它的轮胎最佳抓地力滑移率临界点并维持住
(2)也能在刹停前已经可以把刹车点头给消掉
(3)而且是在保证大惯量-高车速-高制动效能的同时做到的

注:可能是第一次踩的原因,也有可能确实是ABS系统介入够积极的。我虽然找到临界点了,但是临界点与ABS介入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没能达到一直维持在ABS不介入但达到最大制动力的效果、

同时做到这(1)(2)(3)项其实挺难得的:车越重,制动效能越大的同时做到线性的控制性越难。
所以:
一般第一脚就可以让我找到临界刹车点(并且能够维持住)+刹车点头抑制点的车,我都会给比较高的评价。

这里除了操控性体验,其实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驾驶性:
进入桩桶区前的车速维持,在绕桩同时的车速微调,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对驾驶性有要求。
我第一次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绕着绕着我的车速就不知不觉飘到60以上了。
还是油车开得太多了,靠着听发动机的声音来维持车速及调整车速,在电车上这一招不管用了啊。
第二次就先偶尔的瞄下仪表来开车了,过是过了,不过车速的上升还是略超出我的预期。
还是慢车开得太多了,4s内级别所需的驾驶性黄金右脚控制MAP没能及时地切换好。
直到不服气的我强烈要求教练再给我一次机会,才能够在第二个弯就找到过这个桩距的极限车速,然后一直维持着到最后。
车速维持及微调这块没能像刹车那样在第一次就找到了在刀锋游走的默契。
也许是我水平的原因,也许是车辆设定的原因,求高手们验证。

操控的部分:
物理素质在这里得到的充分的展现,到位-没有多余的动作-收敛也只够快。
横摆、俯仰、侧倾都是。干练,利索。
不过有一点还是与上次道路试驾时一样,即使在封闭道路我也觉得方向盘与车辆的沟通感不够,就导致缺少了一点控制感与在刀锋边缘游走时的自信心。
有可能是我的个人喜好的原因。

要说一台车真正的产品力都要结合他的定位及价格及瞄准的潜在目标用户来说。
一台车不可能哪哪都好,加速上去了可能油耗下来了,豪华上去了可能性价比下来了,新功能上去了可能可靠性下来了。这里有个N个不可能三角形。
只要找到自己定位,并且定位有相对优势就已经算很成功了。
而最后客户买不买单其实很有可能还是开彩蛋,是玄学。
那,L7是一台:
35~40万级的C级中大型型新能源轿车。
这里有价格带、车辆尺寸、能源形式等几个坐标。
价格带内相对越级的内饰用材;
与油车PK的话:同价位油车不可能有的动力性能;
拿新能源同行内卷话:相对成熟的动力&底盘调教;
同尺寸下能够提供的像变形金刚一样的驾控体验变换(但后排空间的功夫可能得再下一下)
独树一帜的所有宣传都主打驾控,却又实实在在提供了日常用车场景的所需。
所以,我个人认为L7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差异性优势,并且实现了的。
好了,这是我本次的驾乘体验及结合产品定位的一些碎碎念。
也就是一次过的囫囵吞枣后,脑子里还留着的残存记忆和胡思乱想。
有点模糊,不一定准确,且水平有限,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望多指正。

最新内容